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造钼棒或钼合金棒的连续旋锻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6783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0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钼棒或钼合金棒的连续旋锻装置及方法,将传送机构安装在能够隔热降噪的箱体内,钼或钼合金胚料从箱体的进料口送入,产品钼棒或钼合金棒从箱体的出料口送出;所述的箱体内的顶部安装有抽风机构,传送机构间采用分三级连续旋锻工艺,第四传送机构上方的抽风机构上安装有能够给第四传送机构上的钼棒或钼合金棒降温的喷淋冷却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连续旋锻装置用于制造钼棒或钼合金棒,实现了生产过程自动化、连续化,改善了生产现场环境状况,解决了产品的氧化、损耗问题,同时,每道次加工后坯料加工尺寸精度高,成品率显著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将传送机构安装在能够隔热降噪的箱体内,钼或钼合金胚料从箱体的进料口送入,产品钼棒或钼合金棒从箱体的出料口送出;所述的箱体内的顶部安装有抽风机构,传送机构间采用分三级连续旋锻工艺,第四传送机构上方的抽风机构上安装有能够给第四传送机构上的钼棒或钼合金棒降温的喷淋冷却器。本专利技术的连续旋锻装置用于制造钼棒或钼合金棒,实现了生产过程自动化、连续化,改善了生产现场环境状况,解决了产品的氧化、损耗问题,同时,每道次加工后坯料加工尺寸精度高,成品率显著提高。【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丝材领域,涉及钥棒或钥合金棒,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造钥棒或钥合金棒的连续旋锻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高温钥棒及钥合金棒是纯钥及在钥中掺杂合金化元素或稀土元素等形成的钥合金棒,具有高的再结晶温度和优良的高温性能,可以用作电极棒、高温炉发热体,也可以作为电光源芯线、支架及引出线、线切割丝等钥及钥合金丝材的加工前坯料。 传统的钥棒及钥合金棒旋锻,是将坯料放入十孔电阻炉进行加热,然后将加热后的坯料进行旋锻加工,旋锻后更换旋锻机孔径工模,再将经过第一道次旋锻加工后的坯料再重复加热进行后续旋锻加工。每一道次均需要对坯料进行加热、旋锻孔径工模进行人工更换,生产过程需投入大量人力劳动,从而延长了生产周期,生产效率低,产品成材率低。并且,在人工操作过程中,无法避免加热坯料与空气接触而被氧化,被氧化而形成的Mo03以烟尘形式散失,造成原料的损耗,加热炉向环境散热,造成部分热损耗。生产现场噪声、烟尘污染严重,环境状况恶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造钥棒或钥合金棒的连续旋锻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装置的连续旋锻方法,该装置以及方法能够实现连续旋锻,改善了生产现场环境状况,解决了产品的氧化、损耗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制造钥棒或钥合金棒的连续旋锻装置,包括沿着钥或钥合金胚料传送方向依次安装的用于传送钥或钥合金胚料的第一传送机构、第二传送机构、第三传送机构和第四传送机构,所述的第一传送机构、第二传送机构、第三传送机构和第四传送机构均安装在能够隔热降噪的箱体内,钥或钥合金胚料从箱体的进料口送入,连续旋锻得到的产品钥棒或钥合金棒从箱体的出料口送出; 所述的箱体的顶部安装有抽风机构,用于收集旋锻过程中产生的烟尘; 在箱体内,所述的第一传送机构和第二传送机构之间安装有第一道次旋锻机组,所述的第二传送机构和第三传送机构之间安装有第二道次旋锻机组,所述的第三传送机构和第四传送机构之间安装有第三道次旋锻机组; 所述的第一道次旋锻机组包括沿着钥或钥合金胚料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氢气气氛炉、第二氢气气氛炉、第一道次对棍和第一道次旋锻机,钥或钥合金胚料依次通过第一氢气气氛炉和第二氢气气氛炉进行热处理,经过热处理后的钥或钥合金胚料通过第一道次对辊拉紧定位稳定送入第一道次旋锻机中完成第一道次旋锻; 所述的第二道次旋锻机组包括沿着钥或钥合金胚料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三氢气气氛炉、第二道次对辊和第二道次旋锻机,钥或钥合金胚料通过第三氢气气氛炉进行热处理,经过热处理后的钥或钥合金胚料通过第二道次对辊拉紧定位稳定送入第二道次旋锻机中完成第二道次旋锻; 所述的第三道次旋锻机组包括沿着钥或钥合金胚料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四氢气气氛炉、第三道次对辊和第三道次旋锻机,钥或钥合金胚料通过第四氢气气氛炉进行热处理,经过热处理后的钥或钥合金胚料通过第三道次对辊拉紧定位稳定送入第三道次旋锻机中完成第三道次旋锻; 所述的第四传送机构上方的抽风机构上安装有能够给第四传送机构上的钥或钥合金胚料降温的喷淋冷却器,喷淋冷却器给钥或钥合金胚料降温后得到产品钥棒或钥合金棒。 本专利技术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抽风机构与烟尘回收箱相连通。 产品钥棒或钥合金棒通过设置在箱体旁边的产品收集槽收集。 第一道次旋锻机、第二道次旋锻机和第三道次旋锻机的模具孔径依次由大到小排列。 所述的第二传送机构和第三传送机构上分别安装有隔热密封箱。 一种采用如上所述的装置的连续旋煅方法,该方法中: 第一氢气气氛炉的加热温度为800°C?900°C,第二氢气气氛炉的加热温度为1150°C?1250°C,第三氢气气氛炉和第四氢气气氛炉的加热温度均为1200°C?1300°C。 所述的钥或钥合金胚料的直径与保温时间之间相互对应,协同作用,具体工艺条件为: 当钥或钥合金胚料的直径为6?12mm时,在第一氢气气氛炉和第二氢气气氛炉中的总保温时间为12?15min,在第三氢气气氛炉和第四氢气气氛炉中的总保温时间为8?12min ; 当钥或钥合金胚料的直径为12?18_时,在第一氢气气氛炉和第二氢气气氛炉中的总保温时间为15?20min,在第三氢气气氛炉和第四氢气气氛炉中的总保温时间为 13?17min ; 当钥或钥合金胚料的直径为18?23_时,在第一氢气气氛炉和第二氢气气氛炉中的总保温时间为21?25min,在第三氢气气氛炉和第四氢气气氛炉中的总保温时间为18 ?20min。 所述的通过第三道次旋锻机旋锻后的钥或钥合金胚料的直径与第四传送机构的传送速度以及喷淋冷却器的喷淋量之间相互对应,协同作用,具体工艺条件为: 当旋锻后的钥或钥合金胚料的直径为3?6mm时,第四传送机构的传送速度为0.4m/s,喷淋冷却器的喷淋量为15?20mL/s ; 当旋锻后的钥或钥合金胚料的直径为6?10mm时,第四传送机构的传送速度为0.3m/s,喷淋冷却器的喷淋量为20?25mL/s ; 当旋锻后的钥或钥合金胚料的直径为10?12mm时,第四传送机构的传送速度为0.25m/s,喷淋冷却器的喷淋量为25?35mL/s ; 当旋锻后的钥或钥合金胚料的直径为12?15mm时,第四传送机构的传送速度为0.2m/s,喷淋冷却器的喷淋量为35?40mL/s。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专利技术的连续旋锻装置及方法用于制造钥棒或钥合金棒,实现了生产过程自动化、连续化,改善了生产现场环境状况,解决了产品的氧化、损耗问题,同时,每道次加工后坯料加工尺寸精度高,成品率显著提高。 本专利技术通过抽风机构吸收旋锻过程中产生的烟气,通过箱体隔热降噪,将连续旋锻工艺整个装在箱体内,实现自动化、连续化生产,改善了生产现场环境状况,采用氢气气氛炉防止产品的严重氧化问题。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的含义为:1_钥或钥合金胚料,2-第一传送机构,3-第二传送机构,4-第三传送机构,5-第四传送机构,6-箱体,7-第一氢气气氛炉,8-第二氢气气氛炉,9-第一道次对棍,10-第一道次旋锻机,11-第三氢气气氛炉,12-第二道次对棍,13-第二道次旋锻机,14-第四氢气气氛炉,15-第三道次对辊,16-第三道次旋锻机,17-抽风机构,18-喷淋冷却器,19-烟尘回收箱,20-产品收集槽,21-进料口,22-出料口,23-第一旋锻机组,24-第二旋锻机组,25-第三旋锻机组,26-隔热密封箱。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制造钼棒或钼合金棒的连续旋锻装置,包括沿着钼或钼合金胚料(1)传送方向依次安装的用于传送钼或钼合金胚料(1)的第一传送机构(2)、第二传送机构(3)、第三传送机构(4)和第四传送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传送机构(2)、第二传送机构(3)、第三传送机构(4)和第四传送机构(5)均安装在能够隔热降噪的箱体(6)内,钼或钼合金胚料(1)从箱体(6)的进料口(21)送入,连续旋锻得到的产品钼棒或钼合金棒从箱体(6)的出料口(22)送出;所述的箱体(6)内的顶部安装有抽风机构(17),用于收集旋锻过程中产生的烟尘;在箱体内(6),所述的第一传送机构(2)和第二传送机构(3)之间安装有第一道次旋锻机组(23),所述的第二传送机构(3)和第三传送机构(4)之间安装有第二道次旋锻机组(24),所述的第三传送机构(4)和第四传送机构(5)之间安装有第三道次旋锻机组(25);所述的第一道次旋锻机组(23)包括沿着钼或钼合金胚料(1)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氢气气氛炉(7)、第二氢气气氛炉(8)、第一道次对辊(9)和第一道次旋锻机(10),钼或钼合金胚料(1)依次通过第一氢气气氛炉(7)和第二氢气气氛炉(8)进行热处理,经过热处理后的钼或钼合金胚料(1)通过第一道次对辊(9)拉紧定位稳定送入第一道次旋锻机(10)中完成第一道次旋锻;所述的第二道次旋锻机组(24)包括沿着钼或钼合金胚料(1)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三氢气气氛炉(11)、第二道次对辊(12)和第二道次旋锻机(13),钼或钼合金胚料(1)通过第三氢气气氛炉(11)进行热处理,经过热处理后的钼或钼合金胚料(1)通过第二道次对辊(12)拉紧定位稳定送入第二道次旋锻机(13)中完成第二道次旋锻;所述的第三道次旋锻机组(25)包括沿着钼或钼合金胚料(1)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四氢气气氛炉(14)、第三道次对辊(15)和第三道次旋锻机(16),钼或钼合金胚料(1)通过第四氢气气氛炉(14)进行热处理,经过热处理后的钼或钼合金胚料(1)通过第三道次对辊(15)拉紧定位稳定送入第三道次旋锻机(16)中完成第三道次旋锻;所述的第四传送机构(5)上方的抽风机构(17)上安装有能够给第四传送机构(5)上的钼或钼合金胚料(1)降温的喷淋冷却器(18),喷淋冷却器(18)给钼或钼合金胚料(1)降温后得到产品钼棒或钼合金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少华胡平杨帆冯彦王阳王媛于志涛
申请(专利权)人:渭南双鹭钼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