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於贻鹏专利>正文

一种电机转子冷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29077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6 1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转子冷却结构,包括转子和导热管,所述导热管一端设有封口,另一端开通,转子上的电机轴位于电机壳体内的一端设有同轴的盲孔,导热管开通的一端固接在盲孔的开口端,所述导热管的内径从封口一端至开通一端逐步增大,所述电机轴的盲孔内壁设有烧结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避免转子高速转动对导热管冷却效率的影响,使电机具有可靠的冷却效果,同时方便其加工制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转子冷却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机转子冷却结构。
技术介绍
电机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通常都是通过壳体散热,或者在转子上安装叶片从而将壳体外部的空气吸入壳体内,进而达到冷却的目的,然而上述冷却方式存在着冷却效率低、以及噪音大的问题。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通过在电机上设置能快速传导热量的导热管以实现电机的冷却。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用导热管冷却方式冷却的电机”,公布号为CN102751803A,该电机用导热管直接将电机发热源发出的热量传递出去来冷却电机,包括定子、转子、电枢绕组和两套独立的导热管冷却组,可分别独立使用,也可组合使用。该冷却方式可以解决目前传统电机发展限制,达到结构简化和降低成本的目的。导热管的基本构造包括一个真空的管体,在管体内设有工作介质,导热管的管壁上设有毛细组织,导热管的一端为吸热端,另一端为散热端,当导热管的吸热端与热源相接触,热源的热量使管体内的工作介质变成气体并向散热端流动,在散热端散出热量后变成液体,然后通过毛细组织的作用自动流回到吸热端。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端面平整无锥度的热管结构”,公告号为CN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机转子冷却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转子冷却结构,包括转子和导热管,其特征是,所述导热管一端设有封口,另一端开通,转子上的电机轴位于电机壳体内的一端设有同轴的盲孔,导热管开通的一端固接在盲孔的开口端,所述导热管的内径从封口一端至开通一端逐步增大。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6.18 CN 201320378625.21.一种电机转子冷却结构,包括转子和导热管,其特征是,所述导热管一端设有封口,另一端开通,转子上的电机轴位于电机壳体内的一端设有同轴的盲孔,导热管开通的一端固接在盲孔的开口端,所述导热管的内径从封口一端至开通一端逐步增大,所述盲孔的开口端设有沉孔,导热管固接在沉孔内,盲孔的内径由导热管开通的端面至盲孔底面逐步增大,从而与导热管的内壁顺滑连接,所述电机轴盲孔的内壁设有若干沿轴向排列的吸热圈,所述吸热圈包括与盲孔内壁连接的圈体以及由圈体向远离导热管一侧轴向延伸的若干弹性片条,所述盲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於贻鹏陈肃蓓
申请(专利权)人:於贻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