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装置及投影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32180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1 1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通过简便的构成有效活用激发光的光源装置及投影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源装置具备:发光元件,其具有第1发光区域与第2发光区域,射出第1波段的激发光;荧光体层,其设置成俯视与第1发光区域重叠,通过从第1发光区域射出的第1激发光的照射,发出与第1波段不同的第2波段的光;反射元件,其设置于荧光体层的与发光元件相反侧,使第2波段的光透射,将第1波段的光反射;和导光部,其配置于荧光体层与反射元件之间的光路中,使从第2发光区域射出的第2激发光及从荧光体层射出的光透射、使由反射元件反射的第2激发光中的至少一部分入射到荧光体层地对第2激发光进行导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能够通过简便的构成有效活用激发光的光源装置及投影机。本专利技术的光源装置具备:发光元件,其具有第1发光区域与第2发光区域,射出第1波段的激发光;荧光体层,其设置成俯视与第1发光区域重叠,通过从第1发光区域射出的第1激发光的照射,发出与第1波段不同的第2波段的光;反射元件,其设置于荧光体层的与发光元件相反侧,使第2波段的光透射,将第1波段的光反射;和导光部,其配置于荧光体层与反射元件之间的光路中,使从第2发光区域射出的第2激发光及从荧光体层射出的光透射、使由反射元件反射的第2激发光中的至少一部分入射到荧光体层地对第2激发光进行导光。【专利说明】光源装置及投影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源装置以及投影机。
技术介绍
以往,将从激光等光源射出的激发光照射到荧光体层、将从荧光体层产生的光作为照明光的光源装置众所周知。另外,提出:将该光源装置用于具有光调制装置的投影机、对应高亮度化的需求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上述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光源装置包括:第I光源装置,其具有射出主激发光的第I光源以及将主激发光转换为荧光而射出的荧光层;第2光源装置,其具有射出副激发光的第2光源;和激发光反射镜,其被配置于第I光源装置的光路上,具有激发光反射部以及激发光通过部。副激发光经由激发光通过部,从与主激发光相反侧入射到荧光层,荧光层将副激发光也转换成荧光而射出。 专利文献1:特开2011 - 128482号公报 然而,上述以往技术的光源装置,不但需要射出主激发光的第I光源,还需要射出副激发光的第2光源装置。进而,由于是具备对副激发光进行导光的透镜、激发光反射镜的构成,所以存在部件个数增加和/或装置大型化的问题。另外,激发光反射镜为了使副激发光透射而在一部分设有使激发光透射的区域,所以存在来自第I光源的激发光的一部分没有有效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通过简便的构成有效活用激发光的光源装置以及投影机。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I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光源装置,其中,包括:发光元件,其具有第I发光区域与第2发光区域,射出第I波段的激发光;荧光体层,其被设置成俯视与所述第I发光区域重叠,通过从所述第I发光区域射出的第I激发光的照射,发出与所述第I波段不同的第2波段的光;反射元件,其被设置于所述荧光体层的与所述发光元件相反侧,使所述第2波段的光透射,将所述第I波段的光反射;和导光部,其被配置于所述荧光体层与所述反射元件之间的光路中,以使从所述第2发光区域射出的第2激发光以及从所述荧光体层射出的光透射、使由所述反射元件反射的所述第2激发光中的至少一部分入射到所述荧光体层的方式,对所述第2激发光进行导光。 根据第I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光源装置的构成,从光源的第I发光区域射出的第I激发光入射到荧光体层,从光源的第2发光区域射出的第2激发光的至少一部分由反射元件反射,进而在导光部通过而入射到荧光体层。即,从光源侧以及与光源相反侧这两侧向荧光体层照射激发光。由此,能够不采用用于从与光源相反侧向荧光体层照射激发光的复杂的结构地、向荧光体层的两侧照射激发光。由此能够提供高效地射出第2波段的光的光源装置。另外,能够抑制部件的增加。另外,与荧光体层与光源的发光区域的所有的区域重叠的构成相比,从较小的面积的区域发出第2波段的光,所以能够提高每单位面积的光束量。因此,能够提供:谋求光源装置的简单化和/或小型化、并且高效地利用激发光而能够射出高亮度的第2波段的光例如白色光和/或红色光、绿色光等可见光的光源装置。 在上述第I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下述的构成:所述反射元件包括相对于与从所述荧光体层射出的光的主光线正交的面倾斜的倾斜部,以使得从所述第2发光区域射出的第2激发光的至少一部分入射到所述荧光体层的方式使其反射。 根据该构成,能够通过反射元件的倾斜部使从第2发光区域射出的第2激发光的至少一部分反射而使其入射到荧光体层。由此,能够不采用复杂的结构地、通过简便的构成来有效活用激发光而向荧光体层的表里两面照射激发光。 在上述第I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下述的构成:所述倾斜部具备相对于所述荧光体层为凹面的曲面。 根据该构成,从第2发光区域相对于主光线具有较大的角度而射出的第2激发光也能够高效率地向荧光体层反射。 在上述第I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下述的构成:所述荧光体层与所述发光元件热接触。 根据该构成,荧光体层及发光元件热接触,所以能够高效地放出荧光体层的热。由此,能够抑制荧光体层由于热而劣化,能长期射出稳定的光。 在上述第I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下述的构成:所述导光部包括聚光光学系统。 根据该构成,从光源的第2发光区域射出的第2激发光的至少一部分由反射元件反射,进而在导光部通过而入射到荧光体层。由此,能够提供高效地射出第2波段的光的光源装置。 在上述第I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下述的构成:所述第I发光区域设置于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区域的单侧的区域;所述第2发光区域设置于所述发光区域的剩余的区域。 根据该构成,能够使用简单的构成的聚光光学系统、将从第2发光区域射出的第2激发光高效地向荧光体层导光。另外,为将荧光体层设置于发光区域的单侧这样简单的结构,所以容易将荧光体层设置于所希望的位置和/或能够实现光源装置制造的进一步的简单化。 在上述第I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下述的构成:所述荧光体层设置成,包括相对于所述聚光光学系统的光轴与所述第2发光区域对称的区域。 根据该构成,能够不浪费从第2发光区域射出的第2激发光地、从与光源相反侧使其向荧光体层入射。由此,能够提供能够射出更高亮度的第2波段的光的光源装置。 在上述第I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下述的构成:具备对透射了所述反射元件的所述第2波段的光的行进方向进行校正的校正部。 荧光体层被设置于成为光源的发光区域的一部分的第I发光区域,所以从反射元件射出的光的光轴相对于聚光光学系统的光轴倾斜。 根据该构成,光源装置具备校正部,所以能够校正相对于光轴的倾斜。由此,在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光源装置中,能够抑制光的损失,高效地向照明对象照射第2波段的光。 在上述第I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下述的构成:所述第I发光区域设置于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区域的单侧的区域;所述第2发光区域设置于所述发光区域的剩余的区域;所述校正部具有:与所述荧光体层对置侧的厚度比与所述第2发光区域对置侧厚的楔状的形状。 根据该构成,光源装置具备上述的楔状的校正部,所以能够将从反射元件射出的光的光轴校正为沿着聚光光学系统的光轴的方向。另外,校正部为所谓楔状的简单的形状,所以可谋求制造的简单化。 在上述第I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下述的构成:还具备--第I透镜阵列,其配置于透射了所述反射元件的所述第2波段的光的光路上,具有多个第I透镜;和第2透镜阵列,其配置于所述第I透镜阵列的光射出侧,具有与所述多个第I透镜相对应的多个第2透镜;所述第I发光区域设置于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区域的单侧的区域;所述第2发光区域设置于所述发光区域的剩余的区域;所述多个第I透镜各自的光轴相对于对应的所述第2透镜的光轴偏心;所述第I透镜相当于所述校正部。 根据该构成,光源装置包括第I透镜阵列以及第2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发光元件,其具有第1发光区域与第2发光区域,射出第1波段的激发光;荧光体层,其设置成俯视与所述第1发光区域重叠,通过从所述第1发光区域射出的第1激发光的照射,发出与所述第1波段不同的第2波段的光;反射元件,其设置于所述荧光体层的与所述发光元件相反侧,使所述第2波段的光透射,将所述第1波段的光反射;和导光部,其配置于所述荧光体层与所述反射元件之间的光路中,以使从所述第2发光区域射出的第2激发光以及从所述荧光体层射出的光透射、使由所述反射元件反射的所述第2激发光中的至少一部分入射到所述荧光体层的方式,对所述第2激发光进行导光。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坂田秀文桥爪俊明安松航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