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挥发环保型聚氯乙烯电缆料及其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38717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2 1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低挥发环保型聚氯乙烯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聚合度1000的PVC树脂80份,SG4型PVC树脂15~20份,环己烷1,2二甲酸二壬基酯10~40份,聚酯增塑剂GX-68为20~35份,三氧化二锑4~6份,硼酸锌7~9份,填料10~20份,氢氧化铝8~12份,钙锌热稳定剂5~8份,抗氧剂1010为0.2~0.4份,润滑剂0.4~0.6份,ACR加工改性剂0.8~1.2份,聚酯增塑剂TX-50为5~8份,改性二氧化硅1~2份,硫磺0.2~0.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高温环境下具有低挥发低气味效果,雾化值达到0.44mg,具有很好耐挥发特征,制品气味低,且既改善了电缆料体积电阻率和老化强度保留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电缆料,尤其涉及聚氯乙烯电缆料及其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聚氯乙烯(PVC)作为生活中最常见的塑料制品,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PVC管、PVC板材、PVC薄膜、PVC墙纸、PVC电缆料等,是五大通用塑料中用途最广的一类。 聚氯乙烯电缆料主要由PVC树脂、增塑剂、稳定剂、填料、加工改性剂、润滑剂和颜料构成,经过双阶式螺杆挤出机挤出并造粒加工而成。其中,PVC电缆料的软硬度依靠增塑剂在PVC配方中的比例来调节,增塑剂含量越多,电缆料就越软。普通的电缆料选择一些常规的增塑剂来软化PVC,由于其本身的特性以及生产的工艺,生产出来的电缆料味道较重,比较刺鼻,且发烟量大,对下游电缆生产单位的一线操作工造成不同程度的身体损伤。有些电缆料由于选择的增塑剂质量低劣,造成生产的电缆冒油、析出等问题,导致产品使用寿命缩短,污染环境。 当今PVC塑料市场,为了保证人类的生活环境,对环保要求越来越苛刻,PVC塑料制品除了一般要求的Rohs环保指令,还有欧盟了REACH环保法规,欧盟理事会2007/47/EC号指令,欧盟NO.10/2011号食品接触法规,另外,汽车部件包括汽车线,汽车内饰件等也对PVC塑料气味和塑料挥发作出要求,比如美国ASTM D3960-98标准,国际标准ISO 4618/1-1998,德标DIN 55649-2000标准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挥发环保型聚氯乙烯电缆料,该低挥发环保型聚氯乙烯电缆料在高温环境下具有低挥发低气味效果,雾化值达到0.44mg,具有很好耐挥发特征,制品气味低,且既改善了电缆料体积电阻率和老化强度保留率;同时,提供上述低挥发环保型聚氯乙烯电缆料的制造工艺。 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挥发环保型聚氯乙烯电缆料,其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聚合度1000的PVC树脂             80份,SG4型PVC树脂                   15~20份,环己烷1,2二甲酸二壬基酯          10~40份,乙酰柠檬酸丁辛酯                 12~25份,三氧化二锑                       4~6份,硼酸锌                           7~9份,填料                             10~20份,氢氧化铝                         8~12份,钙锌热稳定剂                     5~8份,抗氧剂1010                       0.2~0.4份,润滑剂                           0.4~0.6份,加工改性剂P551J                  0.8~1.2份,乙酰柠檬酸三丁酯                  5~8份,无机硅酸盐类除味剂               1~2份,白炭黑                           5~10份。上述低挥发环保型聚氯乙烯电缆料的技术方案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润滑剂选自硬脂酸、聚乙烯蜡、硬脂酸钙、硬脂酸锌中的至少一种。2. 上述方案中,所述填料为碳酸钙、滑石粉,高岭土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一种低挥发环保型聚氯乙烯电缆料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聚合度1000的PVC树脂80份、SG4型PVC树脂15~20份、环己烷1,2二甲酸二壬基酯10~40份、乙酰柠檬酸丁辛酯为10~25份、乙酰柠檬酸三丁酯为8~10份和炭黑颜料高速捏合机,高速捏合3-5分钟,温度达90~100℃;步骤二、再低速捏合1分钟,同时投入三氧化二锑4~6份、硼酸锌7~9份、填料10~40份、氢氧化铝8~12份、钙锌热稳定剂5~8份、抗氧剂1010为0.2~0.4份、润滑剂.4~0.6份、加工改性剂P551J 0.8~1.2份、除味剂1~2份和白炭黑5~10份后,再高速捏合6分钟,待温度达到120℃,充分混合均匀和预塑化,排料;步骤三、挤出时,双螺杆中的螺杆温度为120℃到150℃,螺杆转速30Hz;步骤四、开裂时,辊筒温度为160℃;步骤五、再用单螺杆造粒机造粒,单螺杆造粒机设定温度为80℃到100℃;步骤六、冷却过筛。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 本专利技术低挥发环保型聚氯乙烯电缆料,其采用聚合度为1000的PVC树脂80份、SG4型PVC树脂15~20份、三氧化二锑4~6份、硼酸锌7~9份、填料10~40份、氢氧化铝8~12份、钙锌热稳定剂5~8份和抗氧剂1010为0.2~0.4份,其聚合度为1000的PVC树脂和SG4型PVC树脂组合大大提高了材料阻燃性能,并且使得材料在燃烧时具有良好的成炭效果,从而阻止了材料的二次燃烧和火焰传播;其次,配方中进一步添加环己烷1,2二甲酸二壬基酯10~40份、乙酰柠檬酸丁辛酯为20~35份与聚合度为1000的PVC树脂、SG4型PVC树脂协同作用,大大提高了老化断裂拉伸应变保留率。2. 本专利技术低挥发环保型聚氯乙烯电缆料,其配方进一步包括乙酰柠檬酸三丁酯为5~8份、无机硅酸盐类除味剂1~2份、白炭黑5~10份,在高温环境下具有低挥发低气味效果,对人体无伤害,本产品符合欧盟REACH环保法规,欧盟理事会2007/47/EC号医疗指令,并获得日本卫生PVC协会食品接触认可,并且通过大众汽车《PV 3900汽车内部空间的构件气味检测》,气味检测通过3.0级(要求小于4.0级);同时通过《PV 3015 内装饰非金属材料可冷凝组分测定》,雾化值达到0.44mg(要求小于1.5mg),具有很好耐挥发特征,制品气味低,对人体无 伤害,对环境无污染;其次,配方中添加环己烷1,2二甲酸二壬基酯10~40份、乙酰柠檬酸丁辛酯为10~25份,乙酰柠檬酸三丁酯为8~10份与白炭黑5~10份协同作用,既改善了电缆料体积电阻率,也提高了老化强度保留率,并保证了产品的耐磨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5:一种低挥发环保型聚氯乙烯电缆料,所述增压级电缆用高阻燃低烟 PVC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如表1所示:表1上述润滑剂选自硬脂酸、聚乙烯蜡、硬脂酸钙、硬脂酸锌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无机硅酸盐类除味剂从宁波博尔化工购买获得,其主要为无机硅酸盐材料,比表面积 400-600 m/g。 上述填料为碳酸钙、滑石粉,高岭土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一种用于低挥发环保型聚氯乙烯电缆料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聚合度1000的PVC树脂80份、SG4型PVC树脂15~20份、环己烷1,2二甲酸二壬基酯10~40份、乙酰柠檬酸丁辛酯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挥发环保型聚氯乙烯电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挥发环保型聚氯乙烯电缆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聚合度1000的PVC树脂             80份,SG4型PVC树脂                   15~20份,环己烷1,2二甲酸二壬基酯          10~40份,乙酰柠檬酸丁辛酯                 12~25份,三氧化二锑                       4~6份,硼酸锌                           7~9份,填料                             10~20份,氢氧化铝                         8~12份,钙锌热稳定剂                     5~8份,抗氧剂1010                       0.2~0.4份,润滑剂                           0.4~0.6份,加工改性剂P551J                  0.8~1.2份,乙酰柠檬酸三丁酯                 5~8份,无机硅酸盐类除味剂               1~2份,白炭黑                           5~1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挥发环保型聚氯乙烯电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挥发环保型聚氯乙烯电缆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聚合度1000的PVC树脂             80份,
SG4型PVC树脂                   15~20份,
环己烷1,2二甲酸二壬基酯          10~40份,
乙酰柠檬酸丁辛酯                 12~25份,
三氧化二锑                       4~6份,
硼酸锌                           7~9份,
填料                             10~20份,
氢氧化铝                         8~12份,
钙锌热稳定剂                     5~8份,
抗氧剂1010                       0.2~0.4份,
润滑剂                           0.4~0.6份,
加工改性剂P551J                  0.8~1.2份,
乙酰柠檬酸三丁酯                 5~8份,
无机硅酸盐类除味剂               1~2份,
白炭黑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惠忠景颖杰丁子龙屠萍萍徐旻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核三角洲江苏塑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