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53085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8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形成装置,能够可靠地防止清洁不良的发生。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能够正转以及反转的中间转印带(421);与中间转印带(421)抵接且对中间转印带上残留的调色剂进行刮取的清洁刮刀(80);形成于中间转印带的正转方向上的清洁刮刀的上游侧且贮留由清洁刮刀刮取的调色剂(120)的调色剂贮留部(92);驱动中间转印带旋转的驱动部(75);和控制部(100),在非图像形成处理时,该控制部(100)对驱动部进行控制,以使中间转印带反转比从中间转印带(421)和清洁刮刀(80)的抵接位置P1至贮留于调色剂贮留部(92)的调色剂(120)的上表面位置P2为止的距离L1长的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形成装置
[0001 ] 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利用电子照相工序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通过对带电的感光体照射基于图像数据的激光(曝光)来形成静电潜像。并且,通过利用显影装置向形成有静电潜像的感光体(像载持体)供给调色剂来使静电潜像可视化从而形成调色剂像。并且,在将该调色剂像直接或间接地转印至纸张后,进行加热、加压来定影由此在纸张上形成图像。 例如,在中间转印带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形成于感光体的调色剂像被转印至中间转印带,转印至该中间转印带的调色剂像被转印至纸张。在该过程中,调色剂不会完全地被转印至纸张而是会残留于中间转印带的表面。残留的调色剂会妨碍新的图像形成,成为无法得到良好的转印图像的原因。因此,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具备用于除去中间转印带上残留的调色剂的清洁装置。 在上述清洁装置中,为了除去中间转印带上残留的调色剂,将清洁刮刀与中间转印带的表面压接。并且,若图像形成处理继续,则如图1所示,在清洁刮刀210与中间转印带220压接的部分(以下称为“刮刀边缘部212”)残留有杂物230 (主要是纸张的纸粉等凝集物),逐渐蓄积。由此,成为在清洁刮刀210和中间转印带220之间夹有杂物230的状态,换句话说成为清洁刮刀210的刮刀边缘部212从中间转印带220的表面浮起的状态。若刮刀边缘部212从中间转印带220的表面浮起的状态持续,则残留于中间转印带220上的调色剂240的一部分250 (以下称为调色剂250)在中间转印带220的旋转轴方向上从清洁刮刀210和中间转印带220之间不存在杂物230的位置穿过。 这样,若发生调色剂250从清洁刮刀210和中间转印带220之间穿过,即发生了清洁不良,则在下一图像形成处理中的图像上该残留的调色剂250被转印从而成为黑筋状的图像噪声由此形成图像噪声。 为了事先防止这样的清洁不良,以往提出了一种通过使中间转印带反转来除去清洁刮刀和中间转印带之间夹入的杂物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 - 171395号公报 但是,在使中间转印带反转的现有技术中,从清洁刮刀和中间转印带之间暂时除去的杂物再次进入刮刀边缘部时,存在残留于该刮刀边缘部,并被夹入清洁刮刀和中间转印带之间的情况。由此在现有技术中,无法完全排除调色剂从清洁刮刀和中间转印带之间穿过即清洁不良发生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可靠地防止清洁不良的发生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像载持体,其能够正转以及反转;清洁刮刀,其与所述像载持体抵接,并对该像载持体上残留的调色剂进行刮取;调色剂贮留部,其形成于所述像载持体的正转方向上的所述清洁刮刀的上游侧,并贮留由所述清洁刮刀刮取的调色剂;驱动部,其驱动所述像载持体旋转;和控制部,在非图像形成处理时,该控制部对所述驱动部进行控制,以使所述像载持体反转比从所述像载持体与所述清洁刮刀的抵接位置至贮留于所述调色剂贮留部的调色剂的上表面位置为止的距离长的距离。 根据本专利技术,夹在清洁刮刀和像载持体之间的杂物通过像载持体的反转而移动至调色剂贮留部,被带入贮留于调色剂贮留部的调色剂。因此,能够防止之后在像载持体正转时杂物再次被夹入清洁刮刀和像载持体之间的情况。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清洁不良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现有技术的问题点的图。 图2是示意性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成的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系统的要部的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带清洁装置的要部构成的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杂物除去控制动作的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带清洁装置的要部构成的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像形成装置I的构成] 图2是示意性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I的整体构成的图。图3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I的控制系统的要部。图2、3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I是利用电子照相工序技术的中间转印方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即,图像形成装置I将形成于感光鼓413上的Y(黄)、M(红)、C(青)、K(黑)的各色调色剂像转印于中间转印带421 ( 一次转印),并在中间转印带421上将4色的调色剂像重叠后,转移至纸张S ( 二次转印),由此形成图像。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I中,采用将与YMCK的4色对应的感光鼓413在中间转印带421的运行方向上配置成一列,在中间转印带421上以一次的顺序使各色调色剂像依次转印的串列方式。 如图3所示,图像形成装置I具备图像读取部10、操作显示部20、图像处理部30、图像形成部40 (与本专利技术的“调色剂供给部”对应)、纸张输送部50、定影部60和控制部100。 控制部100 具备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 101、ROM (Read OnlyMemory) 102、RAM (Random Access Memory) 103 等。CPUlOl 从 R0M102 读取与处理内容对应的程序并在RAM103展开,与展开的程序配合来对图像形成装置I的各功能块的动作进行集中控制。此时,参照存储部72中保存的各种数据。存储部72例如由非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所谓的闪存)、硬盘驱动器构成。 控制部100 经由通信部 71 与和 LAN (Local Area Network)、WAN (Wide AreaNetwork)等通信网络连接的外部的装置(例如个人计算机)之间进行各种数据的收发。控制部100例如接收从外部的装置发送的图像数据,基于该图像数据(输入图像数据)在纸张S上形成图像。通信部71例如由LAN卡等通信控制卡构成。 图像读取部10构成为具备被称为ADF(Auto Document Feeder)的自动原稿供纸装置11和原稿图像扫描装置12 (扫描仪)等。 自动原稿供纸装置11通过输送机构输送原稿托盘所装载的原稿D来将其送出至原稿图像扫描装置12。通过自动原稿供纸装置11,能够连续地完全读取原稿托盘所装载的多张原稿D的图像(包含两面)。 原稿图像扫描装置12对从自动原稿供纸装置11输送至接触玻璃上的原稿或装载于接触玻璃上的原稿进行光学扫描,使来自原稿的反射光在(XD (Charge Coupled Device)传感器12a的受光面上成像,从而读取原稿图像。图像读取部10基于原稿图像扫描装置12的读取结果生成输入图像数据。在图像处理部30中对该输入图像数据实施规定的图像处理。 操作显示部20例如由带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构成,作为显示部21和操作部22发挥功能。显示部21按照从控制部100输入的显示控制信号,进行各种操作画面、图像的状态显示、各功能的动作状况等的显示。操作部22具备数字键、开始键等各种操作键,接受用户的各种输入操作并将操作信号向控制部100输出。 图像处理部30具备对输入图像数据进行初始设定或与用户设定对应的数字图像处理的电路等。例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像载持体,其能够正转以及反转;清洁刮刀,其与所述像载持体抵接,并对该像载持体上残留的调色剂进行刮取;调色剂贮留部,其形成于所述像载持体的正转方向上的所述清洁刮刀的上游侧,并贮留由所述清洁刮刀刮取的调色剂;驱动部,其驱动所述像载持体旋转;和控制部,在非图像形成处理时,该控制部对所述驱动部进行控制,以使所述像载持体反转比从所述像载持体与所述清洁刮刀的抵接位置至贮留于所述调色剂贮留部的调色剂的上表面位置为止的距离长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8.23 JP 2013-173349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像载持体,其能够正转以及反转; 清洁刮刀,其与所述像载持体抵接,并对该像载持体上残留的调色剂进行刮取; 调色剂贮留部,其形成于所述像载持体的正转方向上的所述清洁刮刀的上游侧,并贮留由所述清洁刮刀刮取的调色剂; 驱动部,其驱动所述像载持体旋转;和 控制部,在非图像形成处理时,该控制部对所述驱动部进行控制,以使所述像载持体反转比从所述像载持体与所述清洁刮刀的抵接位置至贮留于所述调色剂贮留部的调色剂的上表面位置为止的距离长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向所述像载持体供给调色剂的调色剂供给部, 所述控制部对所述调色剂供给部进行控制,以使得贮留于所述调色剂贮留部的调色剂的上表面位置成为规定的上表面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对贮留于所述调色剂贮留部的调色剂的上表面位置进行检测的检测部,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来计算至所述上表面位置为止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与所述像载持体抵接且与所述像载持体之间形成所述调色剂贮留部的调色剂贮留辊, 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智英刈米义忠
申请(专利权)人: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