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永磁交流同步发电机定子铁芯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3285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2 0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航空电机设计技术,涉及对航空永磁交流同步发电机定子铁芯槽结构的改进。其特征在于:在定子铁芯槽内、定子槽楔(3)和定子铁芯槽的槽口之间有叠摞的、尺寸相同的n个磁性槽楔(5),n=1个~20个。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航空永磁交流同步发电机定子铁芯槽结构,能在保持长期短路工作能力的前提下,减小发电机的体积,避免了发电机的线负荷和热负荷增高,确保了发电机长期工作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航空永磁交流同步发电机定子铁芯槽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电机设计技术,涉及对航空永磁交流同步发电机定子铁芯槽结构 的改进。
技术介绍
航空永磁交流同步发电机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及其控制系统,其特点为体积 小、重量轻,而且为了满足控制系统的安全性的要求,发电机应具有长期短路工作能力。目 前某型航空永磁交流同步发电机定子铁芯槽的结构参见图1,它由定子铁芯1、定子绕组2 和定子槽楔3组成。定子绕组2和定子槽楔3位于定子铁芯槽内,定子槽楔3由非金属材 质制造,将定子槽楔3定子绕组2楔紧。为了实现发电机的长期短路工作能力,目前广泛采 用的方法是将发电机体积增大,增加定子绕组匝数,将发电机外输出特性变软。这种方法的 缺点是:不但增大了发电机的体积,而且使发电机的线负荷和热负荷增高,影响发电机长期 工作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改进的航空永磁交流同步发电机定子铁芯槽结构,以 便在保持长期短路工作能力的前提下,减小发电机的体积,避免发电机的线负荷和热负荷 增高,确保发电机长期工作的可靠性。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航空永磁同步交流发电机定子铁芯槽结构,包括定子铁芯 1、定子绕组2和定子槽楔3,定子绕组2和定子槽楔3位于定子铁芯槽内,定子槽楔3由非 金属材质制造,将定子槽楔3定子绕组2楔紧;其特征在于:在定子铁芯槽内、定子槽楔3和 定子铁芯槽的槽口之间有叠擦的、尺寸相同的n个磁性槽楔5, n = 1个?20个,所有定子 铁芯槽内的磁性槽楔5的数量相同,每个磁性槽楔5是一个导磁材料制造的矩形板,磁性槽 楔5的长度等于定子铁芯槽的长度,磁性槽楔5的宽度w大于定子铁芯槽槽口 b0的宽度, 磁性槽楔5的厚度b = 0. 1mm?0. 2_。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航空永磁交流同步发电机定子铁芯槽结构, 能在保持长期短路工作能力的前提下,减小发电机的体积,避免了发电机的线负荷和热负 荷增高,确保了发电机长期工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目前某型航空永磁交流同步发电机定子铁芯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等效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2,航空永磁同步交流发电机定子铁芯槽 结构,包括定子铁芯1、定子绕组2和定子槽楔3,定子绕组2和定子槽楔3位于定子铁芯槽 内,定子槽楔3由非金属材质制造,将定子槽楔3定子绕组2楔紧;其特征在于:在定子铁 芯槽内、定子槽楔3和定子铁芯槽的槽口之间有叠摞的、尺寸相同的n个磁性槽楔5,n = 1 个?20个,所有定子铁芯槽内的磁性槽楔5的数量相同,每个磁性槽楔5是一个导磁材料 制造的矩形板,磁性槽楔5的长度等于定子铁芯槽的长度,磁性槽楔5的宽度w大于定子铁 芯槽槽口 b0的宽度,磁性槽楔5的厚度b = 0? 1mm?0? 2mm。 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不改变航空永磁同步交流发电机其他参量的情况下,通 过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增大发电机的漏抗X。,从而减小发电机的短路电流。具体原理通过以下公 式推导过程予以证明: 据漏抗公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航空永磁同步交流发电机定子铁芯槽结构,包括定子铁芯(1)、定子绕组(2)和定子槽楔(3),定子绕组(2)和定子槽楔(3)位于定子铁芯槽内,定子槽楔(3)由非金属材质制造,将定子槽楔(3)定子绕组(2)楔紧;其特征在于:在定子铁芯槽内、定子槽楔(3)和定子铁芯槽的槽口之间有叠摞的、尺寸相同的n个磁性槽楔(5),n=1个~20个,所有定子铁芯槽内的磁性槽楔(5)的数量相同,每个磁性槽楔(5)是一个导磁材料制造的矩形板,磁性槽楔(5)的长度等于定子铁芯槽的长度,磁性槽楔(5)的宽度w大于定子铁芯槽槽口b0的宽度,磁性槽楔(5)的厚度b=0.1mm~0.2mm。

【技术特征摘要】
1.航空永磁同步交流发电机定子铁芯槽结构,包括定子铁芯(1)、定子绕组(2)和定子 槽楔(3),定子绕组(2)和定子槽楔(3)位于定子铁芯槽内,定子槽楔(3)由非金属材质制 造,将定子槽楔(3)定子绕组(2)楔紧;其特征在于:在定子铁芯槽内、定子槽楔(3)和定子 铁芯槽的槽口之间有叠摞的、尺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自强张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曙光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