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纵切压线机两工位自动切换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49833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5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纵切压线机两工位自动切换组合结构,包括上压痕模块、下压痕模块、上切模块和下切模块;上压痕模块和下压痕模块安装在纵切压线机输送带对应位置的上、下两侧,上切模块和下切模块安装在纵切压线机对应位置的上、下两侧,通过优化的机械结构设计和独特的双工位实现模式用较低成本和较小的设备空间尺寸来实现设备在高速生产线上的不降速换单,可单工位独立使用,双工位切换使用,双工位组合使用,并且提高平均速度,提高产能。(*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瓦楞纸板生产线干部设备
,特别涉及全自动纵切压线机设备组件,具体为一种纵切压线机两工位自动切换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各行业对瓦楞纸板纸箱的需求日益增大以及纸箱行业的竞争加剧,就要求客户采购设备要高速、高效,以让生产线不降速换单,提高平均速度,提高产能。行业中针对出现的这个问题,虽设计出双工位设备,但只是要么只是实现压线模式的双工位,要么是两台单工位的绑定组合,造成实现的成本较高和设备外形尺寸较大,而外形尺寸较大的弊端就是设备的维护保养较麻烦和纸板由于跨度大而造成的分切压线精度差。在这种情况下客户在选择双工位纵切机设备上比较谨慎。客户宁可选择两台单独的单工位设备串联在生产线上做双工位用,这样实现起来不仅成本很高,而且在客户有限的厂房空间里占据空间太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纵切压线机两工位自动切换组合结构,通过优化的机械结构设计和独特的双工位实现模式用较低成本和较小的设备空间尺寸来实现设备在高速生产线上的不降速换单,可单工位独立使用,双工位切换使用,双工位组合使用,并且提高平均速度,提高产能。r>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纵切压线机两工位自动切换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压痕模块、下压痕模块、上切模块和下切模块;上压痕模块和下压痕模块安装在纵切压线机输送带对应位置的上、下两侧,上切模块和下切模块安装在纵切压线机对应位置的上、下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纵切压线机两工位自动切换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压痕模块、下压痕模块、上切模块和下切模块;上压痕模块和下压痕模块安装在纵切压线机输送带对应位置的上、下两侧,上切模块和下切模块安装在纵切压线机对应位置的上、下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切压线机两工位自动切换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上压痕模块包括上压痕安装横梁、上压痕滑架、上压痕摇臂板、上压痕抬放气缸和上压痕凸轮;上压痕滑架安装在上压痕安装横梁上,上压痕摇臂板固定在上压痕滑架上,上压痕凸轮安装在上压痕摇臂板上,上压痕抬放气缸一端安装在上压痕安装横梁上,另一端连接上压痕摇臂板;
下压痕模块包下压痕滑架、下压痕安装横梁、平压辊、下压痕凹轮和下压痕动力传递模块;下压痕滑架安装在下压痕安装横梁上;
下压痕动力传递模块包括:变频电机固定座Ⅰ、变频电机Ⅰ、电机小带轮Ⅰ、传动同步带Ⅰ、换向花键轴Ⅰ、下压痕花键套和传动大带轮Ⅰ;变频电机Ⅰ固定在变频电机固定座Ⅰ上,电机小带Ⅰ轮通过平键连接固定在变频电机Ⅰ的输出轴上,电机小带轮Ⅰ通过传动同步带Ⅰ将动力传递到传动大带轮Ⅰ上,传动大带轮Ⅰ通过平键连接固定在换向花键轴Ⅰ上,换向花键轴Ⅰ把动力传给下压痕花键套,下压痕凹轮用螺丝固定在下压痕花键套上,带动下压痕凹轮的转动;换向花键轴Ⅰ通过同步带传动,带动平压辊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纵切压线机两工位自动切换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金宝刘炳江宋庆庆李环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开拓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