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轮机底盘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5064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8 15:33
一种汽轮机底盘结构,包括内部带有筋板的底盘,回油母管路贯穿底盘侧壁,并与底盘内的筋板焊接为一体,底盘正上方还分别水平设置有润滑油管路、控制油管路及齿轮箱管路。通过将回油母管路贯穿底盘侧壁,并与底盘内的筋板焊接为一体,从而使回油母管路也成为底盘内的一条加强筋,从而在底盘尺寸缩小的情况下,大幅提高了底盘的整体刚度和强度,同时,由于回油母管路与底盘内的其它筋板接触,因此,可大大增加回油母管路的散热面积,减轻了油系统冷油器的负荷,减少了冷却水的用量,实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另外,将润滑油管路、控制油管路及齿轮箱管路分别水平设置在底盘正上方,可减少这些机旁油路的占用空间,节省现场的安装空间资源,提高汽轮机设备的整体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轮机底盘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轮机的底盘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大部分电站占地面积都比较大,因此,其电站的布置空间也比较宽裕,而且国内的长途运输主要采用汽车或火车,运输的用的高速路况、铁路及设施也比较好,因此,在电站现场布置以及道路运输的限高限宽方面,对汽轮机设备的整体外形尺寸没有太严格的要求,因此,国内常规汽轮机底盘宽度较大以及高度较大,可增加汽轮机底部蒸汽及输水管路的安装空间以及增强底盘的整体刚度;另外,由于对汽轮机设备的整体尺寸没有严格要求,同时,布置空间又比较大,因此,汽轮机设备的机旁油路都是布置在底盘外,布置较为灵活,但是占用空间较大。 随着社会发展,国内引进了一些改造项目或国外项目,这些项目由于对电站使用空间及道路或铁路使用要求有严格掌控,因此,一般要求不改变或尽量少改变现场的基础条件,因此,造成汽轮机底盘占地面积受到限制,从而缩小了汽轮机底盘,致使其整体刚度和强度受到严重影响;而有些改造项目只要求改造或更换汽轮机部分,而发电机则不动,同时,现场基础条件也不能改动或只能做微小变动,可见,这样一来则事先预定好了汽轮机的中心高,从而间接限制了底盘的高度,同样致使底盘整体刚度和强度受到严重影响;另外,对于一些国外项目来说,由于部分小型国家的国内基础设施、运输条件等方面不够完善,因此,对进口的大型设备的外形尺寸、运输重量等方面都会提出比较严格的要求,因此,常规的汽轮机底盘结构无法满足该类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既可以提高汽轮机底盘整体刚度和强度,又可以缩小汽轮机占用空间的汽轮机底盘结构。 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汽轮机底盘结构,包括内部带有筋板的底盘,回油母管路贯穿底盘侧壁,并与底盘内的筋板焊接为一体,底盘正上方还分别水平设置有润滑油管路、控制油管路及齿轮箱管路。 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汽轮机底盘结构,通过将回油母管路贯穿底盘侧壁,并与底盘内的筋板焊接为一体,从而使回油母管路也成为底盘内的一条加强筋,从而在底盘尺寸缩小的情况下,大幅提高了底盘的整体刚度和强度,同时,由于回油母管路与底盘内的其它筋板接触,因此,可大大增加回油母管路的散热面积,减轻了油系统冷油器的负荷,减少了冷却水的用量,实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另外,将润滑油管路、控制油管路及齿轮箱管路分别水平设置在底盘正上方,可减少这些机旁油路的占用空间,节省现场的安装空间资源,提高汽轮机设备的整体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俯视图。 图2为本技术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种汽轮机底盘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内部带有筋板的底盘I,回油母管路2贯穿底盘I侧壁,并与底盘I内的筋板焊接为一体,底盘I正上方还分别水平设置有润滑油管路3、控制油管路4及齿轮箱管路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轮机底盘结构,包括内部带有筋板的底盘(1),其特征在于:回油母管路(2)贯穿底盘(1)侧壁,并与底盘(1)内的筋板焊接为一体,底盘(1)正上方还分别水平设置有润滑油管路(3)、控制油管路(4)及齿轮箱管路(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轮机底盘结构,包括内部带有筋板的底盘(1),其特征在于:回油母管路(2)贯穿底盘(I)侧壁,并与底盘(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徒胜裕庄君哲王志煜朱林姚丽娟蔡伟和黄永昌李俊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广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