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保护气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7618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头部保护气囊装置中,将气囊的安装部安装到车身侧的固定部位上的夹具具备主体部和锁定部。主体部具备轴部。轴部凸出设置一对卡合脚部。一对卡合脚部经安装部的安装孔从车内侧插入固定部位的固定孔中,与固定孔的车外侧周缘卡合。轴部由外周侧的板金制的外壳部和内周侧的合成树脂制的芯部构成。芯部配置在外壳部的一对卡合爪部的相互的相对面侧。此外,芯部在一对卡合爪部的相互之间设置可以插入锁定部的隔离部的插入空间。隔离部限制一对卡合脚部相互接近。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头部保护气囊使用夹具,确保了安装稳定性,可以容易地将气囊的安装部安装到车身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头部保护气囊装置,其具备气囊,该气囊使膨胀用气体流入,从车辆的车内侧的侧窗的上方侧向下方展开并且膨胀,以可以保护乘客的头部。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头部保护气囊装置中,气囊是使多个安装部固定在车体(车身)侧的固定部位上的状态,折叠后收容于侧窗的上方侧,并装配到车辆上。该气囊在膨胀用气体流入时展开并膨胀,以覆盖侧窗。并且,作为将气囊的安装部安装到车身侧的固定部位上的构造,不使用装配作业费工时的螺栓而使用夹具。该夹具通过简单操作就可弹簧锁紧,安装于头部保护气囊装置的气囊的规定的安装部上,再将气囊装配到车辆上(例如,参照特开平10-203289号公报)。该夹具的结构为,具备一对卡合脚部。该一对卡合脚部在经过设置在气囊的安装部上的安装孔,从车内侧插入设置在车身侧的固定位置上的固定孔中时,以相互接近的方式弯曲后复原,与固定孔的车外侧周缘卡合。然而,现有的头部保护气囊装置中,夹具是合成树脂制成的。在气囊装配到车辆后气囊膨胀时,向下激增的拉力作用在夹具上。因此,夹具的卡合脚部成为被固定孔周缘切削的状态,该固定孔周缘设置在车身侧的固定部位、通常是为钢板制的内面板的部位上。其结果,夹具有从固定孔脱离的危险。而且,在现有的夹具中,也有由于热老化导致树脂自身的强度下降的危险。因此,现有的夹具,在确保安全性地将气囊安装到车身侧这方面产生问题。另外,鉴于这一点,可以考虑使用金属制的夹具来解决。但是,如果是由弯曲加工形成的这种板厚程度,与合成树脂制的夹具相同,在气囊展开膨胀时,卡合脚部的部位容易产生弯曲变形。一旦产生弯曲变形,则有夹具从固定孔脱落的危险。因此,如果为了能够防止这样的弯曲变形而增加板厚,则夹具向固定孔的插入负荷就会变得过大。也就是说,板材较厚的金属制夹具,会使气囊向车辆的装配作业性恶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其目的是提供可以确保安装稳定性,并容易地将气囊的安装部安装到车身侧的头部保护气囊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头部保护气囊装置具备气囊和多个夹具,装配在车辆上。气囊折叠后收容在侧窗的上方侧,在膨胀用气体流入时展开并膨胀,以覆盖侧窗。此外,气囊具有安装孔,具备安装在车辆的车身侧的固定部位上的多个安装部。各夹具经安装孔插入设置于车身侧的固定部位上的固定孔中后卡合。夹具具备主体部和可以拆下地被卡合在主体部上的锁定部。主体部具备轴部和头部。轴部具备从前端侧向根部侧凸出设置的一对卡合脚部。一对卡合脚部从车内侧经过安装孔插入固定孔时,以相互接近的方式弯曲后复原,与固定孔的车外侧周缘卡合。头部与轴部的根部侧连接。头部在一对卡合脚部向固定孔的车外侧周缘卡合时进行限位,以将气囊的安装孔的周缘压在固定孔的车内侧周缘侧,并且,将气囊的安装部安装到车身侧的固定部位上。锁定部具备隔离部和卡固部。隔离部可以插入卡合脚部之间,以防止与固定孔的车外侧周缘卡合的一对卡合脚部相互接近。卡固部以在隔离部向卡合脚部之间的插入完成时,以可以从拆下的方式卡固在主体部上。此外,轴部形成板金制的外壳部和合成树脂制的芯部这二层结构。外壳部的配置方式为,从轴部的前端侧向两侧延伸,使一对卡合脚部的外表面侧连续而构成。芯部配置在外壳部的内周侧上。并且,外壳部具备一对卡合爪部,其分别具有卡合阶部,其可以与固定孔的车外侧周缘卡合;以及支撑杆部,其从卡合阶部向轴部前端侧延伸。芯部具备一对支撑片部。一对支撑片部的配置方式为,从轴部的前端侧向两侧延伸,同时使一对卡合脚部的内周侧连续而构成,并且,可以支撑卡合阶部的背面侧,配置在一对卡合爪部的相互的相对面侧。另外,一对支撑片部在相互之间设置可以插入隔离部的插入空间。并且,一对卡合片部在隔离部向插入空间插入时,隔离部与卡合爪部抵接,限制一对卡合爪部相互向接近的方向移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头部保护气囊装置,在将气囊的安装部安装在车身侧的固定部位上时,通过使夹具的主体部的轴部经气囊安装部的安装孔,从车内侧插入车身侧的固定部位上的固定孔,使一对卡合脚部与固定孔的车外侧周缘卡合。然后,使锁定部的隔离部插入卡合脚部间的插入空间,使锁定部的卡固部与凸缘主体部卡固。于是,由于夹具主体部的头部,成为气囊安装部的安装孔的周缘推压向固定孔的车内侧周缘侧的形态,安装孔周缘和固定孔周缘被限位在夹具主体部的头部和一对卡合脚部之间。其结果,气囊的安装部被安装在车身侧的固定部位上而固定。此时,一对卡合脚部最初在与夹具主体部卡固的锁定部的隔离部没有插入状态下,插入车身侧的固定部位的固定孔中。因此,可以抑制夹具向固定孔的插入负荷的增加,使气囊的安装部固定在车身侧。当然,固定后,一对卡合脚部通过卡固在夹具主体部的锁定部的隔离部插入而防止了相互接近。因此,防止一对卡合脚部从固定孔脱落。特别是,本专利技术中,一对卡合脚部由外周侧的板金制的外壳部和内周侧的合成树脂制的芯部构成。而且,设置芯部的支撑片部,以使外壳部的卡合爪部在从与固定孔周缘卡合的卡合阶部的背面侧至支撑杆部的内周侧的轴部前端侧填充间隙,在此状态下,由支撑片部进行支撑。因此,在气囊展开膨胀时,即使对板金制的支撑杆部作用从固定孔向夹具的拔出方向,也就是夹具的轴部的轴向的方向的拉力,板金制的支撑杆部产生压屈变形(弯曲变形),芯部的支撑片部也能抵抗其拉力,以进行加固。其结果,即使由很容易进行弯曲加工的薄板金制成包括支撑杆部的卡合爪部,一对卡合脚部也不会从固定孔脱落,可以将气囊的安装部牢固地安装在车身侧的固定部位上。此外,如果从合成树脂制的芯部来看,支撑片部在板金制的卡合阶部被覆盖。因此,防止了固定孔周缘对支撑片部的切削,同时减少了因热老化导致树脂的强度下降的影响。其结果,芯部可以稳定地支撑卡合爪部。此外,在向车身侧的固定部位安装后,将气囊的安装部从车身侧拆下时,首先,解除锁定部与主体部的卡固,将隔离部从卡合脚部间的插入空间拔出。然后,仅使一对卡合脚部相互接近而从固定孔拔出,可以容易地将气囊的安装部从车身侧的固定部位拆下。因此,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头部保护气囊装置能够确保安装稳定性,容易地将气囊的安装部安装到车身侧,并且,将安装后的气囊的安装部拆下也很容易。作为气囊,也可以使用具有与固定孔大致相同形状的开口的安装孔,比安装孔的开口大的外形形状的板状的推压板。也就是说,如果使用该推压板,则将夹具的卡合脚部经气囊的安装部的安装孔,穿过推压板的组装孔,与组装孔周缘卡合。然后,如果使安装孔周缘和组装孔周缘配置在夹具的卡合脚部和头部之间,则可以在安装到车身侧的固定部位之前,将夹具组装在气囊的安装部上。也就是说,这样的结构,可以在向车身侧安装之前,使气囊和夹具一体化,从而防止夹具的丢失等,便于气囊装置的操作。这种情况下,推压板由弹簧钢制成,并且其结构为,设置推压板部,其具有组装孔;以及环状的变形板部,其设有连接片部,与推压板部连接,配置在推压板部的周围。此外,推压板优选的配置方式为,通过连接片部,使变形板部从推压板部向车外侧偏移。这样的结构,在使夹具插入车身侧的固定孔而向车身侧进行安装时,推压板的变形板部压接在固定孔的车内侧周缘上,能够吸收车身侧的固定孔周缘的板厚的误差。此外,锁定部的优选结构为,在隔离部向一对卡合脚部之间插入前,临时保持在主体部上。这样的结构,锁定部不会从主体部脱离,使夹具的操作容易进行。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头部保护气囊装置,具备气囊和多个夹具,装配于车辆上,前述气囊折叠后收容在侧窗的上方侧,在膨胀用气体流入时展开膨胀,以覆盖侧窗,并且具有安装孔,具备安装在车辆的车身侧的固定部位上的多个安装部,前述各夹具的结构为,经前述安装孔插入设置于前述车身侧的固定部位上的固定孔中后卡合,具备主体部和可以拆下地被卡合在主体部上的锁定部,前述主体部的结构为,具备:轴部,其从前端侧向根部侧凸出设置一对卡合脚部,该一对卡合脚部从车内侧经过前述安装孔插入前述固定孔时,以相互接近的方式弯曲后复原,与前述固定孔的车外侧周缘卡合;以及头部,其与该轴部的根部侧连接,在一对前述卡合脚部向前述固定孔的车外侧周缘卡合时进行限位,以将前述气囊的安装孔的周缘压在前述固定孔的车内侧周缘侧,并将前述气囊的安装部安装到前述车身侧的固定部位上,前述锁定部的结构为,具备:隔离部,其可以插入前述卡合脚部之间,以防止与前述固定孔的车外侧周缘卡合的一对前述卡合脚部相互接近;以及卡固部,其以在该隔离部向前述卡合脚部之间的插入完成时,以可以拆下的方式卡固在前述主体部上,前述轴部形成板金制的外壳部和合成树脂制的芯部这二层结构,前述外壳部的配置方式为,从前述轴部的前端侧向两侧延伸,使一对前述卡合脚部的外表面侧连续而构成,前述芯部配置在前述外壳部的内周侧,前述外壳部的结构为,具备一对卡合爪部,其分别具有:卡合阶部,其可以与前述固定孔的车外侧周缘卡合;以及支撑杆部,其从该卡合阶部向前述轴部前端侧延伸,前述芯部具备一对支撑片部,该一对支撑片部的配置方式为,从前述轴部的前端侧向两侧延伸,同时使一对前述卡合脚部的内周侧连续而构成,并且,可以支撑前述卡合阶部的背面侧,配置在一对前述卡合爪部的相互的相对面侧,另外,在相互之间设置可以插入前述隔离部的插入空间,前述隔离部向该插入空间插入时,前述隔离部与前述卡合爪部抵接,限制前述卡合爪部相互向接近的方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田贵信山本直浜本洋志矢岛政典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合成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松尾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