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安卓专利>正文

脚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05114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5 11:40
一种脚踏车,其在车体上分别设有车把(1)、转向杆(7)、刹车系统、车架、安装在转向杆下方的转向前轮(12)、安装在车架上的脚踏板驱动装置和变速箱(21)、安装在变速箱输出轴(26)上的驱动后轮(2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踏板驱动装置主要包括脚踏板(15)、驱动臂(16)、超越离合器(18)和脚踏板复位装置等,并且设有两套独立脚踏板驱动装置驱动系统,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改变了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号201210084957.X在行驶当中遇到道路不平就会造成输出轴的扭曲其中一个轮子无法与地面接触,会造成双脚在踏动踏板时人的重心会左右摆动,非常不稳定,脚踏自跑也很危险,有可能会造成输出轴的扭曲增速箱无法工作等缺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脚踏车
本技术属于脚踏车,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让使用者以站立方式上下踩动踏板驱动车体前进、也就是用人自身的重力使脚下的轮子转动的脚踏车。
技术介绍
传统的自身力代步的最好而实用的工具是自行车:在世界上被广泛地使用,而自行车的驱动装置是自行车中的重要的部分,通常的自行车的驱动装置是采取圆盘带动链条链轮结构,是靠两只脚作圆周运转驱动与飞轮相连的轮子转动前行的,为使两只脚能做圆周运动必须把臀部架起,身体处于非常态,不便于用力。还有一种类似滑板车的大多以一只脚蹬地来获取动力,这种传统获取动力的滑板车不仅消耗体力,不仅需要特殊的技巧,而且非常费力,不适合普通人使用。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号201210084957.X是一种名称为自跑车。该种自跑车的车体是由增速箱构成,并在增速箱上装有脚踏式驱动机构。虽然该自跑车的前进的动力也是一种以站立方式用人自身的重力使脚下的轮子转动的脚踏车,其脚踏式驱动机构主要包括驱动臂、脚踏板和复位弹性装置,该驱动轴的两端各与一根或两根驱动臂的前端连接,在两端的驱动臂的后部均设有脚踏板,在驱动臂与增速箱之间装有复位弹性装置;但该种脚踏式驱动机构是采用脚踏板直接带动驱动臂驱动,再通过驱动臂直接驱动增速箱上的驱动轴,最后通过设在左右两个增速箱上的一根输出轴来带动驱动轮转动,因此该自动跑车驱动不轻便,脚踏有点费力,而且非常不平稳,再由于最后通过设在左右两个增速箱上的一根输出轴来带动驱动轮转动,因此在行驶当中遇到道路不平就会造成输出轴的扭曲,使得其中一个轮子无法与地面接触,因而会造成双脚在踏动踏板时人的重心会左右摆动,该设计无法实现自动调整重心非常不稳定,脚踏自跑也很危险,会危及人身安全,甚至有可能会造成输出轴的扭曲增速箱无法工作,而无法实现脚踏自跑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自行车和自跑车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使用者以站立方式踩动踏板驱动车辆前进的脚踏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自跑车驱动不轻便,脚踏有点费力,在行驶当中遇到道路不平就会造成输出轴的扭曲、使得其中一个轮子无法与地面接触,双脚在踏动踏板时人的重心会左右摆动,无法实现自动调整重心,非常不稳定,甚至有可能会造成输出轴的扭曲、增速箱无法工作等问题。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脚踏车,其在车体上分别设有车把1、转向杆7、刹车系统、车架、安装在转向杆下方的转向前轮12、安装在车架上的脚踏板驱动装置和变速箱21、安装在变速箱输出轴26上的驱动后轮24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踏板驱动装置主要包括脚踏板15、驱动臂16、超越离合器18和脚踏板复位装置等,其之间的结构及安装连接为:脚踏板15连接安装在驱动臂16的前端,在驱动臂16的后端设有一个安装孔22,套接在变速箱输入轴19外的超越离合器18安装在驱动臂后端的安装孔22内; 所述的脚踏板复位装置有两种安装连接结构:第一种安装连接结构为:在安装孔22并排处的驱动臂16后端上开设有一个扭簧安装槽23,套在变速箱输入轴并安装在扭簧安装槽23上的复位扭簧20 —头卡扣在变速箱21上、另一头卡扣在驱动臂16上;第二种安装连接结构为:直接在脚踏板15上设置安装有一个脚踏板鞋套17。 本技术的脚踏车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脚踏车的脚踏板驱动装置主要包括脚踏板15、驱动臂16、复位装置和超越离合器18等,其之间的结构及安装连接为:脚踏板15连接安装在驱动臂16的前端,在驱动臂16的后端设有一个安装孔22,套接在变速箱输入轴19外的超越离合器18安装在驱动臂后端的安装孔22内;由于该脚踏板驱动装置的设置,并且该装置设有两套独立脚踏板驱动装置驱动系统,从而改变了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号201210084957.X在行驶当中遇到道路不平就会造成输出轴的扭曲其中一个轮子无法与地面接触,会造成双脚在踏动踏板时人的重心会左右摆动,该设计无法实现自动调整重心非常不稳定,脚踏自跑也很危险,会危及人身安全,甚至有可能会造成输出轴的扭曲增速箱无法工作,而无法实现脚踏自跑的功能等缺点。本技术的脚踏车结构简单,设有独立脚踏板驱动装置驱动系统,使用者站立在脚踏车的两只脚踏板踩踏时非常轻便,非常省力,遇到道路不平会自动调整人的重心,因此非常平稳和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脚踏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脚踏板驱动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沿图2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脚踏板驱动装置的俯视图。 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脚踏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脚踏板驱动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脚踏车折叠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I车把2车把锁紧扣3刹车手把4车把连接套5伸缩杆6伸缩杆锁紧装置7转向杆8折叠装置9锁紧件10前车架11前轮叉12转向前轮13前刹车装置14减振装置15脚踏板16驱动臂17脚踏板鞋套18超越离合器19变速箱输入轴20复位扭簧21变速箱22安装孔23扭簧安装槽24驱动后轮25后刹车装置26变速箱输出轴27后车架28车架折叠锁紧装置29车架折叠安装轴30脚踏板折叠装置31脚踏板锁紧扣扭32脚踏板锁紧扣片33脚踏板折叠按键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的脚踏车,其在车体上分别设有车把1、转向杆7、刹车系统、车架、安装在转向杆下方的转向前轮12、安装在车架上的脚踏板驱动装置和变速箱21、安装在变速箱输出轴26上的驱动后轮24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踏板驱动装置主要包括脚踏板15、驱动臂16、超越离合器18和脚踏板复位装置等,其之间的结构及安装连接为:脚踏板15连接安装在驱动臂16的前端,在驱动臂16的后端设有一个安装孔22,套接在变速箱输入轴19外的超越离合器18安装在驱动臂后端的安装孔22内; 所述的脚踏板复位装置有两种安装连接结构:第一种安装连接结构为:在安装孔22并排处的驱动臂16后端上开设有一个扭簧安装槽23,套在变速箱输入轴并安装在扭簧安装槽23上的复位扭簧20 —头卡扣在变速箱21上、另一头卡扣在驱动臂16上;第二种安装连接结构为:直接在脚踏板15上设置安装有一个脚踏板鞋套17。 所述的一种脚踏车,其特征在于:脚踏板复位装置的两种安装连接结构可以同时一起安装使用,也就是即直接在脚踏板15上设置安装有一个脚踏板鞋套34 ;同时又在安装孔22并排处的驱动臂16后端上开设有一个扭簧安装槽23,套在变速箱输入轴并安装在扭簧安装槽23上的复位扭簧20 —头卡扣在变速箱21上、另一头卡扣在驱动臂16上。 图5和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脚踏车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一的转向前轮12设计为一个、驱动后轮24设计安装了两个;而实施例二的转向前轮12设计为一个、驱动后轮24侧设计安装了一个;由于驱动后轮24只设计安装了一个,因此只需要设置一套驱动装置就行,脚踏车就成了一只脚踏板的脚踏车了,此时另一只脚就站立在后车架27上。另外如果将这一只折叠脚踏板15向内翻转折叠,此时一只脚站立在后车架27上,另一只脚蹬地来获取动力,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脚踏车,其在车体上分别设有车把(1)、转向杆(7)、刹车系统、车架、安装在转向杆下方的转向前轮(12)、安装在车架上的脚踏板驱动装置和变速箱(21)、安装在变速箱输出轴(26)上的驱动后轮(2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踏板驱动装置主要包括脚踏板(15)、驱动臂(16)、超越离合器(18)和脚踏板复位装置等,其之间的结构及安装连接为:脚踏板(15)连接安装在驱动臂(16)的前端,在驱动臂(16)的后端设有一个安装孔(22),套接在变速箱输入轴(19)外的超越离合器(18)安装在驱动臂后端的安装孔(22)内;所述的脚踏板复位装置有两种安装连接结构:第一种安装连接结构为:在安装孔(22)并排处的驱动臂(16)后端上开设有一个扭簧安装槽(23),套在变速箱输入轴并安装在扭簧安装槽(23)上的复位扭簧(20)一头卡扣在变速箱(21)上、另一头卡扣在驱动臂(16)上;第二种安装连接结构为:直接在脚踏板(15)上设置安装有一个脚踏板鞋套(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脚踏车,其在车体上分别设有车把(I)、转向杆(7)、刹车系统、车架、安装在转向杆下方的转向前轮(12)、安装在车架上的脚踏板驱动装置和变速箱(21)、安装在变速箱输出轴(26)上的驱动后轮(2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踏板驱动装置主要包括脚踏板(15)、驱动臂(16)、超越离合器(18)和脚踏板复位装置等,其之间的结构及安装连接为:脚踏板(15)连接安装在驱动臂(16)的前端,在驱动臂(16)的后端设有一个安装孔(22),套接在变速箱输入轴(19)外的超越离合器(18)安装在驱动臂后端的安装孔(22)内; 所述的脚踏板复位装置有两种安装连接结构:第一种安装连接结构为:在安装孔(22)并排处的驱动臂(16)后端上开设有一个扭簧安装槽(23),套在变速箱输入轴并安装在扭簧安装槽(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安卓
申请(专利权)人:韩安卓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