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收器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8428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会招致车体重量的增加而能够提高安装强度的卷收器安装结构。其特征为,将固定在车身内板(7)上的卷收器(5)的安装托架(24)做成跨越车身内板(7)的第1棱角线(IR1)、第2棱角线(IR2)的形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在车辆上的卷收器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在机动车等车辆的座椅安全带装置上设置有用于卷绕安全带的卷收器。在将该卷收器安装到车体上时,有的在中立柱、后立柱等构成车体骨骼部的车身板上形成开口部,在该开口部配置卷收器,并由螺栓将卷收器的下部经由托架安装在该处(例如,参照特许文献1日本技术公报实开平10-278839号)。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因经由作为其他部件的托架对卷收器进行安装,这样虽然利于简单地将卷收器安装在立柱等形状复杂的车身板,但由于应力集中在将托架固定在车身板等上的螺栓的安装部位,结果需要采取在该部位安装内衬材等的对策,从而存在导致车体重量增加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既不会招致车体重量的增加,又能够提高安装强度的卷收器安装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为,卷收器(例如,实施例中的卷收器5)的安装托架固定在车体(例如,实施例中的车身内板7)上,安装托架(例如,实施例中的托架24)做成跨越车体的棱角线(例如,实施例中第1棱角线IR1、第2棱角线IR2)的形状。通过这样的构成,可以有效地利用在强度上有利的车体的棱角线,不用另行使用加强部件就能够确保安装托架的安装强度。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为,上述安装托架通过焊接固定在车体上。通过这样的构成,即使对于复杂形状的车身板,也能够简单地将安装托架安装。技术方案3或4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为,相对于安全带(例如,实施例中的安全带6)的拉出方向、在受剪切力作用的剪切方向将安装托架固定在车体上。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使由安全带作用的力以在强度上有利的剪切方向作用于安装托架和车体的接合部分上。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为,将上述安装托架与车体的固定部(例如,实施例中的固定部38、39)形成为向同一方向凹陷的凹状。通过这样的构成,安装托架易于定位于车体,而且安装者能够使两者作为一个整体对其进行安装。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为,在上述安装托架和车体的固定部(例如,实施例中的固定部39)上一并固定有车体加强部件(例如,实施例中的加强部件28)。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将车体加强部件作为安装托架的加强部件加以有效利用。由于根据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利用在强度上有利的车体的棱角,不另外使用加强部件就能够确保安装托架的安装强度,因此具有可以提高安装托架的固定强度的效果。由于根据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即使对于复杂形状的车身板,也能够在其上简单地将安装托架安装,因此具有可以提高组装作业性的效果。由于根据技术方案3或4所记载的专利技术,能够使由安全带作用的力以在强度上有利的剪切方向作用于安装托架和车体的接合部分上,因此具有可以提高安装托架的固定强度的效果。由于根据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安装托架易于定位于车体,而且安装者能够使两者作为一个整体对其进行安装,因此具有可以提高安装托架的固定部的车体强度的效果。由于根据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专利技术,能够将车体加强部件作为安装托架的加强部件加以有效利用,因此与另外设置了加强部件的情况相比,具有不会招致车体重量的增加,又能够提高安装托架的固定部的车体强度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车辆的斜视图。图2是从前侧观察到的车体左后部的斜视图。图3是从内侧观察到的车体左后部的斜视图。图4是沿图2中的4-4线的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Rr表示后侧、OUT表示车厢外侧。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车辆具有3排座椅,在车体1的后部开口部2设有可开闭的车背门3。而且,在构成上述后部开口部2的侧边的后立柱部4的下部设置有卷收器5。在这里,上述卷收器5对应于具有所谓3点式座椅安全带装置的各个座椅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以未图示的第3排左侧座椅的卷收器5作为例子进行说明。上述卷收器5是卷绕、拉出座椅安全带装置中的安全带6的部件,在车辆碰撞时等情况下,它能够锁住安全带6的放出,通过安全带6将乘员可靠地约束在座椅上。如图2-图4所示,在安装卷收器5的后立柱部4的车身内板7(车体)上,在朝向前侧的前壁32上形成有开口部8。后立柱部4的车身内板7与车身外板9形成成为车体骨骼部的闭合截面结构部10。上述卷收器5被收置于该闭合截面结构10内,其一部分从上述车身内板7的开口部8稍稍朝车厢内侧伸出。上述卷收器5在壳体11的内部具有用于安全带6的未图示的卷绕部、锁紧部等。在该壳体11的上部,在朝向车厢内侧的侧壁12上安装有上部安装片13。上部安装片13是断面呈曲柄状的部件,该上部安装片13的下缘14通过点焊被接合在上述壳体11上,该上部安装片13的上部15形成为舌状,通过螺栓16被固定在车身内板7的朝向车厢内侧的安装座17上,并且上端部18卡合在形成于车身内板上的卡合部19上。在这里,上述上部安装片13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20是沿壳体11的上壁21所形成,在该位置上设有安全带6的抽出口22。而且,在卷收器5的壳体11的下部,在上述侧壁12上安装有下部安装片23,安装支架24通过螺栓25被固定在该下部安装片23上。如图4所示,在上述车身内板7的后缘26上通过点焊接合有车身外板9的后缘凸缘部27和加强部件28(车体加强部件)的后缘凸缘部29,而加强部件28的前缘凸缘部31被焊接接合在车身内板7的前缘凸缘部30上。在这里,在图4所示的断面部分的上方部位上,上述车身内板7的前缘凸缘部30同车身外板9的前缘凸缘部被焊接在一起。在车身内板7的开口部8的下方,在上述前壁32上形成有朝着车厢外侧的斜上方互相接近的2条棱角线IR1、IR2。而且,上述安装托架24形成为跨越上述后立柱部4的车身内板7的上述2条棱角线、即第1棱角线IR1和第2棱角线IR2的形状。即上述安装托架24同上述车身内板重叠,并且具有与同车身内板7的2条棱角线——第1棱角线IR1和第2棱角线IR2相匹配的2条棱角线——第1棱角线BR1和第2棱角线BR2。安装托架24是由与车身内板7同样厚度的板材所形成的部件,其构成为包括,从上述卷收器5的下部安装片23到第1棱角线BR1的上部、第1棱角线BR1与第2棱角线BR2之间的中央部34、和从第2棱角线BR2到末端的下部35。上部33通过螺栓25被锁紧固定在上述卷收器5的下部安装片23上,在中央部34上形成有与在车身内板7上形成的凹部36相匹配的凹部37。该凹部37被设定为在共计2处被点焊焊接的固定部38。此外,下部35被形成为稍稍低陷的凹状,且成型为具有对应于车身内板7的台阶部36’的台阶部37’,该部位也被设定为在共计2处被点焊焊接的固定部39,并且下部35与上述加强部件28的前缘凸缘部31的接合部分重叠。而且,安装托架24的下部35的末端40从车身内板7延伸出来,在该处形成有供电气配线和电缆等用的安装孔41。此外,当在从上述卷收器5拉出的安全带6的拉出方向上作用有力时,该安装托架24与车身内板7之间以在强度刚性上有利的剪切方向发生力的作用。具体地说,当在向安全带6上作用向上的力时,安装托架24的中央部34、下部35被向上方拉,因此在安装托架24与车身内板7的接合部分、即固定部38和固定部39处作用剪切方向的力。根据上述实施例,通过将固定在后立柱部4的车身内板7上的卷收器5的安装托架24做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卷收器的卷收器安装结构,所述卷收器的安装托架固定在车体上。其特征在于:将卷收器的安装托架做成跨越车体的棱角线的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飞田一纪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