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钣金件腰型孔检具用检测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79918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30 16: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钣金件腰型孔检具用检测销,包括手持部分,与手持部分一端依次相连的检测部分和第一导向部分,在手持部分的另一端设有与手持部分同轴心线的第二导向部分,在第二导向部分的一侧设有一刻线针,所述刻线针的轴向与第二导向部分的轴向一致,其针头部分与手持部分的端面固定连接,当第二导向部分插入检具上的检测孔时,该刻线针的针尖能够与钣金件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快速对钣金件上的腰型孔进行检测,并且检测速度快,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钣金件腰型孔检具用检测销,包括手持部分,与手持部分一端依次相连的检测部分和第一导向部分,在手持部分的另一端设有与手持部分同轴心线的第二导向部分,在第二导向部分的一侧设有一刻线针,所述刻线针的轴向与第二导向部分的轴向一致,其针头部分与手持部分的端面固定连接,当第二导向部分插入检具上的检测孔时,该刻线针的针尖能够与钣金件接触。本专利技术能够快速对钣金件上的腰型孔进行检测,并且检测速度快,精度高。【专利说明】一种钣金件腰型孔检具用检测销
本专利技术涉及检具,尤其涉及一种钣金件腰型孔检具用检测销。
技术介绍
车身钣金件的冲压、焊接等加工过程中,为了保证零件间的尺寸匹配,在单个零件上就需要对这些小型面进行尺寸监控。在检测过程中,通常是将钣金件装配到对应的检具上,然后通过检测销来检测钣金件的安装孔、定位孔等的位置,以及通过检测尺来检测钣金件与检具之间的间隙等。 目前的检测销大都为柱状结构,包括同轴设置的导向部分和检测部分,检测时通过导向部分将检测销插入检具上的检测孔内,然后看检测部分能否从钣金件上的通孔穿过,穿过后再通过锥形尺测量检测部分与通孔边缘之间的间隙是否在允许的公差范围内,从而判断钣金件是否合格。但是这样的检测销大都只能实现定位和圆孔的检测,对于腰型孔(条形孔、椭圆形孔)就无法快速地检测出其位置的准确性,从而给钣金件的检测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怎样解决钣金件上的腰型孔检测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钣金件腰型孔检具用检测销,能够快速对钣金件上的腰型孔进行检测,并且检测速度快,精度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钣金件腰型孔检具用检测销,包括手持部分,与手持部分一端依次相连的检测部分和第一导向部分,所述手持部分、检测部分以及第一导向部分为同轴设置的柱状结构,且直径依次减小,其特征在于:在手持部分的另一端设有与手持部分同轴心线的第二导向部分,在第二导向部分的一侧设有一刻线针,所述刻线针的轴向与第二导向部分的轴向一致,其针头部分与手持部分的端面固定连接,且刻线针的针尖第二导向部分的轴心线之间的距离与待测钣金件的腰型孔的两端和其中心之间的距离相等;当第二导向部分插入检具上的检测孔时,该刻线针的针尖能够与钣金件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手持部分的一侧为平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部分远离检测部分的一端,以及第二导向部分远离手持部分的一端均呈锥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简单,既能够检测圆形孔的位置,又能够检测腰型孔的两侧边及腰型孔的两端位置是否准确,从而使检测精确度更高;并且检测过程中,将导向部分插入检具的检测孔后,只需要转动手持部分,即可实现腰型孔两端的检测,使用方便、快捷。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参见图1、图2,一种钣金件腰型孔检具用检测销,包括手持部分1,与手持部分1 一端依次相连的检测部分2和第一导向部分3,所述手持部分1、检测部分2以及第一导向部分3为同轴设置的柱状结构,且直径依次减小。所述手持部分1的一侧为平面结构,这样更便于在检测过程中将手持部分1进行转动。在手持部分1的另一端设有与手持部分1同轴心线的第二导向部分4。所述第一导向部分3远离检测部分2的一端,以及第二导向部分4远离手持部分1的一端均呈锥形,从而能使将导向部分插入检具上的检测孔时更加快捷。 在第二导向部分4的一侧设有一刻线针5,所述刻线针5的轴向与第二导向部分4的轴向一致,其针头部分与手持部分1的端面固定连接,且刻线针5的针尖第二导向部分4的轴心线之间的距离与待测钣金件的腰型孔的两端和其中心之间的距离相等;当第二导向部分4插入检具上的检测孔时,该刻线针5的针尖能够与钣金件接触。 在检测过程中,通过手持部分1 一端的检测部分2能够检测圆形通孔的位置及准确度,同时还能检测腰型孔两侧边的位置是否准确。通过手持部分1另一端的刻线针5,能够对腰型孔两端的位置进行检测,从而能够快速地检测出腰型孔的中心位置的准确性,检测过程中,只需转动手持部分1,即可通过刻线针5在钣金件上画出标记线,从而通过测量标记线与腰型孔两端之间的距离,以判断腰型孔是否合格,检测方便、快捷,并且能够提高检测精度。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一种钣金件腰型孔检具用检测销,包括手持部分,与手持部分一端依次相连的检测部分和第一导向部分,所述手持部分、检测部分以及第一导向部分为同轴设置的柱状结构,且直径依次减小,其特征在于:在手持部分的另一端设有与手持部分同轴心线的第二导向部分,在第二导向部分的一侧设有一刻线针,所述刻线针的轴向与第二导向部分的轴向一致,其针头部分与手持部分的端面固定连接,且刻线针的针尖第二导向部分的轴心线之间的距离与待测钣金件的腰型孔的两端和其中心之间的距离相等,当第二导向部分插入检具上的检测孔时,该刻线针的针尖能够与钣金件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钣金件腰型孔检具用检测销,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分的一侧为平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钣金件腰型孔检具用检测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部分远离检测部分的一端,以及第二导向部分远离手持部分的一端均呈锥形。【文档编号】G01B5/14GK104315944SQ201410596274【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30日 【专利技术者】陈至宇, 冯渝 申请人:重庆至信实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钣金件腰型孔检具用检测销,包括手持部分,与手持部分一端依次相连的检测部分和第一导向部分,所述手持部分、检测部分以及第一导向部分为同轴设置的柱状结构,且直径依次减小,其特征在于:在手持部分的另一端设有与手持部分同轴心线的第二导向部分,在第二导向部分的一侧设有一刻线针,所述刻线针的轴向与第二导向部分的轴向一致,其针头部分与手持部分的端面固定连接,且刻线针的针尖第二导向部分的轴心线之间的距离与待测钣金件的腰型孔的两端和其中心之间的距离相等,当第二导向部分插入检具上的检测孔时,该刻线针的针尖能够与钣金件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至宇冯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至信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