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检测组件、触控装置以及便携式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62036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8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摸检测组件,包括:基板;驱动层,驱动层位于基板之下,驱动层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相互平行的、均匀地间隔开排列的激励电极,相邻两个激励电极之间设有镂空部或浮岛部;感应层,感应层位于基板之上,感应层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相互平行的、均匀地间隔开排列的接收电极,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与基板平行并且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互相垂直。该触摸检测组件具有抗充电器干扰能力强,信噪比高,用户体验好,隐蔽美观、成本低等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触控装置和便携式电子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摸检测组件、触控装置以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设计及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触摸检测组件、具有所述触摸检测组件的触控装置以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触摸检测组件(触摸屏)在手机,PDA (个人数字助理),GPS (全球定位系统),PMP (MP3,MP4等),甚至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中得到了应用。触摸屏具有触控操作简单、便捷、人性化的优点,因此触摸屏有望成为人机互动的最佳界面而在便携式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实现真实多点触摸一般需要互电容屏,其中双层互电容屏是目前主流的互电容屏。该互电容屏的结构如图1a所示,包括驱动层保护膜600、驱动层200、基板100、感应层300,感应层保护膜为700,EL表示电场线。该互电容屏的工作原理如图1b所示,Tx表示驱动层200中的激励端,Rx表示感应层300中的接收端,Rl和Cl表示驱动层200中导电通路部分的电阻及电容,R2和C2表示感应层300中导电通路部分的电阻及电容,C3表示驱动层200和感应层300之间的互电容。Tx发出的激励信号(一般为方波)需要穿过Rl和Cl组成的网络才能激励到互电容C3,而C3收到的激励信号需要再穿过R2和C2组成的网络才能被Rx接收到。由于接收端一般为固定电平信号,因此Tx的激励信号频率就会受到Cl、C3和电阻Rl的限制。通常Cl电容量是C3电容量十倍以上,而且互电容屏尺寸越大,Cl和C3的电容比例越大,所以频率限制主要来自Cl和Rl。Rl和Cl越大,Tx的频率越低。 频率过低会带来很多问题。首先是帧频问题。如果激励频率低就会直接降低帧频,影响用户体验,行业标准要求电容屏的帧频至少为80Hz。其次是充电器干扰问题。充电器噪声频率大约是10KHz到150KHz,与互电容屏的扫描频率接近,一旦充电器和电容屏太接近就会相互耦合,造成互电容屏乱跳点。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采用频率规避的方法,在出厂前参照产品标配充电器调一次频率,但这只规避了标配充电器的频率,一旦客户使用中更换了另一个频率的充电器就有可能出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基于专利技术人对以下事实的认识:如果电容屏的激励频率可以跳出常见充电器噪声频率区间(100?150KHZ),将激励频率提高到170KHZ左右,基本就不会受到干扰了。互电容屏激励端的发射频率受到Rl和Cl的限制,特别在大尺寸的触摸屏中此现象更为明显。Rl —般由工艺决定(例如ITO方阻),在工艺一定的情况下Rl基本确定,不容易减小。如果可以减少Cl,就可以提高Tx发射频率,从而避免充电器给电容屏带来的干扰,提高互电容屏尤其是大尺寸互电容屏的抗干扰效果,提高发射频率还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电容屏驱动极的激励次数,以及提高信噪比。经过仿真和相关测试,发现Cl电容的大小主要来自与相邻的两个Tx之间的耦合。如果改变激励电极之间的图案,就能明显减小Cl。 本专利技术的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尤其是旨在至少解决或避免出现传统互电容式触摸检测组件中的上述缺点之一。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触摸检测组件,包括:基板;驱动层,所述驱动层位于所述基板之下,所述驱动层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相互平行的、均匀地间隔开排列的激励电极,相邻两个所述激励电极之间设有镂空部或浮岛部;感应层,所述感应层位于所述基板之上,所述感应层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相互平行的、均匀地间隔开排列的接收电极,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与所述基板平行并且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互相垂直。 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触摸检测组件,通过在激励电极上设置镂空部或浮岛部,可使得整个激励电极的电流导通部略变细、电阻略变大,但是相邻激励电极之间距离明显变大、电容明显变小,因此使得激励电极上的导电通路的频率明显增加,提高了电容屏的抗充电器干扰能力,提高信噪比,给用户的体验更好。此外,由于镂空部或浮岛部位于基板之下,肉眼观察时不易被发现,该触摸检测组件具有隐蔽美观的优点。最后,该触摸检测组件还不增加成本,利于大规模生产的优点。 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触摸检测组件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相邻两个所述激励电极之间设有多个均匀地间隔开排列的所述镂空部或浮岛部。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镂空部或浮岛部为正方形。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浮岛部由ITO构成。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激励电极和所述接收电极为条状电极。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接收电极之间设有感应层浮岛部。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驱动层保护膜,所述驱动层保护膜位于所述驱动层之下;和感应层保护膜,所述感应层保护膜位于所述感应层之上。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触控装置,包括:触摸检测组件,所述触摸检测组件为如上所述的触摸检测组件;和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激励电极和接收电极相连,所述控制芯片被配置为用于向所述激励电极施加电平信号并检测所述接收电极的电平信号,以及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所述触摸检测组件被触摸的触摸位置。 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触控装置,通过控制芯片激励触摸检测组件的激励电极并检测触摸检测组件的接收电极的信号,判断触摸位置,实现触摸控制。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该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触控装置。 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a为双层互电容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双层互电容屏的工作原理图; 图2a为现有双层互电容式触摸检测组件的驱动层与感应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图2a所示的现有双层互电容式触摸检测组件中驱动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c为图2a所示的现有双层互电容式触摸检测组件中感应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d为图2a所示的现有双层互电容式触摸检测组件中相邻激励电极之间的电场示意图; 图3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触摸检测组件的驱动层与感应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3a所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触摸检测组件中驱动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c为图3a所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触摸检测组件中感应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d为图3a所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有镂空部的触摸检测组件中驱动层相邻激励电极之间的电场示意图; 图3e为图3a所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有浮岛部的触摸检测组件中相邻激励电极之间的电场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结构框图;和 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触摸检测组件、触控装置以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摸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驱动层,所述驱动层位于所述基板之下,所述驱动层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相互平行的、均匀地间隔开排列的激励电极,相邻两个所述激励电极之间设有镂空部或浮岛部;感应层,所述感应层位于所述基板之上,所述感应层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相互平行的、均匀地间隔开排列的接收电极,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与所述基板平行并且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互相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摸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驱动层,所述驱动层位于所述基板之下,所述驱动层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相互平行的、均匀地间隔开排列的激励电极,相邻两个所述激励电极之间设有镂空部或浮岛部; 感应层,所述感应层位于所述基板之上,所述感应层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相互平行的、均匀地间隔开排列的接收电极,其中, 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与所述基板平行并且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互相垂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个所述激励电极之间设有多个均匀地间隔开排列的所述镂空部或浮岛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摸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部或浮岛部为正方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岛部由ITO构成。5.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刚黄臣杨云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