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44735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3 0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子,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转子本体,转子本体包括有转轴和转子铁心,转子铁心包括有若干转子片叠合而成,转子铁心上开设有若干第一散热孔,转轴上开设有第二散热孔,第一散热孔均与第二散热孔对应相导通设置。在转子铁心上开设有第一散热孔,在转轴上开设有第二散热孔,且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相互导通,因此在该转子本体转动产热时,转轴和转子铁心上产生热量传递到气流中,同时由于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的相互导通设置,和利用气流在转子本体转动时的快速流通性质,热气流会在气流的流通作用下,从转轴和转子铁心中流通出去,从而很好的解决了转子铁心和转轴的散热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转子,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能有效散热的转子。
技术介绍
电机转子是电机的必要部件之一,其安装在线圈绕组之后与定子相互作用发生高速旋转,带动其中心处的转轴旋转,一般包括叠片结构或冲片结构和一体式结构。目前市场上有一种有刷电机冲片转子,包括转轴、转子本体和转子本体中心设有转轴孔,由于转子在工作中高速旋转,转子在工作中产生大量的热,尤其是有刷电机,工作中产生大量的热量会导致在短时间内电机处于高温环境,影响电机的正常运行和工作效率,因此,需要对有刷电机冲片转子的散热系统进行改进。针对该问题本企业便提出了专利号为201420007499.4的专利文件《有刷电机冲片转子》,该专利文件提供了一种有刷电机冲片转子,提出了在冲片上开设有散热孔和散热槽,该技术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转子铁心的散热问题,但是在经过本企业长时间的实际运用中,又发现该技术方案还是存在不足的地方,因为在该技术方案中仅仅只是在转子铁心上开设有散热孔,因此也就只是散去了在转子贴心上的热量,而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转轴即转子铁心与转轴的连接部分也会产生很大的热量,而在该技术方案中并未解决掉在转轴上产生的相应热量,而这一部分热量通过热传递又会传递到转子铁心上,从而还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机的整体散热问题。因此该针对该电机冲片转子存在的问题,本企业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与实践,又对其进行了相应的改进,使得该转子得到了更好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散热的转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子,包括转子本体,转子本体包括转轴和转子铁心,转子铁心包括若干相互叠合的转子片,转子铁心上设置有转轴孔,转轴穿设在转轴孔中,转子铁心上开设有若干第一散热孔,转轴上开设有第二散热孔,第一散热孔均与第二散热孔对应相导通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子铁心上开设有第一散热孔,在转轴上开设有第二散热孔,且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相互导通,因此在该转子本体转动产热时,转轴和转子铁心上产生热量传递到气流中,同时由于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的相互导通设置,和利用气流在转子本体转动时的快速流通性质,热气流会在气流的流通作用下,从转轴和转子铁心中流通出去,从而很好的解决了转子铁心和转轴的散热问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散热孔均沿转子铁心的轴向设置且贯穿转子铁心,第二散热孔与转轴同轴设置,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之间导通连接有连接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通过连接孔相互导通,能够使得转轴和转子铁心上产生的热气流具有更好的流动性,能将该热气流通过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流通到转子本体外部,从而起到散热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二散热孔上向外界连通设置有通风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散热孔上设置有通风孔,能够使得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之间的气流与转子本体外部的气流具有更好的流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转轴孔内壁上开设有凹槽,转轴上对应凹槽设置有凸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轴孔的内壁上设置凹槽和在转轴上设置凸条,是为了能将转子铁心和转轴定位,和方便连接孔的导通,从而保证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的时刻导通,进而保证有效的空气流动性,起到散热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散热孔均匀分布于转轴孔的四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散热孔均匀的分布在转轴孔的四周,是为了使得散热通风的均匀性更好,从而增加散热的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转子铁心上开设有第一散热孔,在转轴上开设有第二散热孔,且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相互导通,因此在该转子本体转动产热时,转轴和转子铁心上产生热量传递到气流中,同时由于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的相互导通设置,和利用气流在转子本体转动时的快速流通性质,热气流会在气流的流通作用下,从转轴和转子铁心中流通出去,从而很好的解决了转子铁心和转轴的散热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运用本技术转子实施例的RO泵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转子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转子实施例的截面图。附图标记:1、转子铁心;2、通风孔;3、转轴;4、第一散热孔;6、第二散热孔;7、连接孔;8、电机;9、RO泵。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对本技术转子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转子,包括转子本体,转子本体包括转轴3和转子铁心1,转子铁心1包括若干相互叠合的转子片,转子铁心1上设置有转轴3孔,转轴3穿设在转轴3孔中,转子铁心1上开设有若干第一散热孔4,转轴3上开设有第二散热孔6,第一散热孔4均与第二散热孔6对应相导通设置,在转子铁心1上开设有第一散热孔4,在转轴3上开设有第二散热孔6,且第一散热孔4和第二散热孔6相互导通,因此在该转子本体转动产热时,转轴3和转子铁心1上产生热量传递到气流中,同时由于第一散热孔4和第二散热孔6的相互导通设置,和利用气流在转子本体转动时的快速流通性质,热气流会在气流的流通作用下,从转轴3和转子铁心1中流通出去,从而很好的解决了转子铁心1和转轴3的散热问题。为了使上述中第一散热孔4和第二散热孔6的相互导通,在第一散热孔4和第二散热孔6之间导通连接有连接孔7,同时为了气流的流动性,第一散热孔4均沿转子铁心1的轴向设置,第一散热孔4均贯穿转子铁心1设置,第二散热孔6与转轴3同轴设置,第二散热孔6上向外界连通设置有通风孔2(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二散热孔6可以贯穿转轴3设置,也可以是两端密封设置,而在转轴3的径向上开设通风孔2且与第二散热孔6连通设置),从而能够使得转轴3和转子铁心1上产生的热气流具有更好的流动性,将该热气流通过第一散热孔4和第二散热孔6流通到转子本体外部,从而起到散热效果。在转轴3孔内壁上开设有凹槽,转轴3上对应凹槽设置有凸条,该设置是为了能将转子铁心1和转轴3定位,和方便连接孔7的导通,从而保证第一散热孔4和第二散热孔6的时刻导通,进而保证有效的空气流动性,起到散热效果。同时为了使得散热通风的均匀性更好,从而增加散热的效果,便将第一散热孔4均匀分布于转轴3孔的四周。此处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运用的电机8可运用于RO泵9中。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子,包括转子本体,所述转子本体包括转轴和转子铁心,所述转子铁心包括若干相互叠合的转子片,所述转子铁心上设置有转轴孔,所述转轴穿设在转轴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心上开设有若干第一散热孔,所述转轴上开设有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均与第二散热孔对应且相导通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包括转子本体,所述转子本体包括转轴和转子铁心,所述转子铁心包括若干相互叠合的转子片,所述转子铁心上设置有转轴孔,所述转轴穿设在转轴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心上开设有若干第一散热孔,所述转轴上开设有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均与第二散热孔对应且相导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孔均沿转子铁心的轴向设置且贯穿转子铁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华杰章志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润泽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