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诺贝特组合物及其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67721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0 2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到一种非诺贝特组合物及其制剂。非诺贝特组合物按质量份计算,其组份包括100份的非诺贝特、80-100份的填充剂、0.5-1.5份的粘合剂、5-15份崩解剂、0.5-3份的润滑剂、0.5-3份的表面活性剂;所述非诺贝特的平均粒径控制在10-20μm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非诺贝特组合物将原料微粉化处理,控制粒径在10-20μm之间,制成制剂后,可提高非诺贝特的溶出度,从而提高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并且制剂的稳定性也有所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备
,具体来说,涉及到一种非诺贝特组合物及其制剂。非诺贝特组合物按质量份计算,其组份包括100份的非诺贝特、80-100份的填充剂、0.5-1.5份的粘合剂、5-15份崩解剂、0.5-3份的润滑剂、0.5-3份的表面活性剂;所述非诺贝特的平均粒径控制在10-20μm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非诺贝特组合物将原料微粉化处理,控制粒径在10-20μm之间,制成制剂后,可提高非诺贝特的溶出度,从而提高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并且制剂的稳定性也有所提高。【专利说明】一种非诺贝特组合物及其制剂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备
,具体来说,涉及到一种非诺贝特组合物及其制剂。
技术介绍
非诺贝特为苯氧乙酸类降血脂药,能够有效地抑制HMGCoA还原酶,减少细胞内胆 固醇的合成,增加脂蛋白酶活性,促进低密度脂蛋白的分解,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的浓度。 此外,非诺贝特通过抑制胆固醇的酯化,减少血小板的聚集和血小板生产因子产生的作用, 减缓或延缓动脉粥样化硬化的过程。非诺贝特有良好的疗效,但由于在水中不溶解,溶出度 不足,导致口服后生物利用度低。在消化道,其口服后吸收只有约60%。其生物利用度不完 全,而且因人而异,个体差异较大。一般情况下要求与食物一起使用以提高生物利用度。 如果改善贝特类药物的溶出特性,就可以提高生物利用度。为了提高生物利用度, 非诺贝特类药物常与药学上可接受辅料填充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表面活性剂一起 制成。例如,中国专利(200910116291.X)就公开了这样一种组合物,其包括非诺贝特6-42 份,聚乙二醇6000或泊洛沙姆40760-80份,山嵛酸甘油酯或甘油棕榈酸硬脂酸酯6-42份, 聚乙二醇月桂酸甘油酯或乙二醇单乙基醚2-12份,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或聚氧乙烯蓖麻 油2-12份。但该组合物主要用作为缓释剂,非诺贝特释放速率较慢且质量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质量稳定、溶出度高的非诺贝特组合物 及其制剂。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非诺贝特组合物,所述组合物按质量份计算,其组份包括100 份的非诺贝特、80-100份的填充剂、0. 5-1. 5份的粘合剂、5-15份崩解剂、0. 5-3份的润滑 齐[J、0. 5-3份的表面活性剂;所述非诺贝特的平均粒径控制在10-20iim之间。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非诺贝特组合物,所述填充剂由乳糖、甘露醇、微晶纤维素、预 胶化淀粉、淀粉、糊精、糖粉、磷酸氢钙、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非诺贝特组合物,所述崩解剂由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淀粉 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聚维酮、山楝定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非诺贝特组合物,所述粘合剂由淀粉、羟丙甲纤维素、羟丙纤维 素、PVPK30、糊精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非诺贝特组合物,所述润滑剂由硬脂酸镁、滑石粉、二氧化硅、 硬脂酸、山嵛酸甘油脂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非诺贝特组合物,所述表面活性剂由十二烷基硫酸钠、吐温80、 泊洛沙姆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非诺贝特组合物制成的制剂,所述制剂为片剂或胶囊。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非诺贝特组合物制成的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具体步 骤为:1)将非诺贝特微粉化处理,控制粒径在IOymjoym之间;2)将处方量的非诺贝特、 填充剂、崩解剂混合均匀;3)加入处方量的表面活性剂的粘合剂的溶液,所述溶液的溶剂 为水或/和乙醇;4)制成软材后制粒,烘干,再加入处方量的润滑剂整粒,得到颗粒;5)将 颗粒压片或装填胶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非诺贝特组合物将原料微粉化处理,控制粒径在 10-20ym之间,制成制剂后,可提高非诺贝特的溶出度,从而提高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并且 制剂的稳定性也有所提_。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非诺贝特组合物及其制剂做进一步说明, 但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1 组成:非诺贝特l〇〇g、微晶纤维素54g、乳糖36g、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8g、含5% (wt% )PVPK30的50 %乙醇溶液20ml、十二烷基硫酸钠I. 5g、硬脂酸镁Ig制成1000粒。 制法:1)将非诺贝特微粉化处理,控制粒径在10-20ilm之间;2)称取非诺贝特、 微晶纤维素、乳糖、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置于高速制粒机中混合均匀;3)加入溶解有十二 烷基硫酸钠的含5%PVPK30的50%乙醇溶液于上述粉末中制成干湿均匀的软材,并过20 目筛制粒;4)将以上颗粒于55?65°C下烘干;5)称取处方量的硬脂酸镁,加入颗粒中,颗 粒经18目筛整粒;6)将整粒后的颗粒放入混合机,混匀,出料;7)将颗粒灌装于2号胶囊 中。 实施例2 组成:非诺贝特l〇〇g、预胶化淀粉42g、微晶纤维素56g、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8g、 含5%(wt% )PVPK30的50%乙醇溶液25ml、十二烷基硫酸钠2g、硬脂酸镁Ig制成1000 粒。 制法:1)将非诺贝特微粉化处理,控制粒径在10-20iim之间;2)称取非诺贝特、 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置于高速制粒机中混合均匀;3)加入溶解 有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含5 %PVPK30的50%乙醇溶液于上述粉末中制成干湿均匀的软材,并 过20目筛制粒;4)将以上颗粒于55?65°C下烘干;5)称取处方量的硬脂酸镁,加入颗粒 中,颗粒经18目筛整粒;6)将整粒后的颗粒放入混合机,混匀,出料;7)将颗粒灌装于2号 胶囊中。 实施例3 组成:非诺贝特100g、微晶纤维素56g、预胶化淀粉40g、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8g、 含5 %(wt% )PVPK30的50 %乙醇溶液24ml、十二烷基硫酸钠2g、硬脂酸镁lg、山楝定0. 2g、 制成1000粒。 制法:1)将非诺贝特微粉化处理,控制粒径在10-20iim之间;2)称取非诺贝特、 微晶纤维素、预胶化淀粉、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山楝定置于高速制粒机中混合均匀;3)加 入溶解有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含5 %PVPK30的50%乙醇溶液于上述粉末中制成干湿均匀的 软材,并过20目筛制粒;4)将以上颗粒于55?65°C下烘干;5)称取处方量的硬脂酸镁,力口 入颗粒中,颗粒经18目筛整粒;6)将整粒后的颗粒放入混合机,混匀,出料;7)将颗粒灌装 于2号胶囊中。 实施例4 组成:非诺贝特100g、微晶纤维素56g、预胶化淀粉40g、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8g、 含5% (wt% )PVPK30的50%乙醇溶液24ml、十二烷基硫酸钠2g、硬脂酸镁Ig制成1000 粒。 制法:1)将非诺贝特微粉化处理,控制粒径在10-20iim之间;2)称取非诺贝特、 微晶纤维素、预胶化淀粉、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置于高速制粒机中混合均匀;3)加入溶解 有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含5 %PVPK30的50%乙醇溶液于上述粉末中制成干湿均匀的软材,并 过20目筛制粒;4)将以上颗粒于55?65°C下烘干;5)称取处方量的硬脂酸镁,加入颗粒 中,颗粒经18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诺贝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按质量份计算,其组成包括100份的非诺贝特、80‑100份的填充剂、0.5‑1.5份的粘合剂、5‑15份崩解剂、0.5‑3份的润滑剂、0.5‑3份的表面活性剂;所述非诺贝特的平均粒径控制在10‑20μm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瑞明王绍同李瑞明孙峰京
申请(专利权)人: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