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用游览车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08810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5 1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景区用游览车座椅,包括座椅垫和竖直向上设置于座椅垫后侧上方的座椅靠背,还包括形成于车身底板上的座椅箱,所述座椅箱内设置有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包括并列设置的多排蓄电池,各个蓄电池表面设置有接线端子并靠电线连接接线端子形成串联,接线端子上设置有绝缘套,所述绝缘套具有一个上端封闭的圆筒形的竖向套接在接线端子上的封闭套筒部,封闭套筒部侧面具有一个套接在电线上的开放套筒部,开放套筒部外部套设有扎紧用的线束;还包括一个塑料材质的绝缘板,绝缘板位于座椅箱内蓄电池组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续航能力特别强,蓄电池安全性好,方便乘客上下车的同时提高两侧位置乘客安全性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景区用游览车座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景区用游览车,尤其涉及一种开放式结构的景区用景区用游览车座椅。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富足,我国的旅游业也呈现越来越发展和完善。全国很多地方均在打造自己的旅游景点和旅游特色。在旅游景点中,采用游览车代步,可以方便游客游览,节省游客体力。故游览车逐渐成为各大旅游景点必不可少的配置观光工具。 为了保护景点环境,避免车辆尾气污染,游览车一般是使用电池产生动力,环保无污染,有效利用资源。多数游览车采用蓄电池供电驱动方式,本身不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只需蓄电池充电即可使用。游览车可以充分利用晚间用电低谷时富余的电力充电,使电厂的发电设备昼夜都能充分利用,有利于节约能源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量等长处。 现有的开放式结构的游览车,结构一般为包括车身底板,位于车身底板下方的车轮系,位于车身底板上方的多排座椅,位于车身底板前方的驾驶舱以及位于车身上方的顶棚,驾驶舱包括驾驶台,方向盘,方向机和挡风玻璃等构成,顶棚包括位于上方的顶板和连接于顶板和车身底板之间的支撑框架。开放式结构的游览车中,车身两侧位置为开放式设计,可以非常方便乘客上下车,以及行驶时观看风景。 但这种现有结构的开放式结构的游览车,仍然存在以下缺陷。1、靠蓄电池提供电力,电量较小,续航能力不足。2、座椅两侧为开放式设计,这样车辆转弯时,座椅两侧的乘客容易被甩出车外,部分游览车中在座椅两侧设置扶手提高安全性,但这样有不利于乘客上下车,不符合游览车的设计理念。3、驾驶舱中的结构普遍仿造正常汽车驾驶要求而设计,包含了雨刷机构,换挡装置,转向灯以及喇叭装置等,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且部分功能不够实用,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游览车续航能力,蓄电池安全性好的景区用游览车座椅,并进一步提高乘客乘坐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景区用游览车座椅,包括座椅垫和竖直向上设置于座椅垫后侧上方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形成于车身底板上的座椅箱,座椅垫水平设置于座椅箱上,所述座椅箱内设置有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包括并列设置的多排蓄电池,各个蓄电池表面设置有接线端子并靠电线连接接线端子形成串联,接线端子上设置有绝缘套,所述绝缘套具有一个上端封闭的圆筒形的竖向套接在接线端子上的封闭套筒部,封闭套筒部侧面具有一个套接在电线上的开放套筒部,开放套筒部外部套设有扎紧用的线束;还包括一个塑料材质的绝缘板,绝缘板位于座椅箱内蓄电池组上方。 本专利技术中,这样,在座椅下方设置座椅箱,并将蓄电池组设置于其内,和传统的游览车蓄电池位于驾驶舱下方的结构相比,巧妙利用了车内空间,并且可以大幅增加蓄电池的数量,进一步提高车辆续航能力。同时蓄电池中,采用绝缘套对接线端子位置进行屏蔽,保证了接线端子处不会产生走电漏电现象,保证乘客的安全。还进一步设置了绝缘板,绝缘板能够更好地将座垫和蓄电池隔开形成绝缘,更好地保证乘客安全,同时即使乘客将座椅翻开,也不会直接接触到蓄电池。 作为优化,绝缘板四周具有一个向下延伸的边框并靠边框部分插入固定到蓄电池组和座椅箱之间的缝隙内,绝缘板上表面设置有安全提示标语。 这样绝缘效果更佳优良,同时绝缘板上设置了提示标语,更好地保证安全。 作为优化,所述座椅垫两侧和背面位置设置有固定于座椅箱的铁质的固定框,固定框位于座椅垫背面位置具有向上延伸到座椅靠背的背面位置的部分。这样,可以靠固定框形成对座椅垫更好的保护作用,避免座椅垫以及座椅靠背偏移歪斜,使得乘客乘坐时更加稳固,提高乘客安全性和舒适性。 作为优化,所述座椅箱底部具有沿车身底板向下突出10-20cm的部分。这样座椅箱下凸,是由于游览车行驶路径均为景区内的路面平整的路径,所以可以将座椅箱底部向下延伸一段距离,以增大箱体内腔容积,加大蓄电池容量,进一步提高续航能力。 作为优化,所述座椅垫包括位于下方的垫板和位于垫板上方的弹性层以及表层布料构成,座椅垫前侧面下方和所述座椅箱铰接设置。作为优选所述垫板采用绝缘塑料得到,所述弹性层采用棉料层得到以提高绝缘安全性。这样,在更换蓄电池或者检修时,方便向前的方向打开座椅垫,座椅垫向外翻转后不会自动掉回,方便进行维修。同时,垫板和弹性层的材质,能够提高绝缘效果,保证乘客安全。 作为优化,所述座椅上还设置有安全带结构,安全带结构包括位于座椅两侧边缘的座位两侧的四根安全带,安全带一端连接在座椅垫后侧位置的座椅上,另一端为设置有卡接装置的卡接端。这样,在每排座椅上两侧的座位上均设置了安全带结构,保持座椅侧边为未设置扶手的敞开式结构以方便上下车,同时上车后位于每排座椅两侧位置的乘客,可以靠安全带将自身扣紧,这样即不会影响乘客上车速度,又保证了乘客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带为弹性编织带,安全带和座椅相连的一端为固定连接。这样是由于游览车为了利于乘客观赏风景,一般是行驶路况良好且速度较慢的情况下行驶,故无需采用汽车使用的安全带,改为简单的由弹性带直接固定连接形成的安全带,即已经足够满足游览车的使用,这样就极大地节省了成本。 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续航能力特别强,蓄电池安全性好,方便乘客上下车的同时提高两侧位置乘客安全性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景区用游览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单独座椅部分放大后的局部首I]视图。 图3为图1中单独的蓄电池和绝缘套部分放大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单独方向柱部分结构放大后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结构从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一种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景区用游览车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时:如图1-图5所示,一种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景区用游览车,包括车身和位于车身下方的车轮I,车身包括底板2,位于底板2上方的多排座椅,以及位于底板2前方的驾驶舱,所述驾驶舱包括驾驶台3,方向盘4,方向机和挡风玻璃5等构成,车身上还设置有顶棚,顶棚包括位于上方的顶板6和连接于顶板6和车身底板2之间的支撑框架7 ;所述顶板6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太阳能板8,太阳能板8和设置于车身上的蓄电池组9相连形成充电回路。这样在顶棚上表面设置有太阳能板,使得游览车行驶或者停靠时,只要位于太阳直晒的地方,均可以靠太阳能板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进而给蓄电池充电续航,提高游览车续航能力,增大行驶里程,并得到的节能效果。 其中,所述座椅包括形成于车身底板上的座椅箱10,水平设置于座椅箱10上的座椅垫11,竖直向上设置于座椅垫后侧上方的座椅靠背12,所述座椅箱10内设置所述蓄电池组9。这样,在座椅下方设置座椅箱,并将蓄电池组设置于其内,和传统的游览车蓄电池位于驾驶舱下方的结构相比,巧妙利用了车内空间,并且可以大幅增加蓄电池的数量,进一步提高车辆续航能力。 其中,所述座椅垫11包括位于下方的垫板13和位于垫板上方的弹性层以及表层布料构成,所述垫板13采用绝缘塑料得到,所述弹性层采用棉料层得到,座椅垫11前侧面下方和所述座椅箱10铰接设置。这样,在更换蓄电池或者检修时,方便向前的方向打开座椅垫,座椅垫向外翻转后不会自动掉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景区用游览车座椅,包括座椅垫和竖直向上设置于座椅垫后侧上方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形成于车身底板上的座椅箱,座椅垫水平设置于座椅箱上,所述座椅箱内设置有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包括并列设置的多排蓄电池,各个蓄电池表面设置有接线端子并靠电线连接接线端子形成串联,接线端子上设置有绝缘套,所述绝缘套具有一个上端封闭的圆筒形的竖向套接在接线端子上的封闭套筒部,封闭套筒部侧面具有一个套接在电线上的开放套筒部,开放套筒部外部套设有扎紧用的线束;还包括一个塑料材质的绝缘板,绝缘板位于座椅箱内蓄电池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景区用游览车座椅,包括座椅垫和竖直向上设置于座椅垫后侧上方的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形成于车身底板上的座椅箱,座椅垫水平设置于座椅箱上,所述座椅箱内设置有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包括并列设置的多排蓄电池,各个蓄电池表面设置有接线端子并靠电线连接接线端子形成串联,接线端子上设置有绝缘套,所述绝缘套具有一个上端封闭的圆筒形的竖向套接在接线端子上的封闭套筒部,封闭套筒部侧面具有一个套接在电线上的开放套筒部,开放套筒部外部套设有扎紧用的线束;还包括一个塑料材质的绝缘板,绝缘板位于座椅箱内蓄电池组上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区用游览车座椅,其特征在于,绝缘板四周具有一个向下延伸的边框并靠边框部分插入固定到蓄电池组和座椅箱之间的缝隙内,绝缘板上表面设置有安全提示标语。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区用游览车座椅,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永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