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轴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76809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30 1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转轴及电子设备。转轴包括:固定轴、弹性转动部件、连接件以及离合结构。连接件包括第一轴套、第二轴套和连接端。第一轴套套设在固定轴上。弹性转动部件两端分别连接固定轴与连接端。离合结构的分离轴与离合结构的第三轴套摩擦连接,分离轴的一端第一可分离卡持结构与固定轴第二可分离卡持结构卡持,第三轴套和第二轴套同步旋转。当第一可分离卡持结构与第二可分离卡持结构卡持时,连接件能外力作用下绕固定轴从初始位置旋转至预设位置,处于分离时,连接件在弹性转动部件的回复力作用下从预设位置旋转至初始位置。用户无需像现有的那样需要手动的将转轴旋转到初始角度,只需要控制分离轴,便可以实现连接件的自动回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轴及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轴及电子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转轴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便携式计算机的形态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为了兼得折叠式笔记本电脑的性能以及平板电脑的轻便性,出现了可分离式的笔记本电脑。可分离式笔记本电脑的屏幕与键盘区通过可拆分的转轴连接,从而可以使新型的可分离式笔记本电脑可以实现两种工作模式。然而,在屏幕从键盘上的可拆分的转轴拆分后,固定在键盘区的转轴部分的旋转角度会停留在拆分后时的角度,需要人为的将转轴的角度调整到初始角度,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转轴及电子设备,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只需要控制分离轴便可实现旋转臂自动回复到初始角度,从而更加方便使用。 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方面,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转轴,其包括: 固定轴,其一端设有第一可分离卡持结构。 弹性转动部件,其套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弹性转动部件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轴上。 连接件,其包括第一轴套、第二轴套和连接端,所述第一轴套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弹性转动部件的另一端连接。 离合结构,其包括:分离轴以及设置在所述分离轴上的第三轴套,所述分离轴与所述第三轴套摩擦连接,所述分离轴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可分离卡持结构相互卡持的第二可分离卡持结构,所述第三轴套上设有第一同步结构。 其中,第二轴套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同步结构配合的第二同步结构,所述第二轴套设置在所述第三轴套上,通过所述第一同步结构和所述第二同步结构配合使得所述第三轴套与所述第二轴套同步旋转。 当所述第一可分离卡持结构与第二可分离卡持结构处于卡持状态时,所述连接件能在外力作用下绕所述固定轴从初始位置旋转至预设位置,并维持在所述预设位置;当所述第一可分离卡持结构与第二可分离卡持结构处于分离状态时,所述连接件在所述弹性转动部件的回复力作用下绕所述固定轴从所述预设位置旋转至所述初始位置。 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可选的,前述的转轴,所述离合结构还包括弹簧组件以及锁定件。 所述分离轴的另一端设有锁定结构。 所述第三轴套以及所述弹簧组件依次从锁定结构一端套在所述分离轴上,至所述第三轴套与所述第二可分离卡持结构抵触。 锁定件,其锁定在所述锁定结构上,所述锁定件与所述弹簧组件一端相抵触,所述弹簧组件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轴套抵触,以使所述第三轴套分别与所述第二可分离卡持结构和所述弹簧组件另一端相抵触的面为摩擦联接。 可选的,前述的转轴,所述的锁定结构为第一外螺纹结构,所述的锁定件为与第一外螺纹结构配合的第一螺母。 可选的,前述的转轴,所述弹簧组件包括:弹簧,以及分别设置在弹簧两侧的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 所述第一垫圈与所述锁定件相抵触,所述第二垫圈与所述第三轴套相抵触。 可选的,前述的转轴,还包括: 固定支架,其上设有轴孔,所述固定支架通过轴孔固定在所述固定轴上,用于与外部部件固定。 可选的,前述的转轴,还包括: 第二螺母。 所述固定轴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螺母配合的第二外螺纹结构, 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第二螺母设置在所述第一可分离卡持结构与所述第一轴套之间,所述固定支架一端与所述第一可分离卡持结构相抵触,所述固定支架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第二外螺纹结构的配合锁定。 可选的,前述的转轴,所述的第一同步结构为下凹所述第三轴套外环表面的第一平台,所述的第二同步结构为所述第二轴套内环表面上凸起的第二平台。 可选的,前述的转轴,所述第二可分离卡持结构最大外轮廓大于所述第二轴套的内径。 可选的,前述的转轴,所述第一可分离卡持结构为矩形凸台, 所述第二可分离卡持结构为矩形凹槽。 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另一方面,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以及转轴。 所述转轴包括: 固定轴,其一端设有第一可分离卡持结构。 弹性转动部件,其套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弹性转动部件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轴上。 连接件,其包括第一轴套、第二轴套和连接端,所述第一轴套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弹性转动部件的另一端连接。 离合结构,其包括:分离轴以及设置在所述分离轴上的第三轴套,所述分离轴与所述第三轴套摩擦连接,所述分离轴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可分离卡持结构相互卡持的第二可分离卡持结构,所述第三轴套上设有第一同步结构。 其中,第二轴套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同步结构配合的第二同步结构,所述第二轴套设置在所述第三轴套上,通过所述第一同步结构和所述第二同步结构配合使得所述第三轴套与所述第二轴套同步旋转。 当所述第一可分离卡持结构与第二可分离卡持结构处于卡持状态时,所述连接件能在外力作用下绕所述固定轴从初始位置旋转至预设位置,并维持在所述预设位置;当所述第一可分离卡持结构与第二可分离卡持结构处于分离状态时,所述连接件在所述弹性转动部件的回复力作用下绕所述固定轴从所述预设位置旋转至所述初始位置。 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连接端可拆分的连接,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固定轴或所述固定支架连接。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转轴及电子设备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技术提出的转轴在分离轴的第二可分离卡持结构与固定轴的第一可分离卡持结构卡持时,分离轴被固定,在所述连接件受到外力作用下从初始位置旋转至预设位置时,所述连接件的连接端与被固定的分离轴之间产生摩擦力,所述连接件的连接端与固定轴之间会受到弹性转动部件的扭力。在去除外力后,摩擦连接的所述分离轴与所述第三轴套所产生的摩擦力克服所述弹性转动部件的扭力,使所述连接件保持在预设位置。需要将所述连接件恢复到初始位置时,用户只需要通过控制分离轴,将所述第一可分离卡持结构与所述第二可分离卡持结构从卡持状态转为分离状态,使分离轴失去固定力,所述连接件的连接端与失去固定力的分离轴之间的不再产生摩擦力,在所述弹性转动部件的回复力作用下,所述连接件便可实现自动回复到初始位置。对于电子设备而言,无需像现有的那样需要手动的将转轴旋转到初始角度,只需要控制一下分离轴,便可以实现连接件的自动回复,从而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出的转轴分离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出的转轴闭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出的转轴局部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出的转轴的分离轴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出的转轴的一种具体的分离轴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出的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可分离式笔记本电脑上固定在键盘区的转轴需要人为控制才能调整到初始角度,使用时较为繁琐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转轴及电子设备,可通过控制一下分离轴,便可以实现连接件的自动回复,从而方便用户使用。 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轴,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轴,其一端设有第一可分离卡持结构; 弹性转动部件,其套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弹性转动部件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轴上; 连接件,其包括第一轴套、第二轴套和连接端,所述第一轴套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弹性转动部件的另一端连接; 离合结构,其包括:分离轴以及设置在所述分离轴上的第三轴套,所述分离轴与所述第三轴套摩擦连接,所述分离轴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可分离卡持结构相互卡持的第二可分离卡持结构,所述第三轴套上设有第一同步结构; 其中,第二轴套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同步结构配合的第二同步结构,所述第二轴套设置在所述第三轴套上,通过所述第一同步结构和所述第二同步结构配合使得所述第三轴套与所述第二轴套同步旋转; 当所述第一可分离卡持结构与第二可分离卡持结构处于卡持状态时,所述连接件能在外力作用下绕所述固定轴从初始位置旋转至预设位置,并维持在所述预设位置;当所述第一可分离卡持结构与第二可分离卡持结构处于分离状态时,所述连接件在所述弹性转动部件的回复力作用下绕所述固定轴从所述预设位置旋转至所述初始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轴,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轴,其一端设有第一可分离卡持结构; 弹性转动部件,其套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弹性转动部件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轴上;连接件,其包括第一轴套、第二轴套和连接端,所述第一轴套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弹性转动部件的另一端连接; 离合结构,其包括:分离轴以及设置在所述分离轴上的第三轴套,所述分离轴与所述第三轴套摩擦连接,所述分离轴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可分离卡持结构相互卡持的第二可分离卡持结构,所述第三轴套上设有第一同步结构; 其中,第二轴套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同步结构配合的第二同步结构,所述第二轴套设置在所述第三轴套上,通过所述第一同步结构和所述第二同步结构配合使得所述第三轴套与所述第二轴套同步旋转; 当所述第一可分离卡持结构与第二可分离卡持结构处于卡持状态时,所述连接件能在外力作用下绕所述固定轴从初始位置旋转至预设位置,并维持在所述预设位置;当所述第一可分离卡持结构与第二可分离卡持结构处于分离状态时,所述连接件在所述弹性转动部件的回复力作用下绕所述固定轴从所述预设位置旋转至所述初始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合结构还包括弹簧组件以及锁定件; 所述分离轴的另一端设有锁定结构; 所述第三轴套以及所述弹簧组件依次从锁定结构一端套在所述分离轴上,至所述第三轴套与所述第二可分离卡持结构抵触; 锁定件,其锁定在所述锁定结构上,所述锁定件与所述弹簧组件一端相抵触,所述弹簧组件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轴套抵触,以使所述第三轴套分别与所述第二可分离卡持结构和所述弹簧组件另一端相抵触的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亮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