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闵京植专利>正文

具有离合器功能的无级变速动力传动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7423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实现接受发动机或马达等驱动而回转的传动输入轴的驱动而传给输出轴回转动力的,对其进行无级变速驱动,并具有离合器功能的无级变速动力传动的方法和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与称作行星齿轮装置的行星齿轮同样的功能,或是具有类似行星齿轮装置的任何机构的齿轮装置,其结构是,第1齿轮与第2齿轮之间的若干个中间传动齿轮相互啮合,可空转和自转,或者利用若干个中间传动齿轮与第2齿轮连接一起构成的范围内的齿轮结构进行控制,由此,对于传动输入轴上产生的回转驱动力,不用分为离合器装置和变速装置两种装置,而是用在形成一体的装置内实现变速和离合器作用来达到其目的。(*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把接受发动机或马达等驱动回转的传动输入轴的驱动传动传给输出轴并进行无级变速,具有离合器功能的无级变速动力传动的方法及装置。一般地,由发动机或马达等运转驱动的汽车类、产业机械类等,为了将由发动机驱动的传动输入轴的回转驱动力断续地进行传递,必须使用离合器,并利用变速器将这种传动输入轴的回转驱动力传递给变速器的输入轴,进行变速之后,将这种变速状态传递给输出轴,实现动力传递与变速功能是用各自的装置进行的。特别如手动变速器那样,全部由操作者完成,由于与发动机输出的传动输入轴转速无关根据需要使离合器进行断续操作,这样便会有导致由操作离合器装置而产生发动机的起动负荷的缺点,这种缺点又是无法排除的。另外,对于自动变速装置来说,由于所使用的液体离合器是由液体以间接传递方式用变扭器进行动力传递的,其燃料消耗量大,使燃空比大大地下降。再者,这种现有的动力传动装置,在传动输入轴的转速变化并将这种转速传送给输出轴的装置中,必须使用有多个齿轮组的变速装置,这种结构的变速装置,由于划分成多级,存在着不能随着速度的-->增减而成比例地变速等,其必须分级带来很多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从根本上克服现有技术所使用的上述离合器装置,变速装置及自动变速装置所存在的缺点。为了完成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利用行星齿轮机构的原理,通过控制,不将传动输入轴上的回转驱动力分在离合器装置和变速装置两种之中,而是利用在一个装置内形成一体,具有变速和离合器两个功能的装置。本专利技术的行星齿轮机构与通常称作行星齿轮装置的行星齿轮完成同样的功能,也可以是具有类似这种结构的其它任何机构的齿轮装置,其结构都是,第1齿轮和第2齿轮之间的若干个中间传动齿轮相互啮合,空转或自转,或者该若干中间传动齿轮与第2齿轮连接构成范畴齿轮结构机构。由于不可能对如前所述的每一结构逐一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本文仅以前述行星齿轮机构(以下简称A-齿轮机构)、由前述的齿轮结构机构构成的B-行星齿轮机构(以下简称B-齿轮机构)及复合行星齿轮机构(以下简称复齿轮机构)为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述,应该提醒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必须使用上述的A-齿轮机构、B-齿轮机构及复合齿轮机构,其实施例也不限于此。首先,对于利用前述A-齿轮机构实施本专利技术无级变速动力传动的方法进行描述。将发动机驱动回转的传动输入轴的回转驱动力传递给太阳齿轮,该太阳齿轮的回转驱动力,使行星齿轮组回转驱动,并与轴支承着前述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架上的输出轴连接,这样,行星齿轮架的回转驱动力传递给输出轴,此时,接受前述传动输入轴的回转驱动力(-->转速)、将该回转驱动力(转速)传递给输出轴时,由另外动力机构将可变回转驱动力施加给与行星齿轮组啮合的内齿圈,借助于控制内齿圈的回转驱动力,通过行星齿轮架,控制输出轴的回转驱动力(转速),根据所提供的这种动力传动方法,使可实现无级变速动力传递。接着,叙述利用B-齿轮机构的本专利技术,首先,叙述本专利技术用B-齿轮机构的结构。即,把作为发动机回转驱动力轴的传动输入轴与相当于前述第1齿轮的一侧侧面齿轮固定连接,位于该一侧侧面齿轮相对位置上,相当于前述第2齿轮的另一侧侧面齿轮与输出轴固接。这样,独立的若干中间齿轮与两个侧面齿轮的齿轮面相啮合,而且,该若干个中间齿轮组可以在前述两个侧面齿轮之间自由地空转,并与中间齿轮架以轴支承形式连结。对于这种结构的B-齿轮机构,就能使由发动机驱动回转的传动输入轴的回转驱动力传递给一侧侧面齿轮,该一侧侧面齿轮的齿轮回转驱动力使中间齿轮组驱动回转,该中间齿轮的回转驱动力传递给输出轴侧的另一侧侧面齿轮,该另一侧侧面齿轮的回转驱动力则递给输出轴。此时,在接受前述传动输入轴的回转驱动力(转速),并将该回转驱动力(转速)传递给输出轴为过程中,用另外一种动力机构,将回转驱动力可变化地施加给轴支承地装在中间齿轮组上的中间齿轮架,通过控制中间齿轮架的回转驱动力,便可经输出轴侧的另一侧侧面齿轮来控制输出侧的回转驱动力(转速),由提供的这种动力传动方法便可实现无级变速动力传递。为了易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驱动的无级变速动力传递方法,用图1对-->A-齿轮机构,用图2对B-齿轮机构具体地加以说明。图1和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无级变速动力传动结构的例子示意图。图3和图4是图1和图2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A、B是依本专利技术的复合齿轮机构的一个例子示意图。图6A、B是图5A、B的具体实施例示意图。图7A、B是依本专利技术变速时的驱动的一个例子示意图。图中,1.太阳齿轮,2.行星齿轮,3.行星齿轮架,4.内齿圈,21.一侧侧面齿轮,31.另一侧侧面齿轮,41.中间齿轮,42.中间齿轮架,100.第1-A-齿轮机构,105.行星齿轮连接轴,200.第2-B-齿轮机构。下面通过对图1中的A-齿轮机构、图2中的B-齿轮机构进行具体的描述,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依本专利技术驱动的无级变速动力传动方法。即,在A-齿轮机构中,由发动机驱动按照一定方向回转驱动的传动输入轴30的回转驱动力按照一定方向驱动太阳齿轮1回转。在这种状态下,由于没有外力施加给内齿圈4,因此,处于自由放置状态,此时具有地星齿轮装置特性,行星齿轮2等可以在各自位置空转,这样,与行星齿轮2等为一体的以轴支承形式连接的行星齿轮架3则以任意形式回转。此时,内齿圈4由于行星齿轮2的空转,以与太阳齿转1相反的转动方向自由回转(以下称作自转)。但是,一旦利用另外一种动力传动机构所产生的外力对内齿圈4的回转力进行控制时,前述的行星齿轮2一方面传递太阳齿轮1的回转驱动力,同时2沿内齿圈4的内圆周回转,其回转速度根据对内齿圈4的控制程度进行控制,结果,行星齿轮架3受太阳齿轮1回转驱动力-->的传递作用而回转。由此,与行星齿轮架3固定连接的输出轴40的回转驱动,根据对于内齿圈4控制状态程度,最终成比例地回转驱动。再者,B-齿轮机构如图2所示,由发动机按照一定的方向回转驱动的传动输入轴30的回转驱动力驱动一侧侧面齿轮21,按照一定方向回转。在这种状态下,由于中间齿轮架42上无外力的作用,而处于自由放置状态,此时,中间齿轮41等在各自的位置空转,与中间齿轮41相啮合的另一侧侧齿面31不以任意形式回转。此时,中间齿轮架42随着中间齿轮41等的空转,以与一侧侧面齿面21相同转向自由转动(以下简称自转)。但是,一旦中间齿轮架42的回转由外力来控制时,前述中间齿轮41就会受到一侧侧面齿轮21传递的回转驱动力的作用而回转,其回转速度根据由另外一种动力机构所产生的外力对中间齿轮架42的控制程度进行控制,结果,另一侧侧面齿轮31受一侧侧面齿轮21所传递的作用而回转。由此,与另一侧侧面齿轮31固定连接在一起的输出轴40的回转驱动,则根据对中间齿轮架42的控制程度而按照比例进行回转驱动。通过上文对于例子A-齿轮机构和B-齿轮机构的说明,可以理解,以A-齿轮机构构成的太阳齿轮1与构成B-齿轮机构的一侧侧面齿轮21、构成A-齿轮机构的内齿圈4与B-齿轮机构中的中间齿轮架42,A-齿轮机构中的行星齿轮2与B-齿轮机构中的中间齿轮41以及A-齿轮机构中的行星齿轮架3与B-齿轮机构中的另一侧侧面齿面31分别具有相同的功能。-->与传统的行星齿转装置相比较可知,A-齿轮机构是有沿垂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离合器功能的无级变速动力传动的方法,将由发动机驱动而转动的传动输入轴的回转驱动力传递给太阳齿轮,该太阳齿轮的回转驱动力使行星齿轮组回转驱动,把输出轴连接在支承轴地设置有前述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架上,将行星齿轮架的回转驱动力传递给输出轴而构成的,其特征是:接受前述传动输入轴的回轮驱动力(转速)并将该回转驱动力(转速)传递给输出轴时,由另外一个动力机构将可变回转驱动力施加给与前述行星齿轮组啮合的内齿圈并对内齿圈的回转驱动力进行控制,由此,可以通过行星齿轮架对输出轴的回转驱动力(转速)进行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KR 1995-1-27 1523/95;KR 1994-11-7 29098/94;KR 19941、一种具有离合器功能的无级变速动力传动的方法,将由发动机驱动而转动的传动输入轴的回转驱动力传递给太阳齿轮,该太阳齿轮的回转驱动力使行星齿轮组回转驱动,把输出轴连接在支承轴地设置有前述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架上,将行星齿轮架的回转驱动力传递给输出轴而构成的,其特征是:接受前述传动输入轴的回轮驱动力(转速)并将该回转驱动力(转速)传递给输出轴时,由另外一个动力机构将可变回转驱动力施加给与前述行星齿轮组啮合的内齿圈并对内齿圈的回转驱动力进行控制,由此,可以通过行星齿轮架对输出轴的回转驱动力(转速)进行控制。2、一种具有离合器功能的无级变速动力传动的方法,作为发动机回转驱动力轴的传动输入轴固定连接在相当于第一齿轮的一侧侧面齿轮上,在该一侧侧面齿轮的相对位置,相当于第二齿轮的另一侧侧面齿轮固定在输出轴上,若干独立的中间齿轮与前述两个侧面齿轮的齿轮面相啮合,其特征是:前述若干个中间齿轮组等,可以在前述两个侧面齿轮之间自由地空转,并与中间齿轮架以轴支承的形式,中间齿轮架接受前述传动输入轴的回转驱动力(转速),并将该回转驱动力(转速)传递给输出轴,由另外的动力机构将可变回转驱动力施加给与前述中间齿轮组上以轴支承的形式连接的中间齿轮架,借助于对中间齿轮架(42)的回转驱动力进行控制,通过输出轴侧的另一侧侧面齿轮,而对输出轴的回转驱动力(转速)进行控制。3、一种具有离合器功能的无级变速动力传动装置,是将由发动-->机驱动而转动的传动输入轴(30)的回转驱动力传递给太阳齿轮(1),该太阳齿轮(1)的回转驱动力使行星齿轮的组(2)回转驱动,把输出轴(40)连接在轴支承地设置在前述行星齿轮组(2)上的行星齿轮架(3)上,使行星齿轮架(3)的回轮驱动力传递给输出轴(40)而构成的,其特征是:接受前述传动输入轴(30)的回转驱动力(转速)并将其传递给输出轴(40),并用另外动力机构将可变回转驱动力施加在与上述行星齿轮组啮合的内齿圈(4)上,对内齿圈(4)的回转驱动力进行控制,由此,可通过行星齿轮架(3)对输出轴(40)的回转驱动力(转速)进行控制。4、一种具有离合器功能的无级变速传动装置,作为发动机回转驱动力轴的传动输入轴(30)固定在相当于第1齿轮的一侧侧面齿轮(21)上,在该一侧侧面齿轮(21)的相对位置,相当于第2齿轮的另一侧侧面齿轮(31)固定在输出轴上,若干独立的中间齿轮(41)与前述两个侧面齿轮(21)、(31)的齿轮而相啮合,其特征是,前述若干个中间齿轮组(41)等,可以在前述两侧面齿轮(21),(31)之间自由地空转,与中间齿轮架(42)以轴支承的形式连接,接受前述传动输入轴(30)的回转驱动力(转速)并将该回转驱动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京植
申请(专利权)人:闵京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