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盛财专利>正文

汽车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0869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汽车传动装置,包括动力轴、入力轴、类弹簧单体、变速转盘、减速器,在其中的出力齿轮与差速器之间设有行星齿轮,由行星齿轮控制车辆的进退;在差速器外壳上罩设有滑套以传递行星齿轮的动力到差速器内,入力轴上设有三个入力齿轮,类弹簧单体设置在其中第二、第三入力齿轮之后方;差速器两侧输出端延伸设置有出力轴,并使前端出力轴穿置行星齿轮与三出力齿轮之轴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提高传动性能,结构简单,输出功率强大,使用寿命长久。(*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传动装置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传动装置,特别是一种利用行星齿轮控制车辆之前进与后退动作、从而提高动力输出功率和延长使用寿命的汽车传动装置。以往汽车传动装置的研究,迄今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其间虽曾有不少具有突破性的改进,但最终的设计仍逃离不了齿轮组的搭配与使用,因为无论是控制车辆的行进速度或是变更其前进、后退动作,齿轮组无疑是最有效的一种设计。而就现有的汽车传动装置而言,不但结构复杂,就单从齿轮组的配置来看,可大致区分为用来输入动力的入力齿轮与输出动力的出力齿轮,利用入力齿轮与出力齿轮的配合,使车辆行进的速率或前进、后推得以控制。现有汽车传动装置在使用时必须经常令各入力齿轮和出力齿轮作开启或啮合的搭配,使各入力齿轮、出力齿轮经常碰撞,造成各齿轮寿命无形中缩减;且各入力齿轮、出力齿轮必须变换转向方可控制车辆之前进、后退动作,无形中加重各齿轮的负担,也容易造成各齿轮搭配不协调。另外,现有的汽车传动装置中的入力齿轮和出力齿轮除需负担变速的工作外,还要负责车辆前进、后退的控制,故工作量极大,结构必然也趋于复杂;现有的汽车传动装置为了控制车辆的前进、后退动作,各入力齿轮和出力齿轮在运作时难免需要变换旋转方向,使各齿轮发生相互干涉、磨损的机率大增,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现有汽车传动装制还常有空转、齿轮配合不实等现象,影响传动性能。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传动性能、结构简单、输出功率强大、使用寿命长久的汽车传动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包括:一个动力轴,其前端连接至汽车的动力源,后端则设置有一前置减速齿轮;一个入力轴,其前端设置有一前置减速齿轮,该前置减速齿轮与动力轴的前置减速齿轮相啮合,该入力轴的前置减速齿轮后方设置有三个入力齿轮,其中,第一入力齿轮是直接固定在入力轴上,而第二入力齿轮是套置在入力轴上,第三入力齿轮则套置在第二入力齿轮之延伸套筒上;二类弹簧单体,第一类弹簧单体是设置在入力轴与第二入力齿轮的延伸套筒之-->间,其前端并以固定销经第二入力齿轮之延伸套筒而穿置锁固在该入力轴上,该第一类弹簧单体后方之入力轴上设置有一接头,该接头前端与第一类弹簧单体之接触面相互搭接设置有棘齿端面配合,该接头与入力轴间植装有固定销,且该接头后方之入力轴上锁有一止推螺帽,而该接头外围套置有一推筒,该推筒之前端是抵靠在第一类弹簧单体之棘齿端面的最外环面上,并在该推筒外围绕设有一弹簧;第二类弹簧单体是设置在第二入力齿轮的延伸套筒与第三入力齿轮的延伸套筒之间,其前端并以固定销经第三入力齿轮之延伸套筒而穿置锁固在该第二入力齿轮的延伸套筒上,该第二类弹簧单体后方之入力轴上设置有一接头,该接头前端与第二类弹簧单体之接触面相互搭接设置有棘齿端面配合,该接头与第二入力齿轮的延伸套筒间植装有固定销,且该接头后方锁入有一止推螺帽,而该接头外围套置有一推筒,该推筒之前端是抵靠在第二类弹簧单体之棘齿端面的最外环面上,并在该推筒外围绕设有一弹簧;上述的接头用以取代常用的锥形头,并在接头与类弹簧单体接触面设置有互相搭接配合的棘齿端面,使动力的传输更为确实,减少无谓的动力损耗;一个变速转盘,是套置在入力轴最末端,并通过一转动杆控制转动角度,该变速转盘上等分有三个区间,各区间的内、外圈各设置有一滚珠,该内、外圈的滚珠是在变速转盘的同一向心轴线上,并分别抵靠在二类弹簧单体之推筒后方,而各区间分别设置有四个用来容纳滚珠的槽孔,其中,第一槽孔位于各区间的内圈最左边位置,第二槽孔位于各区间的内圈最右边位置,并向左横移二个滚珠的容置位置,第三槽孔位于各区间的外圈最右边位置,第四槽孔则位于第三槽孔向左偏转一个滚珠距离的位置上,各槽孔并在滚珠导入方向逐渐浮出变速转盘表面,使各滚珠可平滑地进入或移出槽孔;上述的滚珠用以取代常用的杆体,利用滚珠本身接触面较为精确之特性,使入力齿轮、出力齿轮在搭配上更为精确;一个差速器,该差速器外壳罩设有一滑套,该滑套之内缘是嵌入在差速器外壳上,使该滑套能带动差速旋转而传输动力,该滑套的两侧端面设置有齿轮部,且该滑套连接有一个用来带动滑套在差速器外壳上滑动的控制杆,而该差速器自两侧输-->出端分别向外延伸设置有出力轴,其中,前端出力轴上套置有三个出力齿轮,该三个出力齿轮与三个入力齿轮恒保啮合状态;一个行星齿轮,是套置在上述三个出力齿轮后方之出力轴上,该行星齿轮中心为一太阳齿轮,该太阳齿轮与三个出力齿轮的延伸中间传动轴相连接,该行星齿轮的外圈为一内环齿轮,该太阳齿轮与内环齿轮之间啮合有数个游星齿轮,而在该行星齿轮的前、后端面各罩设有一盖板,该前、后端盖板以固定轴贯穿游星齿轮而相互锁合,且该前端盖板之周围延伸到内环齿轮外部,并在该前端盖板与内环齿轮的外部分别设置有一煞车装置,该后端盖板之端面外围环设有一面齿轮,内环齿轮的延伸端则设置有端齿轮,该端齿轮与后端盖板的面齿轮分别位于滑套移动空间的两端,分别与该滑套上的齿轮部相配合。在本技术中,煞车装置在前端盖板与内环齿轮外部各覆盖一层煞车层,这二层煞车层可分别控制,以确保车辆行进的稳定性。本技术所述的煞车装置为ABS煞车装置,包括二个煞车盘,这二个煞车盘上各装设有煞车器,而二个煞车盘之轴心分别延伸设置有煞车齿轮,该前端盖板与内环齿轮外围则分别环设有可与煞车齿轮相啮合的外部齿轮,二外部齿轮和二刹车齿轮相啮合而产生煞车功能。本技术中的动力轴用来将动力传递到入力轴上,该入力轴上设有三个入力齿轮,在其中第二、第三入力齿轮之后方分别设置有类弹簧单体,这两个类弹簧单体后方抵靠在变速转盘上,该变速转盘与二类弹簧单体之间设置有滚珠,用以控制三入力齿轮的变速情形,而这三个入力齿轮分别与三个出力齿轮相啮合,三个出力齿轮后方设置有一行星齿轮,并使三出力齿轮的动力传递到行星齿轮上,该行星齿轮后方则设置有差速器,该差速器两侧输出端延伸设置有出力轴,并使前端出力轴穿置行星齿轮与三出力齿轮之轴心,用以稳固行星齿轮与三出力齿轮的位置,且该差速器外壳罩设有一滑套,用来传递该行星齿轮的动力到差速器内。在出力齿轮与差速器之间装置的行星齿轮,是利用行星齿轮动力转向的特性,控制车辆之前进、后退动作,使入力齿轮与出力齿轮得以专用于转速变化的控制上,以提高本技术的传动性能。-->本技术与现有汽车传动装置相比,具有下列优点:一、本技术利用一行星齿轮空制车辆的前进、后退动作,使各入力齿轮与出力齿轮只需针对变换速率的工作,让各入力、出力齿轮的负担减轻,使结构更简单,动力传输更为顺畅,输出功率强大。二、本技术的各入力、出力齿轮常保持啮合,且仅需维持一定的转向,故实施上极为简单,可避免发生齿轮干涉的问题,使故障率降低,使用寿命延长。三、本技术在类弹簧单体与推筒之结合面上设置有棘齿端面搭接配合,使动力传输时的效能大增,而避免动力无谓的损耗,对于输出功率与节省能源均有长远的进步。四、本技术在变速转盘上采用滚珠替代常用的杆体导入槽孔内,使类弹簧单体的压缩或放松动作均更为确实,故动力传输的效率也得到有效提高。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1A是本技术的滑套动作实施例结构图之一;图1B是本技术的滑套动作实施例结构图之二;图1C是本技术的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动力轴,其前端连接至汽车的动力源,后端则设置有一前置减速齿轮;一个入力轴,其前端设置有一前置减速齿轮,该前置减速齿轮与动力轴的前置减速齿轮相啮合,该入力轴的前置减速齿轮后方设置有三个入力齿轮, 其中,第一入力齿轮是直接固定在入力轴上,而第二入力齿轮是套置在入力轴上,第三入力齿轮则套置在第二入力齿轮之延伸套筒上;二类弹簧单体,第一类弹簧单体是设置在入力轴与第二入力齿轮的延伸套筒之间,其前端并以固定销经第二入力齿轮之延伸套筒而穿置 锁固在该入力轴上,该第一类弹簧单体后方之入力轴上设置有一接头,该接头前端与第一类弹簧单体之接触面相互搭接设置有棘齿端面配合,该接头与入力轴间植装有固定销,且该接头后方之入力轴上锁有一止推螺帽,而该接头外围套置有一推筒,该推筒之前端是抵靠在第一类弹簧单体之棘齿端面的最外环面上,并在该推筒外围绕设有一弹簧;第二类弹簧单体是设置在第二入力齿轮的延伸套筒与第三入力齿轮的延伸套筒之间,其前端并以固定销经第三入力齿轮之延伸套筒而穿置锁固在该第二入力齿轮的延伸套筒上,该第二类弹簧单体后 方之入力轴上设置有一接头,该接头前端与第二类弹簧单体之接触面相互搭接设置有棘齿端面配合,该接头与第二入力齿轮的延伸套筒间植装有固定销,且该接头后方锁入有一止推螺帽,而该接头外围套置有一推筒,该推筒之前端是抵靠在第二类弹簧单体之棘齿端面的最外环面上,并在该推筒外围绕设有一弹簧;一个变速转盘,是套置在入力轴最末端,并通过一转动杆控制转动角度,该变速转盘上等分有三个区间,各区间的内、外圈各设置有一滚珠,该内、外圈的滚珠是在变速转盘的同一向心轴线上,并分别抵靠在二类弹簧单体之推筒 后方,而各区间分别设置有四个用来容纳滚珠的槽孔,其中,第一槽孔位于各区间的内圈最左边位置,第二槽孔位于各区间的内圈最右边位置,并向左横移二个滚珠的容置位置,第三槽孔位于各区间的外圈最右边位置,第四槽孔则位于第三槽孔向左偏转一个滚珠距离的位置上,各槽孔并在滚珠导入方向逐渐浮出变速转盘表面;一个差速器,该差速器外壳罩设有一滑套,该滑套之内缘是嵌入在差速器外壳上,该滑套的两侧端面设置有齿轮部,且该滑套连接有一个用来带动滑套在差速器外壳上滑动的控制杆,而该差速器自两侧输出端分别向 外延伸设置有出力轴,其中,前端出力轴上套置有三个出力齿轮,该三个出力齿轮与三个入力齿轮恒保啮合状态;一个行星齿轮,是套置在上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动力轴,其前端连接至汽车的动力源,后端则设置有一前置减速齿轮;一个入力轴,其前端设置有一前置减速齿轮,该前置减速齿轮与动力轴的前置减速齿轮相啮合,该入力轴的前置减速齿轮后方设置有三个入力齿轮,其中,第一入力齿轮是直接固定在入力轴上,而第二入力齿轮是套置在入力轴上,第三入力齿轮则套置在第二入力齿轮之延伸套筒上;二类弹簧单体,第一类弹簧单体是设置在入力轴与第二入力齿轮的延伸套筒之间,其前端并以固定销经第二入力齿轮之延伸套筒而穿置锁固在该入力轴上,该第一类弹簧单体后方之入力轴上设置有一接头,该接头前端与第一类弹簧单体之接触面相互搭接设置有棘齿端面配合,该接头与入力轴间植装有固定销,且该接头后方之入力轴上锁有一止推螺帽,而该接头外围套置有一推筒,该推筒之前端是抵靠在第一类弹簧单体之棘齿端面的最外环面上,并在该推筒外围绕设有一弹簧;第二类弹簧单体是设置在第二入力齿轮的延伸套筒与第三入力齿轮的延伸套筒之间,其前端并以固定销经第三入力齿轮之延伸套筒而穿置锁固在该第二入力齿轮的延伸套筒上,该第二类弹簧单体后方之入力轴上设置有一接头,该接头前端与第二类弹簧单体之接触面相互搭接设置有棘齿端面配合,该接头与第二入力齿轮的延伸套筒间植装有固定销,且该接头后方锁入有一止推螺帽,而该接头外围套置有一推筒,该推筒之前端是抵靠在第二类弹簧单体之棘齿端面的最外环面上,并在该推筒外围绕设有一弹簧;一个变速转盘,是套置在入力轴最末端,并通过一转动杆控制转动角度,该变速转盘上等分有三个区间,各区间的内、外圈各设置有一滚珠,该内、外圈的滚珠是在变速转盘的同一向心轴线上,并分别抵靠在二类弹簧单体之推筒后方,而各区间分别设置有四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盛财
申请(专利权)人:曾盛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