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宏专利>正文

术中病理组织薄片采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90757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4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缩短诊断时间、减少病人损伤且可提高诊断准确性的术中病理组织薄片采集器,有两个采集片(1),每个采集片(1)有前边、后边、上边和下边,每个采集片(1)的前边加工有前刀刃(2),每个采集片(1)的下边加工有下刀刃(3),前刀刃(2)与下刀刃(3)连续且圆滑过渡,所述两个采集片(1)竖直平行设置,在两个采集片(1)之间设有位于前刀刃(2)旁的前垫片(4)和位于后侧的后垫片(5),前垫片(4)和后垫片(5)的厚度相等,均为15μm-30μm,所述前垫片(4)的下端相切于前刀刃(2)和下刀刃(3)圆滑过渡所形成的弧,在两个采集片(1)的上端或后侧设有连接两个采集片(1)的连接件(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术中病理组织薄片采集器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病理组织采集工具,尤其是一种可缩短诊断时间、减少病人损伤且可提高诊断准确性的术中病理组织薄片采集器。
技术介绍
手术切除部位的病理诊断是外科尤其是肿瘤外科医生在手术过程中与临床病理科之间的一种紧急会诊方式,其目的是使手术医生根据送检组织的病理诊断(组织良恶性)决定下一步的术式和病变受累器官的切除范围,因此术中的等待时间和诊断的正确性是决定手术成功及患者能否痊愈的两大关键。 目前手术切除部位病理诊断的简要过程是:外科医生在病变区域切除一小块或若干块(多点取材)具有代表性的组织,送往病理科;病理医生将组织浸于液态OCT包埋剂中并置于零下2(Γ25摄氏度条件下使之固化,再用冰冻切片机对包埋有组织的OCT载体进行切片,然后将得到的组织薄片速融后粘贴于载玻片上进行组织病理学染色(即HE染色)和显微镜观察,最后得出病理诊断并告知手术室。现有的病理诊断存在着如下弊端: 1.病理诊断过程繁琐,整个流程至少需要15分钟,而15分钟对于在手术室等待诊断结果的医生及处于麻醉状态的患者来说较长; 2.经过速冻和速融后的组织结构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使得部分病例组织中的良恶性细胞不易辨认,提高了诊断难度,有时只能由具有丰富临床病理阅历的专家承担并经多人阅片后才能得出诊断结果,不仅费力,同时又延长了病理诊断时间; 3.现有的切块取材方式会对病变部位造成较大损伤,特别是当避免误诊或需要确定病灶边缘而需要多点取材时(即在病灶的不同部位切除多块组织),所带来的损伤更大;每块组织都需要包埋、冰冻、切片等,使病理诊断的时间更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缩短诊断时间、减少病人损伤且可提高诊断准确性的术中病理组织薄片采集器。 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术中病理组织薄片采集器,有两个采集片,每个采集片有前边、后边、上边和下边,每个采集片的前边加工有前刀刃,每个采集片的下边加工有下刀刃,前刀刃与下刀刃连续且圆滑过渡,所述两个采集片竖直平行设置,在两个采集片之间设有位于前刀刃旁的前垫片和位于后侧的后垫片,前垫片和后垫片的厚度相等,均为15 μ m-30 μ m,所述前垫片的下端相切于前刀刃和下刀刃圆滑过渡所形成的弧,在两个采集片的上端或后侧设有连接两个采集片的连接件。 本技术可以直接将处于手术中的病理组织进行切片,得到15 μ m-30 μ m病理组织薄片,可立即进行固定和染色,进行病理诊断。由于无需再进行包埋、冷冻、切片和冻融处理,不仅操作简单,而且组织结构没有遭到破坏,组织中的良恶性细胞容易辨认,节省了病理诊断时间(最多只需10分钟),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本技术的片状采样过程可在瞬间完成且创伤微小,无论是一点取材还是多点取材,均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患者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2、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A视图。 图4、5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B-B视图。 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所采集的组织薄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3所示:有两个采集片1,采集片I可以直接采用载玻片等粘附组织的材料制成。每个采集片I有前边、后边、上边和下边,每个采集片I的前边加工有前刀刃2,每个采集片I的下边加工有下刀刃3,前刀刃2与下刀刃3连续且圆滑过渡,其高度为1mm,即前刀刃2与下刀刃3的连接过渡处形成弧状;两个采集片I竖直平行设置,在两个采集片I之间设有紧靠前刀刃2的前垫片4和位于后侧的后垫片5。后垫片5是相对前垫片4而言,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与前垫片4平衡,以保证两个采集片I竖直平行设置,亦可将后垫片5置于中间靠上部位。前垫片4和后垫片5的厚度相等,可根据需要在15μηι-30μηι范围内进行选择,所述前垫片4的下端相切于前刀刃2和下刀刃3圆滑过渡所形成的弧,前垫片4的下端也可以加工成刀刃,在两个采集片I的上端设有连接两个采集片I的连接件6。连接件6应保证两个采集片I前后上下固定,可以如图1所示把两个采集片I固定为一体的固定件。当采集片I不是直接采用载玻片材料时,连接件6可以采用合页、螺栓等多种连接方式,使两个采集片I使用后,可相对打开,便于将片状组织取出。 实施例2: 如图4、5所示: 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后垫片5及连接件6是通过在两个采集片I之间加工的槽和立柱来实现。如在一个采集片I上加工出槽,在另一个采集片I的相对位置上加工出与槽形状吻合且高度高于槽深的立柱,安装时,将立柱插于槽内,既可将保证两个采集片I平行且前后上下位置固定。 使用时如图6所示,手术医生可直接手持采集片1,或将采集片I固定在手柄上,前垫片4、后垫片5连接件6可保证采集片I相互平行。先用前刀刃2和下刀刃3在病灶组织上切出片状,再逐渐将采集片I的后边抬起,前垫片4的下端可将所切的片状与病灶的其他部位分离,将采集片I整体抬起,所采集的组织即置于两个采集片I之间,厚度为20 μ m。如果采集片I采用的是载玻片,则无需取出所采集的病理组织薄片直接进行染色和显微镜观察,最后得出病理诊断。整个病理诊断过程最多只需要10分钟:切割组织薄片〈I秒/片;短暂风干和固定小于30秒;组织病理学染色〈5分钟;显微镜观察〈3分钟。 使用本技术实施例1、2已成功地从大白鼠主要的在体器官(心,肝,脾,肺,肾和皮肤)切取薄度为20 μ m的组织薄片,如图7所示,所制备的组织薄片结构保持十分完好,组织虽然略厚但层次分明,与石蜡包埋组织的切片质量近似,故明显降低了观测的难度,能很快对病变做出可靠的诊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术中病理组织薄片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有两个采集片(1),每个采集片(1)有前边、后边、上边和下边,每个采集片(1)的前边加工有前刀刃(2),每个采集片(1)的下边加工有下刀刃(3),前刀刃(2)与下刀刃(3)连续且圆滑过渡,所述两个组织采集片(1)竖直平行设置,在两个采集片(1)之间设有位于前刀刃(2)旁的前垫片(4)和位于后侧的后垫片(5),前垫片(4)和后垫片(5)的厚度相等,均为15μm‑30μm,所述前垫片(4)的下端相切于前刀刃(2)和下刀刃(3)圆滑过渡所形成的弧,在两个采集片(1)的上端或后侧设有连接两个采集片(1)的连接件(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术中病理组织薄片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有两个采集片(1),每个采集片(I)有前边、后边、上边和下边,每个采集片(I)的前边加工有前刀刃(2),每个采集片(I)的下边加工有下刀刃(3),前刀刃(2)与下刀刃(3)连续且圆滑过渡,所述两个组织采集片(I)竖直平行设置,在两个采集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李培楠
申请(专利权)人:李宏李培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