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TH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引导体以及具备其的运动引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19172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1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引导体及使用其的运动引导装置,即便使用刚性低的材料作为轨道轨,也可防止从轨道轨脱离,且能确保沿着该轨道轨确实移动;引导体(2、20)具备滚行在形成于结构体(1、1A)的滚行面(11、120)上的多个滚动体(3、30)并能够对所述结构体(1、1A)相对地移动,所述引导体(2、20)的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体(2、20)具有供所述滚动体(3、30)循环的无限循环道(4、40),并且具有使该无限循环道(4、40)内的滚动体(3、30)接触所述结构体(1、1A)的滚行面(3、30)的负载开口部(5、260),在所述负载开口部(5、260)的至少一侧形成有引导部(6、280),其比从该负载开口部(5、260)朝向所述结构体(1、1A)侧突出的滚动体(3、30)的突出端更朝向所述结构体(1、1A)侧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引导体及使用其的运动引导装置,即便使用刚性低的材料作为轨道轨,也可防止从轨道轨脱离,且能确保沿着该轨道轨确实移动;引导体(2、20)具备滚行在形成于结构体(1、1A)的滚行面(11、120)上的多个滚动体(3、30)并能够对所述结构体(1、1A)相对地移动,所述引导体(2、20)的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体(2、20)具有供所述滚动体(3、30)循环的无限循环道(4、40),并且具有使该无限循环道(4、40)内的滚动体(3、30)接触所述结构体(1、1A)的滚行面(3、30)的负载开口部(5、260),在所述负载开口部(5、260)的至少一侧形成有引导部(6、280),其比从该负载开口部(5、260)朝向所述结构体(1、1A)侧突出的滚动体(3、30)的突出端更朝向所述结构体(1、1A)侧突出。【专利说明】引导体以及具备其的运动引导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使抽屉等可动体对于家具等结构体相对地移动的引导体以 及具备其的运动引导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上述运动引导装置,已知有日本实开昭59-166022号公报所揭示的装置。该 运动引导装置具备:轨道轨,在该轨道轨形成有滚动体的滚行面;以及引导体,其能隔着多 个滚动体移动自如地组装在该轨道轨,所述滚动体在所述轨导轨的滚行面与所述引导体侧 的滚行面之间边负载荷重边滚行,从而可使所述引导体沿着轨道轨移动。如此这样的运动 引导装置主要利用于机床的直线引导部等。在如此这样的用途的运动引导装置中,要求较 高的荷重负载能力,另一方面,要求高精度地引导对象物。 因此,在以往的运动引导装置中,通过研削加工以微毫米单位来成形滚动体所滚 行的轨道轨及引导体的滚行面,进而,为了提高所述滚行面的耐久性及耐负荷性,而有必要 对作为轨道轨及引导体的钢材进行淬火加工。因进行如此这样的加工,上述运动引导装置 的生产成本会变高。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实开昭59-16602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是页 可是,上述结构的运动引导装置的用途逐渐扩大,作为其市场则有望供木工家具 的抽屉机构、飞机或列车等的内部装饰、家电产品利用。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引导体的高移 动精度并未被要求,作为运动引导装置的评估指标主要要求轻量化、低成本化及顺利移动 的三点。为了要满足这些要求,设想使用树脂材料或铝等的刚性较低的材料作为轨道轨及 引导体的生产材料。 但是,在使用树脂材料或铝等的刚性低的材料作为所述轨道轨的材料时,会有形 成在该轨道轨的滚行面发生起伏的情况。因此,可想像存在如下问题:在形成于所述轨道轨 的滚行面与滚动体之间、所述引导体的滚行面与滚动体之间产生间隙,引导体会从轨道轨 脱落。 另外,为了要满足减低运动引导装置的生产成本的上述要求,也有不使用所述轨 导轨而是在结构体直接形成滚动体的滚行面的需求。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也有设在结构 体的滚行面发生起伏的情况,且与使用树脂材料或铝等的刚性低的材料作为所述轨道轨的 材料的情况同样,可想像存在引导体从所述结构体脱落的问题。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导体及使用其的运动引 导装置,该引导体即便使用刚性低的材料作为轨道轨,也可防止从轨道轨脱离,且能确保沿 着该轨道轨确实移动。 即,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引导体,其具备滚行在形成于结构体的滚行面上的多个滚动体, 并且能够对所述结构体相对地移动,所述引导体具有供所述滚动体循环的无限循环道,并 且具有使该无限循环道内的滚动体接触所述结构体的滚行面的负载开口部,在所述负载开 口部的至少一侧形成有引导部,该引导部比从该负载开口部朝向所述结构体侧突出的滚动 体的突出端更朝向所述结构体侧突出。 另外,具备本专利技术的引导体的运动引导装置具有:轨道轨,在该轨道轨形成有滚动 体的滚行面;以及引导体,其隔着多个滚动体移动自如地组装在该轨道轨,所述引导体具有 供所述滚动体循环的无限循环道,并且具有使该无限循环道内的滚动体接触所述轨道轨的 滚行面的负载开口部,在所述负载开口部的至少一侧形成有引导部,该引导部比从该负载 开口部朝向所述轨道轨侧突出的滚动体的突出端更朝向所述轨道轨侧突出,所述轨道轨具 有沿着该轨道轨的长边方向延伸的隆起部,在所述隆起部设置有所述滚动体的滚行面,并 且该隆起部的侧面与所述引导体的引导部对置。 专利技术效果 根据本专利技术,当所述结构体或轨道轨由刚性低的材料所形成,且形成在这些结构 体或轨道轨的滚行面发生起伏时,即便滚行在该滚行面的滚动体从该滚行面脱离,设置在 所述引导体的引导部仍能卡止在所述结构体等,进而引导部滑动接触在结构体等以对引导 体沿着结构体等进行滑动引导。其结果是,能够防止引导体从结构体脱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引导体的概要图。 图2是表示具备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引导体的运动引导装置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运动引导装置的正面剖视图。 图4是表示图2所述的引导体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图2所述的引导体所具备的引导部的结构的放大图。 图6是应用一个使用例的本专利技术的引导体的正面剖视图。 图7是表示所述引导部的效果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所述引导体所具备的负载滚行槽的变化例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所述引导部的设定变更例的正面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引导体的第一变化例的正面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引导体的第二变化例的正面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引导体的第三变化例的正面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引导体的第四变化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引导体的第五变化例的立体图。 图15是图14所示的变化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图14所示的变化例的正面剖视图。 图17是表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引导体的第六变化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18是图17所示的变化例的正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引导体与结构体之间的关系的概要图。该引导体2是移 动自如地组装在家具等结构体1来使用。在所述结构体1形成有滚行面11,所述引导体2 具备滚珠3作为滚行在所述滚行面11上的多个滚动体,并且具有这些滚珠3的无限循环道 4。通过滚珠3循环在该无限循环道4内,从而所述引导体2能够对结构体1相对地移动。 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引导体2具有负载开口部5,该负载开口部5用于使所述无限 循环道4内的滚珠3接触在所述结构体1的滚行面11。即,所述无限循环道4内的滚珠3 的球面的一部分会从该负载开口部5露出到所述引导体2的外部。然后,在该引导体2中, 在所述负载开口部5的至少一侧形成有引导部6。该引导部6比从所述负载开口部5露出 的滚珠3的球面的顶部S更朝向所述结构体1侧突出。换句话说,从所述负载开口部5露 出的滚珠3的球面配置在与所述引导部6的前端部相比离所述结构体1远的位置。根据这 种结构,在所述结构体1中,形成有所述滚行面11的部位自然而然地形成作为朝向所述引 导体2侧突出的隆起部12。 在这种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引导体以及具备其的运动引导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引导体(2、20),具备滚行在形成于结构体(1、1A)的滚行面(11、120)上的多个滚动体(3、30),并且能够对所述结构体(1、1A)相对地移动,所述引导体(2、20)的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体(2、20)具有供所述滚动体(3、30)循环的无限循环道(4、40),并且具有使该无限循环道(4、40)内的滚动体(3、30)接触所述结构体(1、1A)的滚行面(11、120)的负载开口部(5、260),在所述负载开口部(5、260)的至少一侧形成有引导部(6、280),该引导部(6、280)比从该负载开口部(5、260)朝向所述结构体(1、1A)侧突出的滚动体(3、30)的突出端更朝向所述结构体(1、1A)侧突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星出薰望月广昭栗林宏臣金子彰斗
申请(专利权)人:TH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