采用两个负载传感器的乘客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8678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采用两个负载传感器的乘客识别装置包括:用来测量就座于车辆内乘客座位上的乘客重量的多个负载传感器和一对用来支撑乘客座位的负载并且没有负载检测功能的虚拟传感器;乘客的类型通过比较由多个负载传感器测量的负载值分别乘以负载传感器的负载重量值的总数和参考值来识别。因此,采用两个负载传感器的乘客识别装置可以节约主要成本,减轻重量,并且确保一个相当或者更好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采用两个负载传感器的乘客识别装置,尤其涉及到一种 用来决定车辆碰撞时安全气囊是否必须展开以及根据车座上乘员的类型来决定 安全气囊的展开程度的釆用两个负载传感器的乘客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安全气囊装置适用于通过吸收车辆碰撞时通过运用安全气囊部件的弹力所 产生的对身体的冲击来保护车辆内乘客。该安全气囊装置可以被分成驾驶座安 全气囊装置,乘客座安全气囊装置,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等。当车辆碰撞时气体被引入安全气囊部件,安全气囊高速展开以便保护乘客。 此时,婴儿或者体重轻的人可能由于安全气囊部件展开所引起的冲击而受伤。 因此通过考虑乘客的重量来决定是否展开安全气囊是必要的。关于这一点,在 北美地区,根据车座上乘员的重量来限制安全气囊展开的额外标准已经合法化,其重量是在各种已经被认可条件下测量的。因此,为了改善安全气囊装置的性 能并将其出口到北美地区,安全气囊装置的制造商一定为能够满足这些标准的方法而准备。最后,现有技术中,为了根据乘员的就座状态测量车辆座位上乘员的重量, 四个或者更多的负载传感器安装在车辆座位上,把这四个负载传感器测量的重 量总数与参考值进行比较,并且根据比较的结果来决定是否展开安全气囊部件。 然而,如果负载传感器的数量增加,存在因为采用两个负载传感器的乘客识别 装置价格上涨和价格竟争力降低的问题。尽管已经做了解决该问题的努力,由 于技术困难其结果是无意义的。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已经考虑到上述现有技术出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 提供一种采用两个负载传感器的乘客识别装置,其通过优化负载传感器的识别 极限,能够使识别乘客和减少采用两个负载传感器的乘客识别装置所必需的负 载传感器的数量时发生的错误减到最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采用两个负载传感器的乘客识别装置包括用来测量施加在 车辆内乘客座位上的乘客重量的多个负载传感器,和一对用来支撑乘客座位的重量且没有负载检测功能的虛拟传感器;通过把多个负载传感器测量的负载值分别乘以负载传感器的负载重量值的总数和参考值比较,来识别乘客的类型。 可以设定负载重量以便乘客重量的识别极限量成为最大。 因此,采用两个负载传感器的乘客识别装置可以节约主要成本,减轻重量,并且确保一个相当或者更好的性能。附图说明根据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充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和优势,其中图l是本专利技术车辆内乘客座位和安全气囊装置的平面图; 图2是如图1所示乘客座位的透视图3是如图2所示的采用两个负载传感器的乘客识别装置的乘客座位的拆 分透视图4是如图3所示的釆用两个负载传感器的乘客识别装置的负载重量值的 决定方法的流程图5是如图3所示的采用釆用两个负载传感器的乘客识别装置识别乘客的 过程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考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图1是本专利技术车辆内乘客座位和安全气囊装置的平面图,图中显示了车辆1的安全气囊装置io及其内部空间。参考图1,为了保护乘客的安全免受车辆碰撞时发生的冲击,车辆1包括安全气囊装置10和乘客就座的乘客座位20。安全气囊装置IO可以分为前安全 气囊装置(图中未示出)和侧面安全气囊装置12,其中前安全气囊装置包括: 用来保护驾驶员免受由于车辆正面碰撞引起的伤害的驾驶座安全气囊装置11 和用来保护在乘客座位上乘员免受由于车辆的正面碰撞引起的伤害的乘客座安 全气囊装置13;侧面安全气囊装置12用来保护乘客免受由于车辆侧面碰撞引 起的伤害。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12中,为了保护乘客当车辆碰撞时内部气体喷嘴爆破,安全气囊部件通过运用喷射的气体展开。如果当车辆碰撞时安全气囊部件展开,就难以再次重新使用安全气囊部件。为此,安全气囊部件在必需时必须展开。然而,如果把车辆碰撞作为安全气囊部件展开的条件,那例如乘客没坐在乘客座位时安全气囊也会展开。因此,有发生不必要成本的可能性。通过判 定是否有乘客坐在座位上作为是否展开安全气囊条件也是必需的。此外,如上所述当车辆碰撞时,包括在安全气囊装置10内的安全气囊部件 以250千米/时的高速展开,就像气体从气体喷嘴喷射出来一样。这是因为只有 当安全气囊部件比乘客通过惯性力的方式直接碰撞车辆内部结构时展开的速度 快时,才可以发挥安全气囊部件最初的作用,等等,该惯性力是通过车辆的碰 撞产生的。然而,由于安全气囊部件展开的速度很快,所以安全气囊部件的动 能也较大。如果安全气囊部件的展开所产生的能量传送给乘客,乘客可能被安 全气囊部件伤害。因此,车辆无论何时碰撞时安全气囊展开不是更可取的,但 是考虑到车辆碰撞时乘客碰撞车辆结构的速度和安全气囊部件展开的速度是更 可取的。另外,这些条件可以通过测量坐在乘客座位20上的乘客的重量而满足。换 句话说,当乘客的重量小于某一值,因为安全气囊部件展开所引起的冲击乘客 弹起的速度,乘客可能由于安全气囊部件展开的冲击受到严重的伤害。因此,7乘客的重量不得不作为安全气囊展开的标准。安全气囊部件的展开基于具体的标准被控制。尤其是,当坐在乘客座位20上乘客的重量小于某一具体的值时,阻止安全气囊部件的展开是必需的。这个标准在某个国家(例如,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208 -在北美地区的居住者碰撞 保护)已经被公认。在北美地区,那些没有通过标准的车辆的进口已经被禁止。 标准通过对虛拟成年人测量最少30个测试项目和对虛拟婴儿测量最少1200个 测试项目而确定。因此,为了保证乘客安全和出口安全气囊装置到北美地区,为了决定是否 展开安全气囊部件,必须通过测量在各种条件下坐在乘客座位20上乘客的重量 并且把这个测量到的重量值和所述的参考值进行比较来设计安全气囊装置。最 后,车辆一定得配备用来判定是否有乘客坐在乘客座位20上和就座乘客是婴儿 或者成年人的方法。图2是如图1所示的乘客座位20的透视图。图3是如图2所示的采用两个 负载传感器的乘客识别装置100的乘客座位20的拆分透视图。参考图2,乘客座位20可以包括用来支撑就座于乘客座位20的乘客的 腰部、背部等的座椅靠背24和用来支撑乘客重量的底部22。尽管座椅靠背24 的角度和就座于乘客座位20上乘客的位置有一些分离,乘客的大部分重量由底 部22支撑的。为此,釆用两个负载传感器的乘客识别装置IOO用来判定是否有 乘客已经就座于底部和识别置于底部22上乘客的类型。参考图3,底部22可以包括一个当乘客坐在座位上时用来分配乘客重量的 座位(未示出),乘客座位20被导向并且前后移动的导向部140,和用来支撑 从乘客座位20传送来的负载的基部130。釆用两个负载传感器的乘客识别装置 100上配备有用来测量就座于乘客座位20的乘客重量的多个负载传感器120。 多个负载传感器120可以包括第一、第二负载传感器120a和120b。负载传感 器120的第一和第二负载传感器120a和120b可以设置在基部130的左侧或者 右侧。负载传感器120的第一和第二负载传感器120a和120b也可以设置在乘 客座位的底部22的边缘部件上,具体地说,在如图2所示的拐角部22a到22d。然而要说明的是负载传感器120的位置并不限于如图3所示的拐角部。根据底 部22的形状、乘客就座的状态和驾驶条件等,负载传感器120可以设置在各种 位置。其间,在本专利技术中已经描述了负载传感器120设置在底部拐角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两个负载传感器的乘客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用来测量施加在车辆内乘客座位上的乘客重量的多个负载传感器和一对用来支撑乘客座位的负载并且没有负载检测功能的虚拟传感器,其中,乘客的类型通过比较由多个负载传感器测量的负载值分别乘以负载传感器的负载重量值的总数和参考值来识别。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7-12-17 10-2007-01327611、一种采用两个负载传感器的乘客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用来测量施加在车辆内乘客座位上的乘客重量的多个负载传感器和一对用来支撑乘客座位的负载并且没有负载检测功能的虚拟传感器,其中,乘客的类型通过比较由多个负载传感器测量的负载值分别乘以负载传感器的负载重量值的总数和参考值来识别。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釆用两个负载传感器的乘客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负载传感器包括一对负载传感器。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釆用两个负载传感器的乘客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客座位包括乘客座位被导向并且可以前后移动的导向部和用来支撑从乘客座位传送来的负载的基部。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釆用两个负载传感器的乘客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左侧或者右侧设置有一对负载传感器,所述基部左侧或者右侧与该负载传感器相应的位置设置有一对虛拟传感器。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釆用两个负载传感器的乘客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和基部之间设置有一对负载传感器和一对虛拟传感器。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釆用两个负载传感器的乘客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部的边缘部分分别设置一对负载传感器和一对虛拟传感器。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釆用两个负载传感器的乘客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部的拐角部分别设置一对负载传感器和一对虛拟传感器。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釆用两个负载传感器的乘客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重量被设定以便乘客重量的识别极限的量最大化。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采用两个负载传感器的乘客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重量被决定以便使成年人试验测量的最小重量值和和婴儿试验测量的最大重量值之间的差值最大,也就是说,当虛拟成年人在一个具体的条件下就座于乘客座位时测量的成年人试验测量的负载值的最小值,与虛拟的婴儿在一个具体的条件下就座于乘客座位时被测量的婴儿试验测量的负载值的最大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载皓金秉烈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