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伺服控制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伺服反馈杆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伺服阀作为伺服控制系统的核心转换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整个控制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而反馈杆安装于伺服阀体的调整螺钉上,当伺服缸收到控制油路作用而移动时,反馈杆将被带动围绕调整螺钉旋转,进而带动伺服阀套旋转。然而在运行过程中,反馈杆与伺服阀体易产生干涉,从而影响伺服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且不能在运行过程中实现伺服缸的定点制动,导致伺服系统能效低。此外,在反馈杆装配过程中,各个组件之间的装配间隙与尺寸也是同等的重要,装配间隙过大,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大,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也影响各个组件之间的传动性能;装备间隙过小,直接导致反馈杆内部组件损坏,易出现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伺服反馈杆及其加工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伺服反馈杆,包括杆体,杆体一端设置有用于和伺服缸间隙配 ...
【技术保护点】
伺服反馈杆,包括杆体,其特征在于,杆体一端设置有用于和伺服缸间隙配合的成品上球头,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和伺服阀套间隙配合的成品下球头,并在成品上球头下方设置有成品球头脖颈;杆体中部设置有成品上台阶部,成品上台阶部下方的杆体上设置有回转中心孔,而回转中心孔两侧分别设置有成品锥部与成品颈部过渡上台阶;成品下球头上方设置有半成品球头下脖颈和成品颈部过渡下台阶;此外,回转中心孔相对于成品上球头和成品下球头的位置精度为0.035mm。
【技术特征摘要】
1.伺服反馈杆,包括杆体,其特征在于,杆体一端设置有用于和伺服缸
间隙配合的成品上球头,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和伺服阀套间隙配合的成品下球
头,并在成品上球头下方设置有成品球头脖颈;杆体中部设置有成品上台阶
部,成品上台阶部下方的杆体上设置有回转中心孔,而回转中心孔两侧分别
设置有成品锥部与成品颈部过渡上台阶;成品下球头上方设置有半成品球头
下脖颈和成品颈部过渡下台阶;此外,回转中心孔相对于成品上球头和成品
下球头的位置精度为0.03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反馈杆,其特征在于,成品上台阶部与成
品球头脖颈之间设置有成品上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反馈杆,其特征在于,杆体上还设置有成
品下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反馈杆,其特征在于,回转中心孔的孔口
设置有孔口倒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反馈杆,其特征在于,回转中心孔的尺寸
精度为0mm~+0.01mm,表面粗糙度为0.8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反馈杆,其特征在于,成品上球头和成品
下球头的尺寸精度为-0.002mm~-0.012mm,表面粗糙度为0.8μm。
7.伺服反馈杆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选取基体材料,基体材料选用调质磨光棒料,加工所有半成品设置结
构,采用双动力主轴自动车床加工,得反馈杆坯体;并在双动力主轴自动车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祝,陈力航,沈陆明,吴斯灏,童成前,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萨伯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