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径向流动副产蒸汽式等温变换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00168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04 1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化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径向流动副产蒸汽式等温变换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径向流动副产蒸汽式等温变换炉,其包含受压炉体、催化剂床层、气体分布筒、气体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压炉体上部设有原料气入口和水出口,原料气入口炉体内设有气体分布器;受压炉体下部设有变换气出口和水入口;所述受压炉体内壁与催化剂床层之间设置有气体分布筒;受压炉体轴中心部位设置有气体收集器;所述催化剂床层中设置纵向取热装置,所述纵向取热装置为催化剂床层的上、下部位各设置一环形管箱,两环形管箱之间用多根纵向列管连接,列管穿过催化剂床层,上部环形管箱连接水出口,下部环形管箱连接水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催化剂反应床层温度可控;反应床层不会出现超温现象;反应床层温度分布均匀;单程反应转化率高,绝热式变换炉一级变换后一氧化碳含量高达10%以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级变换后一氧化碳含量小于等于3%;对催化剂的温度适用范围要求不高;变换气径向流过催化剂床层的距离短,压降小;副产中压蒸汽;受压壳体金属温度较低,设备造价较低。(*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径向流动副产蒸汽式等温变换炉
本技术涉及化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径向流动副产蒸汽式等温变换炉。
技术介绍
近年来以煤为原料生产合成油、合成氨、甲醇的煤化工技术得到大力发展,其中CO耐硫变换制备变换气的典型流程的应用尤为普遍。在煤气化配套装置中,一氧化碳变换装置通过变换反应调节气化装置产出粗煤气的氢/碳含量,满足下游产品的需要,其工艺技术的选择,既要结合不同气化工艺产出的粗煤气的特点,也要考虑到后续装置及下游产品的要求。各种气化工艺产出的粗煤气的组成相差较大,即便针对下游同一产品,与不同气化工艺配套的变换工艺技术也不尽相同。变换工艺的选择,除了应适应粗煤气组成及满足产品要求以外,还应考虑安全及节能等问题。安全方面,重点应避免变换炉的超温;节能方面,重点应减少蒸汽用量及有效利用余热。根据目前大中型厂的变换工艺在整个净化工艺中的配置情况来看,变换使用的催化剂和热量回收方式极为关键,它决定了变换工艺的流程配置及工艺的先进性。变换工艺是煤化工工艺中重要的工序,作用是将H2O和过量的CO转变为&和0)2。根据下游产品所需一氧化碳变换的深度可以不同。制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径向流动副产蒸汽式等温变换炉,其包含受压炉体(13)、催化剂床层(7)、气体分布筒(6)、气体收集器(9),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压炉体(13)上部设有水煤气入口(1)和水出口(3),水煤气入口(1)炉体内设有气体分布器(4);受压炉体(13)下部设有变换气出口(12)和水入口(11);所述受压炉体(13)内壁与催化剂床层(7)之间设置有气体分布筒(6);受压炉体轴中心部位设置有气体收集器(9);所述催化剂床层(7)中设置纵向取热装置,所述纵向取热装置为催化剂床层(7)的上、下部位各设置一环形管箱(5、10),两环形管箱之间用多根纵向列管(8)连接,列管(8)穿过催化剂床层(7),上部环形管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径向流动副产蒸汽式等温变换炉,其包含受压炉体(13)、催化剂床层(7)、气体分布筒出)、气体收集器(9),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压炉体(13)上部设有水煤气入口(I)和水出口(3),水煤气入口(I)炉体内设有气体分布器(4);受压炉体(13)下部设有变换气出口(12)和水入口(11);所述受压炉体(13)内壁与催化剂床层(7)之间设置有气体分布筒(6);受压炉体轴中心部位设置有气体收集器(9);所述催化剂床层(7)中设置纵向取热装置,所述纵向取热装置为催化剂床层(7)的上、下部位各设置一环形管箱(5、10),两环形管箱之间用多根纵向列管⑶连接,列管⑶穿过催化剂床层(7),上部环形管箱(5)连接水出口(3),下部环形管箱(10)连接水入口(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径向流动副产蒸汽式等温变换炉,变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出口(3)处外设置膨胀节(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径向流动副产蒸汽式等温变换炉,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斌义卢正滔张剑王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新煤化工设计院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