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耐寒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30904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1 2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耐寒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其原料包括聚氯乙烯、丁腈橡胶、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乙烯-醋酸乙烯-一氧化碳三元共聚物、竹纤维、改性高岭土、超细二氧化硅微粉、柠檬酸三乙酯、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环氧葵花油、脱氢枞酸二十酯、改性硼酸锌、红磷、纳米氢氧化铝、马来海松酸镧、硫醇甲基锡、硬脂酸钡、抗氧剂、润滑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高耐寒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其耐寒性高,弹性好,抗冲击性好,力学性能优异,用其制作的电缆在寒冷的环境中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耐寒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高耐寒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
技术介绍
聚氯乙烯是一种价格低、耐腐蚀、耗能低的通用塑料,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阻燃性、耐溶剂性和良好的耐磨性、可塑性,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工业、农业、日用品、建筑等方面。但其制品具有抗冲击性能差、增塑剂易迁移、耐寒性低、弹性低、综合强度低等缺点,大大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要想拓宽其应用领域,必须对现存的聚氯乙烯材料进行改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高耐寒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其耐寒性高,弹性好,抗冲击性好,力学性能优异,用其制作的电缆在寒冷的环境中使用寿命长。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高耐寒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聚氯乙烯70-90份、丁腈橡胶10-30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5-12份、乙烯-醋酸乙烯-一氧化碳三元共聚物5-12份、竹纤维12-25份、改性高岭土 30-70份、超细二氧化硅微粉3-15份、柠檬酸三乙酯10-18份、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5-17份、环氧葵花油2_13份、脱氢揪酸二十酯5-10份、改性硼酸锌3-8份、红磷2-10份、纳米氢氧化铝5-20份、马来海松酸镧2-8份、硫醇甲基锡2-5份、硬脂酸钡0.3-1.5份、抗氧剂0.3-1.2份、润滑剂0.5-1.8份。 优选地,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聚氯乙烯81-87份、丁腈橡胶19-23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8-9.3份、乙烯-醋酸乙烯-一氧化碳三元共聚物9-10.2份、竹纤维18-21份、改性高岭土 48-54份、超细二氧化硅微粉8_11份、柠檬酸三乙酯15-16.3份、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8-10份、环氧葵花油7-10份、脱氢揪酸二十酯7-8.6份、改性硼酸锌4.9-6.2份、红磷6.8-7.5份、纳米氢氧化铝11-16份、马来海松酸镧4.6-5.7份、硫醇甲基锡3.4-4.3份、硬脂酸钡0.9-1.2份、抗氧剂0.75-0.98份、润滑剂1.2-1.56份。 优选地,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聚氯乙烯85份、丁腈橡胶20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8份、乙烯-醋酸乙烯-一氧化碳三元共聚物10份、竹纤维20.4份、改性高岭土 51份、超细二氧化硅微粉8.7份、柠檬酸三乙酯15.8份、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8.7份、环氧葵花油9.5份、脱氢揪酸二十酯8.3份、改性硼酸锌5.2份、红磷7.1份、纳米氢氧化铝13.4份、马来海松酸镧5份、硫醇甲基锡4份、硬脂酸钡1.1份、抗氧剂0.8份、润滑剂1.4份。 优选地,所述改性高岭土的改性剂为二甲基亚砜。 优选地,所述脱氢揪酸二十酯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按重量份将20-35份脱氢揪酸和40-60份二氯甲烷混合后搅拌升温至40-55°C,搅拌2_4h,滴加10-15份草酰氯后搅拌反应4-6h,加入10-35份二十醇和8-15份三乙胺,调节温度为55_62°C,搅拌反应2_4h,过滤后将滤液蒸馏,将得到的粘稠液体醇洗后旋转蒸发得到所述脱氢揪酸二十酯。 优选地,所述脱氢揪酸二十酯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按重量份将27-31份脱氢揪酸和48-53份二氯甲烷混合后搅拌升温至47-50°C,搅拌2.9-3.2h,滴加11-13.5份草酰氯后搅拌反应4.9-5.2h,加入20-25份二十醇和11-12.6份三乙胺,调节温度为59_61°C,搅拌反应2.9-3.5h,过滤后将滤液蒸馏,将得到的粘稠液体醇洗后旋转蒸发得到所述脱氢揪酸二十酯。 优选地,所述脱氢揪酸二十酯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按重量份将30份脱氢揪酸和50份二氯甲烷混合后搅拌升温至48°C,搅拌3h,滴加12份草酰氯后搅拌反应5.lh,力口入23份二十醇和12份三乙胺,调节温度为60°C,搅拌反应3.2h,过滤后将滤液蒸馏,将得到的粘稠液体醇洗后旋转蒸发得到所述脱氢揪酸二十酯。 优选地,所述改性硼酸锌的改性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本专利技术中,以聚氯乙烯为主料,并配合添加了丁腈橡胶为共用胶,保证聚氯乙烯阻燃、耐化学药品性、机械强度及电绝缘性的同时改善了电缆材料的耐热性,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乙烯-醋酸乙烯-一氧化碳三元共聚物与竹纤维、改性高领土和超细二氧化硅微粉配合,改善了各原料的相容性,提高了电缆材料的强度;脱氢揪酸二十酯的结构与传统的增塑剂结构类似,与各原料的相容性好,与环氧葵花油、柠檬酸三乙酯、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配合作为增塑剂,降低了电缆材料的脆化温度,提高了其低温冲击强度,赋予电缆材料高的耐寒性,同时改善了电缆材料的韧性,且安全,无毒;马来海松酸镧中的镧可以与电缆材料中的氧原子发生配位反应,与硫醇甲基锡和硬脂酸钡协同,进一步提高了电缆材料的热稳定性;添加的改性硼酸锌、红磷和纳米氢氧化铝配合后进一步提高了电缆材料阻燃性能;本专利技术所述高耐寒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其耐寒性高,弹性好,抗冲击性好,力学性能优异,用其制作的电缆可以应用于_40°C以下的环境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出详细说明,应当了解,实施例只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是用于对本专利技术进行限定,任何在本专利技术基础上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在具体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所述高耐寒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其原料中,聚氯乙烯的重量份可以为 70.5,71,71.6,72,72.5,73,73.4,74,74.8,75,75.6,76,76.2,77,77.6、 78.78.4.79.79.4.80.80.3.81.5.82.82.3.83.83.6.84.84.9.85.6.86.86.7.87.5、88、88.6,89,89.4 份,丁腈橡胶的重量份可以为 10.3、11、11.5、12、12.6、13、13.8、14、14.7、15、15.6、16、16.7、17、17.5、18、18.6,19.4,20.6,21,21.6,22,22.9,23.4,24,24.5、25、25.7,26,26.7,27,27.8,28,28.3,29,29.4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重量份可以为5.6、6,6.1、7、7.5,8.4、9、9.7、10、10.5、11、11.6份,乙烯-醋酸乙烯-一氧化碳三元共聚物的重量份可以为 5.3、6、6.2,6.8、7、7.5、8、8.2,8.7,9.3,9.7,10.5、11、11.4,11.8 份,竹纤维的重量份可以为 12.6、13、13.4、14、14.5、15、15.2、16、16.7、17、17.5,18.6、19、19.3、20、20.5,21.6,22,22.3,23,23.4,24,24.7 份,改性高岭土的重量份可以为 31、34.5、36、37、 38.5、39、40、42.5、43、45、45.6,46,47.8,49,50.3,52,53.6,55,55.9,57,58.6,59,60.3、61、62、64、65、67.8,68,68.4,69,69.4份,超细二氧化硅微粉的重量份可以为3.2、4、4.5、5.5.3,6,6.7,7,7.5,8.6,9,9.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耐寒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聚氯乙烯70‑90份、丁腈橡胶10‑30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5‑12份、乙烯‑醋酸乙烯‑一氧化碳三元共聚物5‑12份、竹纤维12‑25份、改性高岭土30‑70份、超细二氧化硅微粉3‑15份、柠檬酸三乙酯10‑18份、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5‑17份、环氧葵花油2‑13份、脱氢枞酸二十酯5‑10份、改性硼酸锌3‑8份、红磷2‑10份、纳米氢氧化铝5‑20份、马来海松酸镧2‑8份、硫醇甲基锡2‑5份、硬脂酸钡0.3‑1.5份、抗氧剂0.3‑1.2份、润滑剂0.5‑1.8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耐寒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聚氯乙烯70-90份、丁腈橡胶10-30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5-12份、乙烯-醋酸乙烯-一氧化碳三元共聚物5-12份、竹纤维12-25份、改性高岭土 30-70份、超细二氧化硅微粉3_15份、柠檬酸三乙酯10-18份、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5-17份、环氧葵花油2-13份、脱氢揪酸二十酯5-10份、改性硼酸锌3-8份、红磷2-10份、纳米氢氧化铝5-20份、马来海松酸镧2_8份、硫醇甲基锡2-5份、硬脂酸钡0.3-1.5份、抗氧剂0.3-1.2份、润滑剂0.5-1.8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耐寒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聚氯乙烯81-87份、丁腈橡胶19-23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8-9.3份、乙烯-醋酸乙烯-一氧化碳三元共聚物9-10.2份、竹纤维18-21份、改性高岭土 48-54份、超细二氧化硅微粉8-11份、柠檬酸三乙酯15-16.3份、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8-10份、环氧葵花油7-10份、脱氢揪酸二十酯7-8.6份、改性硼酸锌4.9-6.2份、红磷6.8-7.5份、纳米氢氧化铝11-16份、马来海松酸镧4.6-5.7份、硫醇甲基锡3.4-4.3份、硬脂酸钡0.9-1.2份、抗氧剂0.75-0.98份、润滑剂1.2-1.56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高耐寒改性聚氯乙烯电缆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聚氯乙烯85份、丁腈橡胶20份、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8份、乙烯-醋酸乙烯-一氧化碳三元共聚物10份、竹纤维20.4份、改性高岭土 51份、超细二氧化硅微粉8.7份、柠檬酸三乙酯15.8份、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8.7份、环氧葵花油9.5份、脱氢揪酸二十酯8.3份、改性硼酸锌5.2份、红磷7.1份、纳米氢氧化铝13.4份、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巫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渡江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