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内置的轮毂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1381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涉及一种传感器内置的轮毂单元,轮毂外圈的内侧设有双沟道,其截面的接触面为与滚动体相配的圆弧面,分别与两列滚动体相接触;滚动体固定在保持架上,一侧与轮毂外圈的双沟道相配合,另一侧与不同结构的内圈外沟道相配合,内圈外径上设有与滚动体相配的沟道,内圈内径与法兰轴径相配合;内圈的端面处设一台阶,台阶外径上装配有齿圈,在轮毂外圈上开有用于固定传感器的带螺纹的小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的效果是:1.结构简单,各元件布置紧凑,与传感器接触的齿圈设在内圈的台阶上,大大简化了轴承结构。2.减小了体积,减轻了整体重量。3.装配简单,维护方便,两侧密封结构防尘性、密封性能好,具有终身自润滑。(*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轴承单元领域,尤其是一种传感器内置的轮毂单元
技术介绍
目前的轮毂轴承单元是一种汽车悬挂系统中的零部件,它一般只作为汽车车轮的支承,具备传递扭矩基本功能。而现在汽车上配备的ABS系统是指汽车刹车防抱死系统,也称作防侧滑制动装置,是由脉冲轮和电感传感器组成的,它是一种汽车制动安全性的高新技术装置。带ABS传感器的轮毂轴承单元是一种新型的汽车悬挂系统中的零部件,如何让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减小体积、减轻重量,同时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紧凑、重量轻、承载力高、简化车轮结构的传感器内置的轮毂单元,此结构具有维护方便、终身自润滑、防尘密封性好等优点。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传感器内置的轮毂单元,主要包括轮毂外圈、内圈、齿圈、滚动体、保持架和传感器,轮毂外圈与内圈之间设置密封圈,轮毂外圈的内侧设有双沟道,其截面的接触面为与滚动体相配的圆弧面,分别与两列滚动体相接触;滚动体固定在保持架上,一侧与轮毂外圈的双沟道相配合,另一侧与不同结构的内圈外沟道相配合,内圈外径上设有与滚动体相配的沟道,内圈内径与法兰轴径相配合;内圈的端面处设一台阶,台阶外径上装配有齿圈,在轮毂外圈上开有用于固定传感器的带螺纹的小孔。本技术有益的效果是1、结构简单,各元件布置紧凑,与传感器接触的齿圈设在内圈的台阶上,大大简化了轴承结构。2、减小了体积,减轻了整体重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承载能力。3、装配简单,维护方便,两侧密封结构防尘性、密封性能好,具有终身自润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轮毂外圈1、小孔1-1、齿圈2、滚动体3、保持架4、第二密封圈5、第一内圈6、台阶6-1、第二内圈7、第一密封圈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1所示,这种传感器内置的轮毂单元,主要包括轮毂外圈1、第一内圈6、第二内圈7、齿圈2、滚动体3、保持架4和传感器。轮毂外圈1的内侧设有双沟道,其截面的接触面为与滚动体3相配的圆弧面,分别与两列滚动体3相接触;滚动体3固定在保持架4上,一侧与轮毂外圈1的双沟道相配合,另一侧与不同结构的内圈外沟道相配合,内圈外径上设有与滚动体3相配的沟道,内圈内径与法兰轴径相配合;在第一内圈6的小端面处设有一台阶6-1,台阶6-1外径上装配有齿圈2,在轮毂外圈1上开有用于固定传感器的带螺纹的小孔1-1。轮毂外圈1与第一内圈6和第二内圈7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圈8和第二密封圈5。第一密封圈8是通过骨架与轮毂外圈1过盈配合,橡胶体附在骨架上,并通过密封唇与第一内圈6过盈配合密封。第二密封圈5是通过内骨架与轮毂外圈1过盈配合,其外侧设有橡胶密封圈,橡胶密封圈的三唇过盈配合于外骨架的内侧,外骨架与内圈2过盈配合,防止内圈掉出,外骨架靠近保持架处设计成直角状,一方面防止保持架与内圈2外移,另一方面增强了密封性能。工作原理当齿圈2旋转时,切割磁钢的磁力线而产生电信号,当轴承齿圈2旋转时才产生电信号,电信号通过信号线传输到车上的ABS系统。当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始终有电信号;但当刹车时,行驶速度慢下来的时候,电信号就会减弱。使得轮毂轴承单元不仅可以作为汽车车轮的支承,能够传递扭矩,而且能起到速度传感器的作用。这种新开发的轮毂单元结构,不仅为本企业取得了经济效益,而且间接带动了国内的轿车、汽车行业发展,并取代了昂贵的进口轴承,从而降低了成本,间接为配套单位创造了效益,而且也推动了轴承行业的技术进步,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权利要求1.一种传感器内置的轮毂单元,主要包括轮毂外圈(1)、内圈、齿圈(2)、滚动体(3)、保持架(4)和传感器,轮毂外圈(1)与内圈之间设置密封圈,其特征在于轮毂外圈(1)的内侧设有双沟道,其截面的接触面为与滚动体(3)相配的圆弧面,分别与两列滚动体(3)相接触;滚动体(3)固定在保持架(4)上,一侧与轮毂外圈(1)的双沟道相配合,另一侧与不同结构的内圈外沟道相配合,内圈外径上设有与滚动体(3)相配的沟道,内圈内径与法兰轴径相配合;内圈的端面处设一台阶,台阶外径上装配有齿圈(2),在轮毂外圈(1)上开有用于固定传感器的带螺纹的小孔(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内置的轮毂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圈由第一内圈(6)和第二内圈(7)构成,在第一内圈(6)的小端面处设有一台阶(6-1),台阶(6-1)外径上装配有齿圈(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感器内置的轮毂单元,其特征在于轮毂外圈(1)与第一内圈(6)和第二内圈(7)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圈(8)和第二密封圈(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感器内置的轮毂单元,其特征在于第一密封圈(8)是通过骨架与轮毂外圈(1)过盈配合,橡胶体附在骨架上,并通过密封唇与第一内圈(6)过盈配合密封。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感器内置的轮毂单元,其特征在于第二密封圈(5)是通过内骨架与轮毂外圈(1)过盈配合,其外侧设有橡胶密封圈,橡胶密封圈的三唇过盈配合于外骨架的内侧,外骨架与内圈(2)过盈配合,外骨架靠近保持架(4)处设计成直角状。专利摘要本技术是涉及一种传感器内置的轮毂单元,轮毂外圈的内侧设有双沟道,其截面的接触面为与滚动体相配的圆弧面,分别与两列滚动体相接触;滚动体固定在保持架上,一侧与轮毂外圈的双沟道相配合,另一侧与不同结构的内圈外沟道相配合,内圈外径上设有与滚动体相配的沟道,内圈内径与法兰轴径相配合;内圈的端面处设一台阶,台阶外径上装配有齿圈,在轮毂外圈上开有用于固定传感器的带螺纹的小孔。本技术有益的效果是1.结构简单,各元件布置紧凑,与传感器接触的齿圈设在内圈的台阶上,大大简化了轴承结构。2.减小了体积,减轻了整体重量。3.装配简单,维护方便,两侧密封结构防尘性、密封性能好,具有终身自润滑。文档编号B60R99/00GK2690237SQ20042002215公开日2005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23日专利技术者周旭, 王建华, 马义太 申请人: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传感器内置的轮毂单元,主要包括轮毂外圈(1)、内圈、齿圈(2)、滚动体(3)、保持架(4)和传感器,轮毂外圈(1)与内圈之间设置密封圈,其特征在于:轮毂外圈(1)的内侧设有双沟道,其截面的接触面为与滚动体(3)相配的圆弧面,分别与两列滚动体(3)相接触;滚动体(3)固定在保持架(4)上,一侧与轮毂外圈(1)的双沟道相配合,另一侧与不同结构的内圈外沟道相配合,内圈外径上设有与滚动体(3)相配的沟道,内圈内径与法兰轴径相配合;内圈的端面处设一台阶,台阶外径上装配有齿圈(2),在轮毂外圈(1)上开有用于固定传感器的带螺纹的小孔(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旭王建华马义太
申请(专利权)人: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