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超盛专利>正文

隐藏式汽车排挡杆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1683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隐藏式汽车排挡杆锁,其主要是在底座一侧上所固设的固定座上设一中空圆管,中空圆管内部设有一可前后滑动的滑杆,滑杆穿过夹块与夹座之间在前缘设一球座,球座内设一前方具有一杆体的圆球,杆体前方设一可上下滑动的冂型块,冂型块内部中央设一排挡杆套筒套设在排挡杆上,使用时可由底座中的马达带动斜齿轮,斜齿轮连动另一斜齿轮及螺杆转动,而使螺杆推动一夹块,使夹块夹住或脱离滑杆,以达到汽车排挡杆锁启闭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外观美观,可达到适当的隐蔽性及防盗性。(*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排挡杆锁,尤指一种隐藏式汽车排挡杆锁。其在底座上的固定座中固设一中空圆管,而在中空圆管中组装一可前后滑动的滑杆,该滑杆穿过夹座与夹块间,并在前端设一球座,在球座中设有一前方具有杆体的圆球,而在该杆体前端的ㄇ型块内部中央设有一排挡杆套筒,而可将该排挡杆套筒穿套在排挡杆上,因而可藉底座中所设置可作正反转向的马达传动两斜齿轮,并间接带动螺杆一端的夹块及夹座,使其夹固或退离滑杆,以达到锁固排挡杆或脱离的目的,该控制方式可由汽车上的开关或遥控型态进行。一般现有的汽车防盗锁,通常是以如拐杖锁般的锁具,在使用时通常是以两端各扣固于方向盘、刹车板,或扣固于排挡杆、刹车板等,诸如此类方式操作,使用上非常不便且浪费时间,况该类锁固结构是曝露在外,故不但具有不美观缺点,且极易受人破坏,常造成使用者的困扰。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隐藏式汽车排挡杆锁,藉由一滑杆一端套设于汽车排挡杆上,另端穿过一夹块与夹座间而穿设在一中空圆管中,在汽车行进时,该滑杆可在中空圆管中作前后移动,并可藉由滑杆前端的球座与圆球相配合,而可自由随着排挡杆移动,而当锁固时,则是由底座中一可正反转的马达带动一斜齿轮转动,而由该斜齿轮带动相啮合的另一斜齿轮及螺-->杆转动,进而藉由该螺杆带动夹块及夹座将滑杆夹紧固定,达到锁固汽车排挡杆的目的,又当欲开启锁具时,则是控制马达反转,即可让夹块及夹座脱离滑杆,达到方便控制的目的。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隐藏式汽车排挡杆锁,藉由设置于汽车排挡杆座的皮套内部以达到隐藏效果,可由汽车上按压开关启动,或由遥控方式启动,便于使用。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隐藏式汽车排挡杆锁,其是设置组装在汽车排挡杆下方的排挡杆座中,其中,所述的底板、底座、底座上盖及前罩板构成壳体构造,其中底板可固定于汽车的底板上,底板可由上方透过螺栓固定底座与底座上盖,前罩板是罩设于后座上盖的前方位置,而前罩板是提供罩住汽车排挡杆,其中央设以可令排挡杆穿伸出的皮套,外罩板前端的埋入孔则以短螺栓锁固至汽车底板上,在底座一侧设以固定马达的挡板,马达的转轴穿过挡板而透过两呈垂直啮合的换向斜齿轮将动力换向后,由该另一换向斜齿轮穿经一侧固定片与一双向螺杆结合,该侧固定片与另一侧固定片呈相对陈设固定于底座上,在两侧固定片间跨设两导杆,在导杆上穿置一内呈矩形中空的夹座,夹座中空位置设置一夹块,而前述双向螺杆是以不同向的螺纹部份分别螺合夹座与夹块上,可藉由马达经换向斜齿轮带动双向螺杆做正转或逆转时,可使夹座与夹块所形成的开口位置呈相互接近(夹合)或-->相对远离(释放),提供一种夹合或放开的功效;底座一侧所固设的固定座上设一中空圆管,中空圆管内部设有一可前后滑动的滑杆,滑杆前缘设一球座,球座内设一圆球,圆球前方具有一杆体,杆体前方设一ㄇ型块,ㄇ型块内部中央设一排挡杆套筒,一下套筒由排挡杆套筒底部向上穿设,上端则以一上套筒连接,使上、下套筒内部套设有排挡杆。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由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前述的隐藏式汽车排挡杆锁,其中所述的滑杆上设有环纹,同时在相夹合的夹座及夹块相夹合的位置上亦设置有相配合的凹凸面,可使夹座及夹块夹固在滑杆上,可以提供一份优异的固定作用,让滑杆可以稳固的夹合在夹座及夹块之间。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目的。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动作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螺栓结合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螺栓顶部敲断后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自动断电器电路图。本技术提供一种隐藏式汽车排挡杆锁,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以底板10、底座20、底座上-->盖40及前罩板50构成壳体构造,其中底板10可通过铆钉11固定于汽车的底板上,底板10四边具有螺孔12,可由上方通过螺栓42固定底座20与底座上盖40,前罩板50是罩设于底座上盖40的前方位置,以前罩板50后方的两埋入孔53对应于底座上盖40前方的埋入孔41,以便由螺栓42予以贯穿锁固,而前罩板50是提供罩住汽车排挡杆60的,其中央设一可让排挡杆60穿伸出的皮套51,前罩板50前端的埋入孔53则以螺栓42锁固至汽车底板上。而由图2中可看出,本技术以底座20、底座上盖40与前罩板50分别罩住相关锁定机构与排挡杆60,而整个装置更是隐藏于排挡杆60下方的排挡杆座内侧,并由适当的表层予以罩住,以获致适当的隐密性、防破坏性与防尘作用,且前述各个螺栓42、52均为一种如图6所示,在六角头部422、522的下方位置是设为缩入环部421、521,可透过螺栓42、52锁定后,该缩入环部421、521恰位于上盖40或前罩板50的表面位置,可由锤子予以敲去头部422、522部份(如图7),构成一埋入式型且无法予以拆解,以防止不正常开启壳体。本技术锁住排挡杆的相关结构部份,如图1所示,在底座20一侧设置一固定马达21的挡板201,马达20的转轴穿过挡板201而透过两呈垂直啮合的换向斜齿轮22将动力换向后,由该另一换向斜齿轮22穿经一侧固定片202与一双向螺杆26结合,该侧-->固定片202与另一侧固定片203呈相对设置并固定于底座20上,在两侧固定片202、203间跨设两导杆23、24,在导杆23、24上穿置一内呈矩形中空的夹座25,夹座25中空位置设置一夹块27,而前述双向螺杆26是以不同向的螺纹部份分别与夹座25及夹块27相螺合,藉由上述的结构配置,当马达21经换向斜齿轮22带动双向螺杆26做正转或逆转时,可使夹座25与夹块27所形成的开口位置呈相互接近(夹合)或相对远离(释放)的移动,提供一种夹合或放开的功效。如图1、图5所示,在底座20后方的固定座30上设一中空圆管31,中空圆管31内部套设有一可前后滑动的滑杆32,滑杆32穿过夹座25与夹块27间后,在前缘设一球座33,球座33内设一圆球34,圆球34前方具有一杆体35,杆体35前方设一可上下滑动的ㄇ型块36,ㄇ型块36内部中央设一排挡杆套筒37,排挡杆套筒37底部设有一下套筒38由下往上穿设在排挡杆套筒37内部,排挡杆套筒37顶端则固设一上套筒39与下套筒38连接,上、下套筒39、38内部可套设排挡杆60,本技术在使用时,是以滑杆32可在中空圆管31内前后滑移,而滑杆32前端具有球座33,内部具有圆球34,圆球34前端具有杆体35及一ㄇ型块36,排挡杆60穿套于排挡杆套筒37内部,当在操作时,使滑杆32、杆体35、ㄇ型块36、排挡杆套筒37、下套筒38、上套-->筒39在同一直线上操控,同时可使上、下套筒39、38及ㄇ型块36及杆体35间,可随着排挡杆60作前后左右摇动,不致产生死角,具有可灵活操作而不致产生传动死角的优点。本技术在组合后,即如图4、图5所示,此时即是夹座25与夹块27呈夹固滑杆32的状态,由于滑杆32受到夹座25与夹块27的夹固限制而无法做前后移动,即达到限制排挡杆60的活动,获致锁定作用,当人们欲释放锁定时,仅需对马达21通过逆向电力,带动双向螺杆26反向转动,藉由螺杆26对应于夹座25与夹块27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隐藏式汽车排挡杆锁,其是设置组装在汽车排挡杆下方的排挡杆座中,其特征在于:由底板、底座、底座上盖及前罩板构成壳体构造,其中底板固定于汽车的底板上,底板由上方透过螺栓固定底座与底座上盖,前罩板是罩设于后座上盖的前方位置,而前罩板罩住汽车排挡杆,其中央设以令排挡杆穿伸出的皮套,外罩板前端的埋入孔则以短螺栓锁固至汽车底板上,在底座一侧设以固定马达的挡板,马达的转轴穿过挡板而透过两呈垂直啮合的换向斜齿轮将动力换向后,由该另一换向斜齿轮穿经一侧固定片与一双向螺杆结合,该侧固定片与另一侧固定片呈相对陈设固定于底座上,在两侧固定片间跨设两导杆,在导杆上穿置一内呈矩形中空的夹座,夹座中空位置设置一夹块,而前述双向螺杆是以不同向的螺纹部份分别螺合夹座与夹块上,藉由马达经换向斜齿轮带动双向螺杆做正转或逆转时,使夹座与夹块所形成的开口位置呈相互接近(夹合)或相对远离(释放);底座一侧所固设的固定座上设一中空圆管,中空圆管内部设有一前后滑动的滑杆,滑杆前缘设一球座,球座内设一圆球,圆球前方具有一杆体,杆体前方设一冂型块,冂型块内部中央设一排挡杆套筒,一下套筒由排挡杆套筒底部向上穿设,上端则以一上套筒连接,使上、下套筒内部套设有排挡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藏式汽车排挡杆锁,其是设置组装在汽车排挡杆下方的排挡杆座中,其特征在于:由底板、底座、底座上盖及前罩板构成壳体构造,其中底板固定于汽车的底板上,底板由上方透过螺栓固定底座与底座上盖,前罩板是罩设于后座上盖的前方位置,而前罩板罩住汽车排挡杆,其中央设以令排挡杆穿伸出的皮套,外罩板前端的埋入孔则以短螺栓锁固至汽车底板上,在底座一侧设以固定马达的挡板,马达的转轴穿过挡板而透过两呈垂直啮合的换向斜齿轮将动力换向后,由该另一换向斜齿轮穿经一侧固定片与一双向螺杆结合,该侧固定片与另一侧固定片呈相对陈设固定于底座上,在两侧固定片间跨设两导杆,在导杆上穿置一内呈矩形中空的夹座,夹座中空位置设置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盛
申请(专利权)人:张超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