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新堂专利>正文

汽车防撞保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2935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汽车防撞保险装置,由车底架和其前端的保险杠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保险杠的前端设有弹性防撞杠,弹性防撞杠后端两侧设有导杠,与导杠对应的车底架上设有导筒,导杠后端穿过保险杠轴接在导筒内,位于导筒内的导杠后端与导筒底之间设有减振压簧,在保险杆之间的导杠上套设有缓冲弹簧,在弹性防撞杠后端设有V型导力装置。(*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防撞保险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防撞保险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汽车为防止相撞造成车体损坏,只在车底架前端横置保险杠,汽车撞物时,物体先接触车底架前端横置的保险杠,保险杠再将力传导至车底架上。因此,传统汽车的保险杠实际上仅起导力作用,不能减缓撞击力对车体造成的损坏。尤其是撞击点为保险杠一侧时,保险杠不能将撞击力分散至另一侧,从而造成车体更严重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汽车防撞保险装置,使其有可靠的防止汽车相撞时减缓撞击力对车体造成损害的装置,该装置可大大降低车体相撞时的损坏率,且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的优点。为此,本技术在保险杠的前端设有弹性防撞杠,弹性防撞杠后端两侧设有导杠,与导杠对应的车底架上设有导筒,导杠后端穿过保险杠轴接在导筒内,位于导筒内的导杠后端与导筒底之间设有减振压簧,在保险杆之间的导杠上套设有缓冲弹簧,在弹性防撞杠后端设有V型导力装置。上述结构设计实现了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的优点是有可靠的防止汽车相撞时减缓撞击力对车体造成损害的装置,该装置可大大降低车体相撞时的损坏率,且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防撞保险装置,由车底架12和其前端的保险杠3所组成,在保险杠的前端设有弹性防撞杠6,弹性防撞杠后端两侧设有导杠5,与导杠对应的车底架上设有导筒2,导杠后端穿过保险杠轴接在导筒内。位于导筒内的导杠后端与导筒底之间设有减振压簧1,在保险杆之间的导杠上套设有缓冲弹簧4,在弹性防撞杠后端设有V型导力装置。所述的V型导力装置由呈V字型对称设置的导力滑筒7、滑杆8、中间滑筒9、转轴10和中间连杆11所组成,导力滑筒的一端轴接在弹性防撞杠一侧,中间滑筒通过转轴与对应的车底架轴接,导力滑筒后端内与中间滑筒前端之间滑配有滑杆,中间连杆滑设在两中间滑筒后端。呈V字型对称设置的另一侧的导力滑筒等原件结构与上述相同,故不再累述。若汽车撞物或相撞时,若撞击点为弹性防撞杠的一侧,如撞击点为弹性防撞杠的左侧,则撞击力使左侧弹性防撞杠先向内收缩,同时左侧弹性防撞杠后端分别压缩缓冲弹簧4和减振压簧1用于减缓撞击力,同时左侧弹性防撞杠向后收缩时与其后端固定的同一端的导力滑筒7受压带动与其后端滑连的滑杆-->压迫中间滑筒的一端,由于中间滑筒通过转轴与对应的车底架轴接,使中间滑筒的另一端反方向拔动中间连杆向上拨动另一侧的中间滑筒的一端,使右侧没有撞击点一侧的导力装置与有撞击点左侧的导力装置同方向运动以拉压没有撞击点一侧的压缩缓冲弹簧和减振压簧与有撞击点一侧的压缩缓冲弹簧和减振压簧同方向运动,从而分散撞击力,使弹性防撞杠同步后退减振,有效地保护车体免受损坏。若撞击点为弹性防撞杠的中部则V型导力装置两侧的两滑杆同时收缩进对应滑配的导力滑筒和中间滑筒中,此时V型导力装置不起作用,则位于弹性防撞杠两侧的压缩缓冲弹簧和减振压簧同时起作用,共同收缩用于减缓撞击力。总之,本技术带有可靠的防止汽车撞击损坏的装置,该装置可大大降低车体相撞时的损坏率,且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的优点,可推广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防撞保险装置,由车底架和其前端的保险杠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保险杠的前端设有弹性防撞杠,弹性防撞杠后端两侧设有导杠,与导杠对应的车底架上设有导筒,导杠后端穿过保险杠轴接在导筒内,位于导筒内的导杠后端与导筒底之间设有减振压簧,在保险杆之间的导杠上套设有缓冲弹簧,在弹性防撞杠后端设有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堂
申请(专利权)人:刘新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