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盘形凸轮换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0946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盘形凸轮换档装置,是对配置手动变速器的机动车实施自动变速改造的换档执行机构,是多个同轴盘形凸轮经从动件摆杆作用于机动车变速器的拨叉杆,配合自动换档总装置实现机动车自动变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成本低的特点,有很广泛的应用领域。(*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盘形凸轮换档装置一、
本技术属于机动车换档变速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盘形机动车自动换档装置。二、
技术介绍
机动车为了获得较好的效率,在动力传递系统中设置有一变速器,传统变速器为机械式,有若干组齿轮,提供不同的传动比及正反向传动,以满足机动车行走需要,机械变速器因其物美价廉,传递效率高,目前仍是机动车首选,但这种变速器的操纵方式为手动换档,对驾驶着技术要求较高,影响了机动车的发展,在轿车家庭化的趋势下,有必要在保留机械变速器优点的同时,把手动换档提升为自动换档。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改进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成本低的多盘形机动车换档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盘形凸轮换档装置,是由轴和换档轴组成,其特点是在轴上固定有至少三个盘形凸轮,每个盘形凸轮上设有凸槽,摆杆可以固定轴为圆心摆动,摆杆的中部和一端设有滚子,摆杆中部的滚子卡装在凸槽内并能在槽内滚动,摆杆一端的滚子活动卡置在拨叉杆的缺槽内,摆杆、拨叉杆均与盘形凸轮端面相切安装。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是盘形凸轮上的凸槽曲线是拨叉杆推动机动车变速器箱内齿轮咬合、分离的固有行程刻录,一只凸轮的凸槽作曲率半径变化时,在此角度内其他凸轮的凸槽均处于中间半径位置。-->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和积极效果:多只盘形凸轮固定在同一轴上旋转,每只凸轮通过从动件摆杆把凸槽曲率变化分别作用在机动车变速器的拨叉杆上,把旋转运动转换为往复摆动再成为直线运动,驱动拨叉杆完成固有的换档任务,每只凸轮上的凸槽曲线是受动器拨叉杆运动轨迹的集合刻录,各个凸轮凸槽的曲率变化须遵循拨叉组固有规律,即只允许其中一个档移动咬合,其余档处于空档。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木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视图。图3为图1的盘形凸轮凸槽曲线对应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盘形凸轮凸槽曲线对应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案实施例1,一种多盘形凸轮换档装置,参照图1、图2、图3,在轴4上固定有至少三个盘形凸轮,每个盘形凸轮上设有凸槽,摆杆以固定轴为圆心摆动,摆杆的中部和一端设有滚子,摆杆中部的滚子卡装在凸槽内并能在槽内滚动,摆杆一端的滚子活动卡置在拨叉杆的缺槽内,本实施例中采用三个盘形凸轮,盘形凸轮1、盘形凸轮2和盘形凸轮3圆定在轴4上并可绕轴4心转动,盘形凸轮1、盘形凸轮2、盘形凸轮3上分别设有凸槽12、13、14,摆杆5、6、7中部的滚子9、10、11分别卡装在盘形凸轮的凸槽12、13、14内并能在槽内滚动,摆杆5、6、7以轴8为圆心固定摆动,摆杆5、6、7一端的滚子15、16、17分别卡置在拨叉杆18、19、20的缺槽内并能转动,拨-->叉杆18、19、20的一端设有拨叉21,摆杆5、6、7、拨叉杆18、19、20与盘形凸轮1、2、3相切安装,图3中实线、虚线、双点划线分别表示凸槽12、13、14,盘形凸轮1、2、3的凸槽12、13、14的曲率半径变化必须是当一只凸轮凸槽作曲率半径变化时,在这一夹角内,其余两只凸轮凸槽处于圆弧线22上,即空档位置,凸槽12承担进出4档27、3档26任务,凸槽13承担进出2档25、1档24任务,凸槽14承担进出倒档23任务,凸槽曲率半径变化值差应满足相应拨叉杆进出档的行程,以上构成了本技术的一种静态结构。使用本技术时,将轴4与减速电机输出轴连接,轴4带动盘形凸轮1、2、3同步转动,凸槽12、13、14的曲率半径变化,分别通过滚子9、10、11传递给摆杆5、6、7,摆杆5、6、7以轴8圆心为支点作往复摆动,经滚子15、16、17分别驱动拨叉杆18、19、20往复直线运动,经拨叉21拨动变速器各组齿轮咬合、脱离,实现换档功能。实施例2,一种多盘形凸轮换档装置,参照图2、图4、图5,本实施例采用四个盘形凸轮,盘形凸轮1、盘形凸轮2、盘形凸轮3和盘形凸轮28固定在轴4上并可绕轴4心转动,盘形凸轮1、盘形凸轮2、盘形凸轮3、盘形凸轮28上分别设有凸槽12、13、14、29,摆杆5、6、7、30中部的滚子9、10、11、31分别卡装在盘形凸轮的凸槽12、13、14、29内并能在槽内滚动,摆杆5、6、7、30以轴8为圆心固定摆动,摆杆5、6、7、30一端的滚子15、16、17、32分别卡置在拨叉杆18、19、20、33的缺槽内并能转动,拨叉杆18、19、20、33的一端设有拨叉21,摆杆5、6、7、30、拨叉杆18、19、20、33与盘形凸轮1、2、3、28相切安装,图5中粗实线、细实线、中实线、虚线分别表示凸槽12、13、14、29,盘形凸轮1、2、3、28-->的凸槽12、13、14、29的曲率半径变化必须是当一只凸轮凸槽作曲率半径变化时,在这一夹角内,其余三只凸轮凸槽处于圆弧线22上,即空档位置,凸槽12承担进出倒档23、7档36任务,凸槽13承担进出6档35、5档34任务,凸槽14承担进出4档27、3档26任务,凸槽28承担进出2档25、1档24任务,凸槽曲率半径变化值差应满足相应拨叉杆进出档的行程,这构成了本技术的另一种静态结构。使用本技术时,将轴4与减速电机输出轴连接,轴4带动盘形凸轮1、2、3、28同步转动,凸槽12、13、14、29的曲率半径变化,分别通过滚子9、10、11、31传递给摆杆5、6、7、30,摆杆5、6、7、30以轴8圆心为支点作往复摆动,经滚子15、16、17、32分别驱动拨叉杆18、19、20、33往复直线运动,经拨叉21拨动变速器各组齿轮咬合、脱离,实现换档功能。实际上,各种变速器设计各不相同,档位位置不同,进出档行程不同,前进档的档数也有差异,由4个、5个、6个或更多,应用本技术都能完成自动换档,如果拨叉杆增加,则相应增加盘形凸轮及摆杆,即一只拨叉杆配置一组凸轮副,按照其档位布置和行程的轨迹对应刻录在盘形凸轮上就能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盘形凸轮换档装置,是由轴和换档轴组成,其特征是在轴上固定有至少三个盘形凸轮,每个盘形凸轮上设有凸槽,摆杆可以固定轴为圆心摆动,摆杆的中部和一端设有滚子,摆杆中部的滚子卡装在凸槽内并能在槽内滚动,摆杆一端的滚子活动卡置在拨叉杆的缺槽内,摆杆、拨叉杆均与盘形凸轮端面相切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盘形凸轮换档装置,是由轴和换档轴组成,其特征是在轴上固定有至少三个盘形凸轮,每个盘形凸轮上设有凸槽,摆杆可以固定轴为圆心摆动,摆杆的中部和一端设有滚子,摆杆中部的滚子卡装在凸槽内并能在槽内滚动,摆杆一端的滚子活动卡置在拨叉杆的缺槽内,摆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大建高启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鸿桥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