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货车空气滤清器风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1635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载货车空气滤清器风道装置,包括引风道及空滤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道由驾驶室侧围外板、驾驶室内板、及驾驶室本体形成的封闭空腔构成,且所述引风道带有引风道进风口;所述空滤风道位于驾驶室地板上,一端与所述引风道相通,另一端穿过驾驶室地板上的出风口与空滤器连接。所述风道装置的引风道由驾驶室外板、驾驶室内板、及驾驶室本体形成的封闭空腔构成,不占用车箱与驾驶室之间的空间,使整车布置紧凑;同时,不专门制作引风道,降低了成本。(*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载货车的空滤引风道结构,它能够解决现在载货车空滤器引风道布置时设计复杂,占用整车有效空间的问题,能有效降低成本。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空气滤清器的引风道布置在驾驶室后部的载货车,空气通过空滤进风口吸入,沿着引风道进入空滤器,这样的结构存在以下问题:引风道布置在驾驶室后面,占用了车箱与驾驶室之间的空间,同时,需要专门设计一套空滤引风道装置,并且从驾驶室后面引风到发动机,需设计较长的空滤管子。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空气滤清器风道占用车箱与驾驶室之间的空间较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的空气滤清器风道装置。本技术载货车空气滤清器风道装置,包括引风道及空滤风道,其中,引风道由带引风道进风口的驾驶室外板、驾驶室内板、及驾驶室本体形成的封闭空腔构成;空滤风道位于驾驶室地板上,一端与引风道相通,另一端穿过驾驶室地板上的出风口与空滤器连接。空气通过引风道进风口进入驾驶室后围侧壁内封闭的空腔,进入驾驶室内空滤风道,通过地板后进入空滤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引风道由带引风道进风口的驾驶室外板、驾驶室内板、及驾驶室本体形成的封闭空腔构成,不占用车箱与驾驶室之间的空间,使整车布置紧凑;同时,不专门制作引风道,降低了成本。空滤风道布置在驾驶室内座椅到后围间的闲置空间,有效利用了空间,且拆装方便,另外通过座椅遮挡,具有很好的隐蔽性,不影响驾驶室内部的整洁美观。空滤进风口位于驾驶室后围外侧板上部,并采用百叶扇式的结构,防尘、防雨。附图说明图1为空气滤清器风道结构示意图;图2为空气滤清器风道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图2,本实施方式载货车空滤引风道1装置,包括引风道1及空滤风道2,其中,引风道1由带引风道进风口3的驾驶室外板4、驾驶室内板5、及驾驶室本体6形成的封闭空腔构成;空滤风道2位于驾驶室地板7上,一端与引风道1相通,另一端穿过驾驶室地板出风口8与空滤器9连接。还参见图1、图2,空滤进风口1为百叶扇式,通过螺钉固定在外板2上。驾驶室地板出风口8通过密封圈密封。再参见图1、图2,空气通过引风道进风口3进入引风道1及空滤风道2,通过驾驶室地板出风口8进入空滤器9。综上所述,本实施方式载货车空滤引风道1装置的有益效果如下:引风道1由带引风道进风口3的驾驶室外板4、驾驶室内板5、及驾驶室本体6形成的封闭空腔构成,不占用车箱与驾驶室之间的空间,使整车布置紧凑;同时,不专门制作引风道1,降低了成本。空滤进风口位于驾驶室后围外侧板上部,并采用百叶扇式的结构,防尘、防雨。本实施方式载货车空滤引风道1装置,可靠性好,通用性高,整套系统成本低廉,综合效益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载货车空气滤清器风道装置,包括引风道及空滤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道由驾驶室侧围外板、驾驶室内板、及驾驶室本体形成的封闭空腔构成,且所述引风道带有引风道进风口;所述空滤风道位于驾驶室地板上,一端与所述引风道相通,另一端穿过驾驶室地板上的出风口与空滤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货车空气滤清器风道装置,包括引风道及空滤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道由驾驶室侧围外板、驾驶室内板、及驾驶室本体形成的封闭空腔构成,且所述引风道带有引风道进风口;所述空滤风道位于驾驶室地板上,一端与所述引风道相通,另一端穿过驾驶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琼刘小明徐茂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