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18488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1 0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泵,包括泵主体(A)、泵盖(B)、外转子(91)和内转子(92),所述泵主体(A)包括:转子室(11);第一吸入端口(14)、第一排放端口(15)、第一吸入油路(14a)和第一排放油路(15a);泄放阀(2);形成在泄放阀(2)的泄放排出侧的泄放室(18);从泄放室(18)和第一吸入油路(14a)之间形成的第一返回油路(3),泵盖(B)具有第二返回油路(5),第一返回油路(3)在转子室(11)的内周支撑壁部(11a)形成为凹槽状,并且沿着外转子(91)侧的外周面(91a)开口,支撑外转子(91)的径向的表侧面(91b)的支撑突起部(6)形成在第二返回油路(5)的形成部位附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泵,其能够使得泵整体小型化,并且降低驱动时转子的磨耗,延长寿命,并且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介绍
传统上,存在内装有泄放阀的内接齿轮式油泵。专利文献1公开了其具体的构成。概略地讲专利文献1的构成,在配置有内外两个转子的凹形凹部6的周围形成用于安装罩24的平滑的罩安装面22,在适当位置穿设有用于固定罩24的多个螺栓孔23。在罩安装面22上,从排放室11附近朝向吸入室10凹设有返回通路26。该返回通路26的一端向着入口通路12开口,并且另一端延伸到与排放室11邻接的部分。由此,罩安装面22分为围绕圆形凹部6的泵室侧部分22a和外侧部分22b,形成为两个部分。另外,向排放通路14开口的泄放通路27的中间位置穿设的侧孔27a在返回通路26开口。在泄放通路27安装有公知的泄放阀28,当排放压达到一定以上时,过剩压的润滑油通过侧孔27a排出至返回通路26内,向着吸入室10侧循环。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3-24648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由于将所述返回通路26和所述圆形凹部6隔离,因此在返回通路26和圆形凹部6之间形成泵室侧部分22a。因此,泵壳体5在径向外侧增大泵室侧部分22a的宽度的大小。另外,所述返回通路26在与圆形凹部6分开的位置,以与该圆形凹部6独立的状态形成。通过这样的构成,泵壳体5的形状变得复杂,制造成本也变高。进一步地,返回通路26形成在与圆形凹部6分开的位置,因此泄放油的流路变长,泄放油的流动难以顺利进行,甚至泄放动作很有可能变得不良。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使得由泄放阀所泄放的油有效率地返回至吸入侧,使得泄放动作良好,并且抑制安装在泵主体上的转子的损耗的发展,使其变得长寿命,并且使其集中得非常紧凑,能够简单地制造。解决问题的手段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行锐意研究的结果是,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解决了上述问题,第一实施方式是:一种油泵,包括泵主体、泵盖、外转子和内转子,所述泵主体包括:在内周侧具有内周支撑壁部的转子室;形成在该转子室的第一吸入端口和第一排放端口;与所述第一吸入端口连通的吸入油路;与所述第一排放端口连通的排放油路;使油从该排放油路向所述吸入油路泄放的泄放阀;形成在该泄放阀的泄放排出侧的泄放室;从所述泄放室和所述吸入油路之间形成的第一返回油路,所述泵盖包括:第二吸入端口和第二排放端口;与所述第一返回油路相对并且与其连通的第二返回油路,所述外转子被所述转子室的内周支撑壁部支撑,所述内转子配置在所述外转子的内周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返回油路在所述内周支撑壁部形成为凹槽状,并且沿着所述外转子侧的外周面开口,支撑所述外转子的径向的表侧面的支撑突起部形成在所述泵盖的形成所述第二返回油路的部位附近。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油泵来解决上述问题,第二实施方式的油泵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油泵中,所述第一返回油路和所述第二返回油路形成在相对于最大间隙部以所述转子室的中心位置为点对称的位置及其附近,所述最大间隙部位于所述吸入端口的终端部侧和所述排放端口的始端部侧之间。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第三实施方式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返回油路在所述内周支撑壁部的深度方向的上端部位且在所述转子室的表面部位形成开口。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第四实施方式是,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返回油路从所述转子室的表面的深度尺寸小于所述外转子的轴向厚度的一半。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第五实施方式是一种油泵,包括泵主体、泵盖、外转子和内转子,所述泵主体包括:在内周侧具有内周支撑壁部的转子室;形成在该转子室的第一吸入端口和第一排放端口;与所述第一吸入端口连通的吸入油路;与所述第一排放端口连通的排放油路;使油从该排放油路向所述吸入油路泄放的泄放阀;形成在该泄放阀的泄放排出侧的泄放室;从所述泄放室和所述吸入油路之间形成的第一返回油路,所述泵盖包括:第二吸入端口和第二排放端口;与所述第一返回油路相对并且与其连通的第二返回油路,所述外转子被所述转子室的内周支撑壁部支撑,所述内转子配置在所述外转子的内周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返回油路是空隙部,所述空隙部形成在位于所述泄放室和所述吸入油路之间的主体侧壁部和所述外转子的外周面之间,所述空隙部的轴向深度尺寸与所述转子室的深度尺寸相同,支撑所述外转子的径向的表侧面的支撑突起部形成在所述泵盖的形成所述第二返回油路的部位附近。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油泵解决上述问题,第六实施方式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突起部位于径向内侧的所述第二吸入端口和径向外侧的所述第二返回油路之间,并且形成为独立的膨出状。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第七实施方式的油泵解决上述问题,第七实施方式是:在第五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突起部位于径向内侧的所述第二吸入端口和径向外侧的所述第二返回油路之间,并且形成为独立的膨出状。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第八实施方式的油泵来解决上述问题,第八实施方式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返回油路包括空隙部和深槽部,所述空隙部形成在所述内周支撑壁部的上方部分,所述深槽部在所述内周支撑壁部的径向外侧并且接近所述内周支撑壁部,并且形成为使所述泄放室和所述吸入油路之间连通,所述深槽部与所述空隙部连通。专利技术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泵主体侧的第一返回油路在从泄放室和吸入油路之间的转子室的内周支撑壁部形成为凹槽状,并且沿着所述外转子侧的外周面开口。通过这样的结构,第一返回油路使得,外转子的外周面构成返回油路的壁面的一部分。因此,不是现有技术所见那样的在与泵主体的转子室分离位置形成新的凹状槽,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返回油路与外转子的外周面一起构成槽。由此,本专利技术的油泵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变得小型且轻量。进一步地,在泵盖侧设有与所述油泵主体的第一返回油路相对、且与该第一返回油路连通的第二返回油路,泵主体侧的第一返回油路和泵盖侧的第二返回油路各自截面积相加就成为总的返回油路截面积。并且,泵主体和泵盖中,必要且充分的返回油路的截面积是第一返回油路和第二返回油路两方之和得到,而第一返回油路沿着所述外转子侧的外周面开口地形成,因此借助第一返回油路和第二返回油路,不使得油泵大型化,就能够使泵主体的径向尺寸最小。另外,在转子室的内周支撑壁部,第一返回油路部位是不与外转子的外周面接触的区域。因此,转子室和外转子的实质接触面积减小,能够减小接触面积,摩擦阻力也减小,能够降低驱动损失,导致燃料效率提高。另外,与油泵盖侧的第二返回油路一起形成的支撑突起部部分地支撑外转子的直径方向顶端部位的表侧面,并且限制外转子轴向的移动。这样,外转子的径向表侧面被支撑突起部所支撑,因此外转子成为难以在转子室内倾斜的构造,能够防止外转子倾斜导致的与油泵主体的内周面的倾斜抵接,能够防止外转子的损伤。附图说明图1A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一部分为截面的正面图,图1B是图1A的Y1-Y1向视截面图,图1C是图1B的(α)部扩大图。图2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泵主体的一部分为截面的正面图,图2B是图2A的Y2-Y2向视截面图。图3A是泵盖的正面图,图3B是图3A的Y3-Y3向视扩大截面图。图4A是显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泄放动作的纵截正面图,图4B是图4A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油泵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泵,包括泵主体、泵盖、外转子和内转子,所述泵主体包括:在内周侧具有内周支撑壁部的转子室;形成在所述转子室的第一吸入端口和第一排放端口;与所述第一吸入端口连通的吸入油路;与所述第一排放端口连通的排放油路;使油从所述排放油路向所述吸入油路泄放的泄放阀;形成在所述泄放阀的泄放排出侧的泄放室;从所述泄放室和所述吸入油路之间形成的第一返回油路,所述泵盖包括:第二吸入端口和第二排放端口;与所述第一返回油路相对并且与其连通的第二返回油路,所述外转子被所述转子室的内周支撑壁部支撑,所述内转子配置在所述外转子的内周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返回油路在所述内周支撑壁部形成为凹槽状,并且沿着所述外转子侧的外周面开口,支撑所述外转子的径向的表侧面的支撑突起部形成在所述泵盖的形成所述第二返回油路的部位附近。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7.30 JP 2013-157322;2014.06.12 JP 2014-121541.一种油泵,包括泵主体、泵盖、外转子和内转子,所述泵主体包括:在内周侧具有内周支撑壁部的转子室;形成在所述转子室的第一吸入端口和第一排放端口;与所述第一吸入端口连通的吸入油路;与所述第一排放端口连通的排放油路;使油从所述排放油路向所述吸入油路泄放的泄放阀;形成在所述泄放阀的泄放排出侧的泄放室;从所述泄放室和所述吸入油路之间形成的第一返回油路,所述泵盖包括:第二吸入端口和第二排放端口;与所述第一返回油路相对并且与其连通的第二返回油路,所述外转子被所述转子室的内周支撑壁部支撑,所述内转子配置在所述外转子的内周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返回油路在所述内周支撑壁部形成为凹槽状,并且沿着所述外转子侧的外周面开口,支撑所述外转子的径向的表侧面的支撑突起部形成在所述泵盖的形成所述第二返回油路的部位附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返回油路和所述第二返回油路形成在相对于最大间隙部以所述转子室的中心位置为点对称的位置及其附近,所述最大间隙部位于所述吸入端口的终端部侧和所述排放端口的始端部侧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返回油路在所述内周支撑壁部的深度方向的上端部位且在所述转子室的表面部位形成开口。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返回油路从所述转子室的表面的深度尺寸小于所述外转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上尊道柳泽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