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复合一体膜滤芯,包括碳陶管膜、离子交换活性炭纤维膜、溴树脂及膜芯管,所述膜芯管具有一竖管部,竖管部的管腔内自开口端向另一端依次设有离子交换活性炭纤维膜、溴树脂和离子交换活性炭纤维膜,所述竖管部周侧罩有碳陶管膜,水经过碳陶管膜渗入并由膜芯管竖管部的开口端进入内腔,依次经过离子交换活性炭纤维膜、溴树脂和离子交换活性炭纤维膜过滤软化后自膜芯管的出水口流出,其中水中余留矿物质在20%左右。本发明专利技术适合于北方硬度大的饮用水过滤,又不失水中的矿物营养物质,可以获得感观上无水碱或水垢、口感较好的饮用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一体膜滤芯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复合一体膜滤芯,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滤芯制造
。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南方饮用水多是水质较软的地表水,而北方饮用水水多是地下水,水硬度高。水硬度(暂时硬度),是指水中Ca2+、Mg2+离子的含量,即水中的碳酸盐含量,烧开可形成水碱或水垢,影响到饮用水口感,而水碱或水垢沉淀(一层又一层)在烧水器具底部,既坚硬又难以溶解,不易去除,烧水器具减少使用寿命,上述白色的水碱或水垢实际是钙、镁的碳酸盐沉淀,是矿物质。相关规定中:每升水中钙、镁含量:低于75毫克为软水、75-150毫克为适中的水、150-300毫克为硬度较高的水,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自来水总硬度不超过450毫克/升。因此,饮用水过滤软化是人们喝上安全水的关键,现有的过滤龙头中的过滤芯都是适合南方水质,而北方饮用水解决水硬度的问题,一般采用反渗透膜或软化机处理,这样就会把水中对从体有益的矿物质全部过滤掉,而饮用一定量溶解在水中的水碱对人体是有益的,且净化一杯水需要四杯水量,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一体膜滤芯,水通过滤芯过滤并余留部分矿物质,达到饮用水矿物质的营养吸收,同时具有口感好、感观上无水碱或水垢等效果O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复合一体膜滤芯,包括碳陶管膜、离子交换活性炭纤维膜、溴树脂及膜芯管,所述膜芯管具有一竖管部,竖管部的管腔内自开口端向另一端依次设有离子交换活性炭纤维膜、溴树脂和离子交换活性炭纤维膜,所述竖管部周侧罩有碳陶管膜,该碳陶管膜与膜芯管的竖管部周侧密封结合;水经过碳陶管膜渗入并由膜芯管竖管部的开口端进入内腔,依次经过离子交换活性炭纤维膜、溴树脂和离子交换活性炭纤维膜过滤软化后自膜芯管的出水口流出,其中水中余留矿物质在10%?30%,优选在20%左右。 进一步,所述膜芯管一端为出水管头,该出水管头上设有环形凹槽用于配合碳陶管膜,管头的环形凹槽内壁向外延伸形成竖管部,出水管头上设有出水口,该出水口与竖管部内腔流道相通。 进一步,所述离子交换活性炭纤维膜是由离子交换纤维和活性炭纤维ACF配合而成,离子交换纤维和活性炭纤维ACF的配比关系为60%-90%:10%-40%,其制作方法是将离子交换纤维和活性炭纤维ACF打碎、搅拌,然后按产品大小湿式成型或纺成丝再织成无纺布卷成需要大小规格产品,最后风干或自然风干最后风干或自然风干。 进一步,所述离子交换纤维和活性炭纤维ACF的配比关系为80%:20%,其中的活性炭纤维可以由炭粉替代,但过滤效果达不到应用活性炭纤维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离子交换活性炭纤维膜为实心形体或空心形体。 进一步,所述膜芯管的竖管部开口端设有端盖用于封堵其内的过滤元件。 本专利技术设有离子交换活性炭纤维膜、溴树脂及膜芯管的膜芯管外套上碳纤维膜,适合于北方硬度大的饮用水过滤,又不失水中的矿物营养物质,可以获得感观上无水碱或水垢、口感较好的饮用水。 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水中矿物质过滤后余留20%左右,饮用后对人体健康有益。 2、解决了用户或消费者肉眼中水烧开后水碱或水垢,口感变好。 3、本专利技术滤芯相比与反渗透膜,节约用水,使用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剖视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过滤水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复合一体膜滤芯,包括碳陶管膜1、离子交换活性炭纤维膜2、溴树脂3及膜芯管4,所述膜芯管4具有一竖管部41,竖管部41的管腔内自开口端向另一端依次设有离子交换活性炭纤维膜2、溴树脂3和离子交换活性炭纤维膜2,所述竖管部41周侧罩有碳陶管膜1,该碳陶管膜I与膜芯管4的竖管部周侧密封结合;如图4所示,水经过碳陶管膜I渗入并由膜芯管4竖管部的开口端进入内腔,依次经过离子交换活性炭纤维膜、溴树脂和离子交换活性炭纤维膜过滤软化后自膜芯管4的出水口 421流出,其中水中余留矿物质在10%?30%,最佳水中余留矿物质在20%左右。本专利技术的膜芯管4 一端为出水管头42,该出水管头上设有环形凹槽422用于配合碳陶管膜,管头的环形凹槽内壁向外延伸形成竖管部41,出水管头上设有出水口 421,该出水口与竖管部内腔流道相通。在膜芯管4的竖管部开口端设有端盖40用于封堵其内的过滤元件,水可以通过该端盖进入竖管部内腔。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离子交换活性炭纤维膜2是由离子交换纤维和活性炭纤维配合而成,离子交换纤维和活性炭纤维的配比关系为60%-90%:10%-40%,优选配比为80%:20%。离子交换活性炭纤维膜的制作方法是将离子交换纤维和活性炭纤维ACF打碎、搅拌、按产品大小湿式成型,也可纺成丝再织成无纺布卷成需要大小规格产品,最后风干或自然风干,其中的活性炭纤维可以由炭粉替代,但过滤效果达不到应用活性炭纤维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碳陶管膜I采用8mm厚的碳纳管膜,其截面呈U形管膜结构。 离子交换活性炭纤维膜可以是实心形体或空心形体,如圆柱体或产品需要的形体。 本专利技术碳陶管膜作用是吸附水中有害有机物、异味、余氯、泥沙、铁锈等,第一级离子交换活性炭纤维膜用于初步软化水硬度,中间溴树脂可以杀菌,第二级离子交换活性炭纤维膜用于再次软化水硬度过滤矿物质在百分之八、九十,而剩余矿物质在水中进入到人体,达到健康安全卫生饮用标准,其中离子交换活性炭纤维膜起到很大作用。 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采用与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结构设计或在本专利技术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一体膜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碳陶管膜、离子交换活性炭纤维膜、溴树脂及膜芯管,所述膜芯管具有一竖管部,竖管部的管腔内自开口端向另一端依次设有离子交换活性炭纤维膜、溴树脂和离子交换活性炭纤维膜,所述竖管部周侧罩有碳陶管膜,该碳陶管膜与膜芯管的竖管部周侧密封结合;水经过碳陶管膜渗入并由膜芯管竖管部的开口端进入内腔,依次经过离子交换活性炭纤维膜、溴树脂和离子交换活性炭纤维膜过滤软化后自膜芯管的出水口流出,其中水中余留矿物质在10%~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一体膜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碳陶管膜、离子交换活性炭纤维膜、溴树脂及膜芯管,所述膜芯管具有一竖管部,竖管部的管腔内自开口端向另一端依次设有离子交换活性炭纤维膜、溴树脂和离子交换活性炭纤维膜,所述竖管部周侧罩有碳陶管膜,该碳陶管膜与膜芯管的竖管部周侧密封结合; 水经过碳陶管膜渗入并由膜芯管竖管部的开口端进入内腔,依次经过离子交换活性炭纤维膜、溴树脂和离子交换活性炭纤维膜过滤软化后自膜芯管的出水口流出,其中水中余留矿物质在10%?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一体膜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膜芯管一端为出水管头,该出水管头上设有环形凹槽用于配合碳陶管膜,管头的环形凹槽内壁向外延伸形成竖管部,出水管头上设有出水口,该出水口与竖管部内腔流道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一体膜滤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艺文,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万利得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汤艺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