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车的驱动单元及运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84651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5 1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输车的驱动单元及运输车,包括用于连接运输车车架的驱动上支架以及驱动下支架,所述驱动下支架转动连接在驱动上支架的下方;还包括预压在驱动上支架、驱动下支架之间的多个弹性装置,所述多个弹性装置中至少各有一个弹性装置分布在驱动下支架转动轴线的两侧;还包括转动连接在驱动下支架上的驱动轮支架,所述驱动轮支架的两侧分别设置一受控于电机的驱动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驱动单元,以刚性支撑代替原上下悬浮的驱动结构,可以将小车负载直接作用到驱动轮上。驱动单元本身还是前承重轮,承载车体约一半的负载,使其抓地力得到极大提升,在一定功率的电机下,爬坡和过沟坎的能力亦有很大改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AGV运输车,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运输车中的驱动单元。
技术介绍
在当前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行业中,驱动单元形式多样,但其结构并无较大差别,基本都是靠带减震的驱动单元拖拽负载,其减震仅仅体现在上下方向,与两个万向前轮、两个定向后轮配合使用,这种车体结构决定了其驱动力不会因负载的增大而改变,使得大负载时的各项运行参数变差,导致车辆可控性降低;此外,小车空载需六轮或八轮可靠着地,决定了其弹簧预压缩不大,驱动轮压力也不大,已落成的厂房或车间存在多种不理想因素,如斜坡、走线槽等等,而小车在过沟坎或爬坡时,驱动单元抓地力会大幅下降,甚至悬空,可控性极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运输车的驱动单元。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运输车的驱动单元,包括用于连接运输车车架的驱动上支架,以及驱动下支架,所述驱动下支架转动连接在驱动上支架的下方;还包括预压在驱动上支架、驱动下支架之间的多个弹性装置,所述多个弹性装置中至少各有一个弹性装置分布在驱动下支架转动轴线的两侧;还包括转动连接在驱动下支架上的驱动轮支架,所述驱动轮支架的两侧分别设置一受控于电机的驱动轮。优选的是,所述驱动上支架包括上基板,以及位于上基板两侧的第一折弯部;所述驱动下支架包括下基板,以及位于下基板两侧的第二折弯部,r>所述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一起。优选的是,所述转轴一端与第二折弯部法兰连接,另一端穿入第一折弯部的通孔中。优选的是,所述下基板的下端还设置有支撑盘;所述驱动轮支架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盘的下端。优选的是,所述支撑盘的侧壁还设置有止挡块;所述驱动轮支架上设置有用于与止挡块配合的凸起部。优选的是,所述驱动轮支架上转动连接有链轮,所述链轮与电机的输出端直接连接;所述链轮通过链条与驱动轮连接。优选的是,所述弹性装置为弹簧。优选的是,所述下基板上设置有用于套接弹簧下端的弹簧导柱;所述上基板设置有调整螺钉,所述调整螺钉的下端头固定有用于弹簧上端穿入的弹簧套筒。优选的是,所述下基板与第二折弯部之间设置有多个三角形加强竖筋,所述三角形加强竖筋从第二折弯部延伸至下基板上用于连接支撑盘的位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运输车,包括上述的驱动单元。本专利技术的驱动单元,以刚性支撑代替原上下悬浮的驱动结构,使运输车车架在空载与满载时,载物台不会发生高低起伏的现象,并且可以将小车负载直接作用到驱动轮上。在控制系统的调节下,两个驱动轮保持等速时,直线前进;两轮差速时进行转向。驱动单元本身还是前承重轮,承载车体约一半的负载,使其抓地力得到极大提升,在一定功率的电机下,爬坡和过沟坎的能力亦有很大改善。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自适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的剖面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驱动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驱动上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运输车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驱动上支架、2-驱动下支架、3-支撑盘、4-锁紧螺母、5-弹簧套筒、6-弹簧、7-止挡块、8-衬套、9-调整螺钉、10-下基板、11-第二折弯部、12-长条形加强筋、13-弹簧导柱、14-三角形加强竖筋、15-上基板、16-第一折弯部、17-通孔、18-运输车车架、19-驱动单元、20-驱动轮支架、21-驱动轮、22-链条、23-链轮、24-凸起部、25-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取得的技术效果易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运输车驱动单元中的自适应机构,该自适应机构为运输车车架与运输车驱动轮之间的连接结构,其包括驱动上支架1以及驱动下支架2,所述驱动下支架2转动连接在驱动上支架1的下方,构成了本专利技术自适应机构的支撑壳体。其中,驱动上支架1用于固定连接运输车车架,驱动下支架2用于固定连接运输车的驱动轮。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4,所述驱动上支架1包括用于固定连接运输车车架的上基板15,以及位于上基板15两侧的第一折弯部16,该第一折弯部16可与上基板15一体成型,例如可以是上基板15边缘的向下弯折;所述驱动下支架2包括下基板10,以及位于下基板10两侧的第二折弯部11,该第二折弯部11可与下基板10一体成型,例如可以是下基板10边缘的向上弯折,参考图3。在安装的时候,所述第一折弯部16和第二折弯部11通过转轴25转动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了驱动上支架1与驱动下支架2之间的转动连接,使得二者沿着转轴25可以相对转动,处于平衡状态时,下基板10与上基板15基本保持平行。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方式将第一折弯部16、第二折弯部11、转轴25安装起来,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转轴25的一端与第二折弯部11法兰连接,以避免淬火后不好焊接的情况,而且可以较好地保证两端的同轴度。转轴25的另一端穿入第一折弯部16的通孔17中,参考图2。为了便于装配,所述第一折弯部16的通孔17呈U形,贯通至第一折弯部16的下端。安装的时候,首先将转轴25的一端与第二折弯部11的侧壁法兰连接在一起,然后将转轴25从通孔17的开口处压入,并采用紧固件进行固定。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折弯部16的通孔17中还设有衬套8,以避免转轴25与通孔17之间的磨损。本专利技术的自适应机构,还包括预压在驱动上支架1、驱动下支架2之间的多个弹性装置,具体来将,在上基板15与下基板10之间设置有多个预压的弹性装置。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弹性装置采用弹簧6,当然也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其它弹性装置,现以两个弹簧6为例来进行说明。弹簧6的一端连接上基板15,另一端连接下基板10,并且处于预压状态。其中,两个弹簧6分别设置在下基板10转动轴线的两侧,具体地,两个弹簧6可以以转动轴线对称分布,也可以设置在下基板10的对角线方向上。当弹簧6的数量为更多个时,需保证在下基板10转动轴线的两侧至少各有一个弹簧6,优选的是,转动轴线两侧弹簧的预压总力度一致,以保证下基板10与上基板10在初始状态时保持平衡。本专利技术的自适应机构,在驱动下支架2的下端安装运输车驱动轮,在经过不平整路面时,例如一边路面高,一边路面低时,下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运输车的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运输车车架的驱动上支架(1),以及驱动下支架(2),所述驱动下支架(2)转动连接在驱动上支架(1)的下方;还包括预压在驱动上支架(1)、驱动下支架(2)之间的多个弹性装置,所述多个弹性装置中至少各有一个弹性装置分布在驱动下支架(2)转动轴线的两侧;还包括转动连接在驱动下支架(2)上的驱动轮支架(20),所述驱动轮支架(20)的两侧分别设置一受控于电机的驱动轮(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输车的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
包括用于连接运输车车架的驱动上支架(1),以及驱动下支架(2),所
述驱动下支架(2)转动连接在驱动上支架(1)的下方;还包括预压在驱动上
支架(1)、驱动下支架(2)之间的多个弹性装置,所述多个弹性装置中至少
各有一个弹性装置分布在驱动下支架(2)转动轴线的两侧;
还包括转动连接在驱动下支架(2)上的驱动轮支架(20),所述驱动轮
支架(20)的两侧分别设置一受控于电机的驱动轮(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上支架(1)
包括上基板(15),以及位于上基板(15)两侧的第一折弯部(16);所述驱动
下支架(2)包括下基板(10),以及位于下基板(10)两侧的第二折弯部(11),
所述第一折弯部(16)和第二折弯部(11)通过转轴(25)转动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5)一端
与第二折弯部(11)法兰连接,另一端穿入第一折弯部(16)的通孔(17)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基板(10)
的下端还设置有支撑盘(3);所述驱动轮支架(20)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平唐洪刚刘振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路加精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