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风道装置及烟风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884042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3 1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节能风道装置及烟风系统,该节能风道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风道总成、第二直管段风道、第二缓转弯头风道、扩张段风道以及尾部风道;风机出口的空气从所述第一风道总成流入所述第二直管段风道,随后流入所述第二缓转弯头风道,经所述第二缓转弯头风道变换流动方向后流入所述扩张段风道,最终通过所述尾部风道流入空气预热器;第二缓转弯头风道的缓转弯头角度为钝角角度,扩张段风道的中心线与第二直管段风道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为一锐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改变风道的道体外部形式,使得道体内部流动均匀性好,流动阻力显著降低,从而提高了风机进出口风道运行经济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烟风系统
,特别是指一种节能风道装置及烟风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火电厂烟风系统设计主要依据相关设计技术规程,同时由于受设计理念、设计手段以及工程进度要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烟风系统设计工作往往仅停留在满足技术规程要求的层面上,而未更加深入细致地研究烟风系统总体布置及局部异形件的选择对烟风系统道体内部的流动阻力、流场均匀性、气动噪声、腐蚀和积灰等一系列问题的影响。烟风系统的优化设计对保证火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烟风系统设计不合理会导致烟风道流量分配不均匀(包括调温风道、热一次风道出口、除尘器前烟道、脱硫塔前烟道以及烟气余热利用设备入口烟道等),进而导致锅炉燃烧过程变差和污染物防治设备性能的下降;另一方面,锅炉燃烧过程的恶化会导致出口飞灰含量升高,进而造成烟风系统部分设备及管道出现积灰现象(包括SCR、空预器及除尘器进出口联箱等)。积灰导致烟风道局部流速过高,增加了烟风道震动,磨损和漏风的几率,从而使得机组出力和运行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风道装置,设置于风机与空气预热器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风道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风道总成、第二直管段风道、第二缓转弯头风道、扩张段风道以及尾部风道;风机出口的空气从所述第一风道总成流入所述第二直管段风道,随后流入所述第二缓转弯头风道,经所述第二缓转弯头风道变换流动方向后流入所述扩张段风道,最终通过所述尾部风道流入空气预热器;其中,所述第二缓转弯头风道的缓转弯头角度为钝角角度,所述扩张段风道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直管段风道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为一锐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风道装置,设置于风机与空气预热器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
节能风道装置包括:
依次连接的第一风道总成、第二直管段风道、第二缓转弯头风道、扩张段
风道以及尾部风道;
风机出口的空气从所述第一风道总成流入所述第二直管段风道,随后流入
所述第二缓转弯头风道,经所述第二缓转弯头风道变换流动方向后流入所述扩
张段风道,最终通过所述尾部风道流入空气预热器;其中,
所述第二缓转弯头风道的缓转弯头角度为钝角角度,所述扩张段风道的中
心线与所述第二直管段风道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为一锐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风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转弯头风
道内部设置有对流入所述第二缓转弯头风道的空气进行整流的内部导流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风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导流结构为
翼型导流叶片。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节能风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转弯
头风道的缓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歆周惠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