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正才专利>正文

汽车受到撞击时的液压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5782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受到撞击时的液压缓冲装置。该液压缓冲装置包括活塞缸、活塞、活塞杆、缓冲启动装置,活塞缸与活塞杆及活塞的配合均为动配合,注入了油的活塞腔被活塞分隔为相互连通的前腔和后腔,在液压缓冲装置的缓冲作用达到最大设计缓冲能力之前,油不会充满与活塞腔连通的整个空间,缓冲启动装置用以固定活塞与活塞缸的相对位置,当汽车受撞力达到某个设计值时使液压缓冲装置开始发挥缓冲作用,这种液压缓冲装置在缓冲复位后,后腔中被排走的油可自动流回。当在活塞缸上开有通气孔连通前腔与外界,并采取措施防止油从通气孔排出,可取得更好的缓冲效果;以弹簧作为缓冲启动装置还可实现液压缓冲装置的缓慢复位及弹簧的二次缓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安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当汽车受到撞击时的液压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撞击缓冲装置大多是如中国技术专利说明书972312072.3所公开的类型,它主要包括液压柱、钢套、油泵、喷油室、储油室、弹簧栓子等,这种或具有类似结构的液压缓冲装置在动作之后,都需要借助油泵等动力设备才能将从喷油室(压油腔)中喷出的油送回到喷油室中,油泵及管路不仅使液压缓冲装置的结构变得复杂,还会增大液压缓冲装置本身出现故障的概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活塞在活塞腔中移动后再回到原来位置时,压油腔中原来被排走的油可不借助任何动力设备能自动流回到压油腔中且结构简单的液压缓冲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提供具有如下结构的液压缓冲装置而解决的,该液压缓冲装置包括:由活塞缸、活塞、活塞杆组成的液压缓冲器和该液压缓冲器的缓冲启动装置,活塞与活塞杆的一端相连并置于活塞缸之中,活塞缸、活塞、活塞杆三者形成一内部空间,称其为活塞腔,活塞缸与活塞杆及活塞的配合均为动配合,活塞将活塞腔分隔为相互连通的前腔和后腔,在活塞腔中注入油,有密封装置使活塞腔中的油不会渗漏,在缓冲过程中,伸入活塞缸中的活塞杆部分会减小活塞腔的容积,要求在液压缓冲装置的缓冲作用达到最大设计缓冲能力之前,油不会充满与活塞腔连通的整个空间,缓冲启动装置有两个固定点,分别固定在与活塞缸不发生相对位置变化的部件上,和与活塞杆不发生相对位置变化的部件上,使活塞与活塞缸不产生相对运动,当缓冲装置受到沿活塞杆中心线自前腔向后腔方向的撞击力达到某个临界值时,缓冲装置开始发挥缓冲作用,称该临界值为缓冲装置的启动力。该液压缓冲装置是这样发挥缓冲作用的:当汽车受到若无该装置则可能危及车内人员人身安全的撞击时,当然,也可在汽车受到更小的撞击时,缓冲启动装置动作,当油充满整个后腔时,其中的油受压后被排至前腔或与后腔相连通的其他储油装置,活塞以比较慢的速度继续移动直至停止,从而起到液压缓冲作用,当活塞退回到原来位置时,后腔中被排走的油又流回到后腔中。采取这种液压缓冲装置,由于前腔和后腔是连通的,活塞向后腔方向移动后再回到原来位置时,后腔中被排走的油可自动流回到后腔中,由于油泵是比较容易出故障的设备,没有常规液压缓冲装置的油泵,不仅使液压缓冲装置的-->结构变得简单,还可提高其可靠性。另外,不存在常规液压缓冲装置必须考虑的压油腔与储油室之间串油的问题;由于活塞腔中的油处于无压状态,顺活塞杆向外渗油的问题也相对容易解决。可采取下述方式连通前后腔:在活塞与活塞缸配合处留有比较大的间隙;在活塞上钻一个或多个连通孔,其中以在活塞上关于活塞中心线的对称位置钻若干个同径连通孔为优,这样可使活塞和活塞缸内壁在缓冲过程中受力较均匀,缓冲较平稳;在活塞缸正上方设置一个储油室并分别连通前腔与后腔;或采取以上连通方式的任意组合。可采用已被预压的弹簧作为缓冲启动装置,将活塞定位在前腔极限位置,进一步改进,使弹簧的两个固定点的其中一个强度相对较小,在弹簧被压缩至接近极限位置时,强度较小的固定点被损坏,在弹簧伸长过程中被取代已坏固定点的第三个固定点挡住,弹簧可继续发挥缓冲储能作用;也可采用钢性结构的缓冲启动装置,这是一种自毁性缓冲启动装置,它有一个薄弱处,当液压缓冲装置的受力达到其设计的启动力时,该薄弱处断开,活塞向后腔方向移动。相对而言,以已被预压的弹簧作为缓冲启动装置为优。在活塞缸顶部钻若干个通气孔连通活塞腔与外界,可有效解决全封闭活塞腔的下述问题:由于活塞向后腔移动时,全封闭活塞腔的容积减小,其中的气体被压缩且位于前腔中推动活塞向后腔方向移动,相当于加大了汽车受撞力。进一步完善,采取措施防止油从通气孔中喷出,或通过在活塞缸顶部设置集油槽和挡油罩来回收从通气孔喷出的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祥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液压缓冲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液压缓冲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一种钢性结构的缓冲缓冲启动装置及其安装位置的示意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较佳实施方式液压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活塞缸实为由多个部件及密封材料组装而成的一个装置,其组装方式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为简单计,在图中将其作为一个整体画出。与活塞杆3连为一整体的活塞2的过中心线18的剖面是一凸形,活塞2置于活塞缸1中,活塞缸1与活塞杆3的配合为具有油密封功能的动配合,活塞缸1与活塞2配合处留有较大间隙8,称由活塞缸1、活塞2、活塞杆3形成的内部空间为活塞腔,活塞2将活塞腔分隔为前腔5和后腔6,在活塞2上关于中心线18的对称位置钻四个连通孔7连通前腔5与后腔6,在活塞缸1上部设置一个储油室11,有连通孔9与前腔5相-->通,有连通孔10与后腔6相通,另有一通气孔13与外界相通,通过连通孔9和连通孔10往储油室11中喷油的方向都不对正通气孔13。以套在活塞杆3上已被预压的弹簧4作为由活塞缸1、活塞2、活塞杆3组成的液压缓冲器的缓冲启动装置4,该缓冲启动装置4的固定点之一即弹簧座41固定在活塞缸1上,另一固定点即弹簧盖42固定在活塞杆3上,其中弹簧座41的强度较小,当弹簧4被压缩到接近极限位置时,弹簧座41被损坏,受压弹簧4伸长后立即顶在活塞缸1上,弹簧4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一、将活塞2固定在前腔5的极限位置,使其与活塞缸1不产生相对运动直至弹簧4被继续压缩;二、其本身就是弹性缓冲器,可发挥缓冲储能速度快的特点;三、当后腔6充满油时启动液压缓冲器;四、弹簧座41损坏后弹簧4可起二次缓冲作用;五、使液压缓冲器复位。在活塞腔中注满油,但储油室11中无油,储油室11的容积不小于活塞2移动到后腔6极限位置时新伸入活塞腔的活塞杆3部分的体积。图1所示是液压缓冲装置未受撞击时的状态。弹簧4本身就是一个弹性缓冲器,当装有该液压缓冲装置的汽车受到的撞击力超过弹簧预紧力时,活塞2向后腔6方向移动,弹簧4被继续压缩暂时储存能量,同时,后腔6中的油受压后通过连通孔7和间隙8排至前腔5、通过连通孔10排至储油室11,通过合适地设计间隙8和连通孔7、10的孔径来控制排油速度,满足液压缓冲装置的缓冲过程及缓冲能力的设计要求。另外,弹簧4可起到使液压缓冲器自动复位的作用,与常规液压缓冲器的复位弹簧相比,其复位速度要缓慢平稳得多,常规液压缓冲器复位时,复位弹簧在瞬间释放其全部压缩能使汽车急速倒退,加剧车内人员向前倾倒的惯性,而本专利技术的液压缓冲器复位时,由于活塞杆3新伸入到活塞腔的部分使活塞腔容积减小及后腔6中的部分油在缓冲过程中被排至前腔5,前腔5会在活塞2退回到原来位置之前充满油,从而使活塞2缓慢退回到原位,这样还减轻了对活塞缸1前壁的撞击,储油室11中的油回流到活塞腔中;当足够大的撞击力损坏弹簧座41时,被压缩的弹簧4得以伸长释放其部分或全部压缩能,弹簧4伸长后顶在活塞缸1上继续发挥缓冲储能作用。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液压缓冲装置的局部剖视图,示出了液压缓冲装置在缓冲和复位过程中用于排出前腔5中受压气体及回收被排出的油的一种装置。与图1所述实施方式相比其区别在于:没有图1中的连通孔9、10和储油室11;油没有充满整个活塞腔。在活塞缸1内壁上靠前腔5顶部位置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受到撞击时的液压缓冲装置,它包括活塞缸(1)、活塞(2)、活塞杆(3)、缓冲启动装置(4)、所述活塞(2)将由所述活塞缸(1)、活塞(2)、活塞杆(3)形成的活塞腔分隔为前腔(5)和后腔(6),所述活塞缸(1)与活塞杆(3)及活塞(2)的配合均为动配合,在活塞腔中注入油,有密封装置使活塞腔中的油不会渗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腔(5)与后腔(6)是连通的;在所述液压缓冲装置的缓冲作用达到最大设计缓冲能力之前,油不会充满与活塞腔连通的整个空间;所述缓冲启动装置(4)有两个固定点,分别固定在与所述活塞缸(1)不发生相对位置变化的部件上,和与所述活塞杆(3)不发生相对位置变化的部件上,当汽车受撞力达到所述液压缓冲装置的启动力时,所述缓冲启动装置(4)使所述液压缓冲装置开始发挥缓冲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受到撞击时的液压缓冲装置,它包括活塞缸(1)、活塞(2)、活塞杆(3)、缓冲启动装置(4)、所述活塞(2)将由所述活塞缸(1)、活塞(2)、活塞杆(3)形成的活塞腔分隔为前腔(5)和后腔(6),所述活塞缸(1)与活塞杆(3)及活塞(2)的配合均为动配合,在活塞腔中注入油,有密封装置使活塞腔中的油不会渗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腔(5)与后腔(6)是连通的;在所述液压缓冲装置的缓冲作用达到最大设计缓冲能力之前,油不会充满与活塞腔连通的整个空间;所述缓冲启动装置(4)有两个固定点,分别固定在与所述活塞缸(1)不发生相对位置变化的部件上,和与所述活塞杆(3)不发生相对位置变化的部件上,当汽车受撞力达到所述液压缓冲装置的启动力时,所述缓冲启动装置(4)使所述液压缓冲装置开始发挥缓冲作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塞缸(1)的顶部有一个储油室(11),有连通孔(9)直接连通所述储油室(11)与所述前腔(5),连通孔(10)直接连通所述储油室(11)与所述后腔(6)。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储油室11的顶部有通气孔13,通过所述连通孔9和连通孔10往所述储油室11中喷油的方向都不对正所述通气孔13。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压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塞(2)上钻有连通孔(7)连通所述前腔(5)与后腔(6)。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启动装置(4)是钢性结构,其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才
申请(专利权)人:李正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