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级变速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59952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5 1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级变速传动机构,变速手柄端部与变速轴接头连接,变速轴接头与偏心变速轴的一端连接,偏心变速轴的偏心端连接拉杆一端端部,拉杆另一端上设有铰接件,变速支架连接在铰接件的铰接端上,变速支架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朝向相反的第一连动拨叉和第二连动拨叉,第一推力球轴承设在第一动半轮上表面,第一活性连动拨叉的拨动端落于第一推力球轴承上,所述第二推力球轴承设在第二动半轮的下表面,第二连动拨叉的拨动端落于第二推力球轴承下,变速皮带分别连接第二动半轮和第二定半轮、第一动半轮和第一定半轮。降低了电机能耗损失,在短距离小空间内实现无级变速,变速稳定提速快,结构紧凑比速大,坚固耐用、安装安全性高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变速传动机构,尤其是一种机械手动变速的无级变速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无级变速器,通过机械调节单对皮带轮变速,单对皮带轮弹簧压缩复位,或改变中心距单对皮带轮变径变速,其起速和变速慢、中心距大、皮带倾斜易损,造成电机功率耗损大、变速不稳定、传动比小、弹簧安装安全性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级变速传动机构,解决了短距离(195mm)小空间(100mm)内实现无级变速,变速时皮带水平运转、克服频繁打滑现象、电机能耗小(动力源的能量损耗少),变速稳定提速快、结构紧凑比速大、坚固耐用且安全性能高等特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无级变速传动机构,包括变速手柄、变速轴接头、偏心变速轴、拉杆、导向轴、可沿导向轴轴向移动的变速支架、第一推力球轴承、第二推力球轴承、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动半轮和第一定半轮、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二动半轮和第二定半轮、与第二动半轮连接的动力源、变速皮带;所述变速手柄端部与变速轴接头连接,变速轴接头与偏心变速轴的一端连接,偏心变速轴的偏心端连接拉杆一端端部,拉杆另一端上设有铰接件,变速支架连接在铰接件的铰接端上,变速支架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朝向相反的第一连动拨叉和第二连动拨叉,所述第一推力球轴承设在第一动半轮上表面,第一活性连动拨叉的拨动端落于第一推力球轴承上,所述第二推力球轴承设在第二动半轮的下表面,所述第二连动拨叉的拨动端落于第二推力球轴承下,所述变速皮带分别连接第二动半轮和第二定半轮、第一动半轮和第一定半轮。杠杆支点技术特征而实现,由变速手柄旋转偏心变速轴,带动铰接拉杆,变速支架沿导向轴轴向移动,活性连动拨叉相随同步运动,在杠杆支点特征作用下,第一和第二动半轮同时连动位移变径,各对皮带轮间距改变,轮径同时大小变化,从而获得1:5大范围的传动比,实现无级变速。在所述变速轴接头上设有用于紧固变速轴的紧定螺丝,所述变速手柄旋转变速轴接头、通过紧定螺丝连接偏心变速轴。紧定螺丝用于将变速轴接头与变速轴之间锁紧。在所述变速支架和第一连动拨叉之间设有内六角螺丝,其有微调作用,用于消除加工误差间隙。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皮带平稳水平运转,降低了电机能耗损失,达到节能减排功效,在短距离(195mm)小空间(100mm)内实现无级变速,变速稳定提速快,结构紧凑比速大,坚固耐用、安装安全性高等特点,采用杠杆支点技术特征,两个活动拨叉机械双轮双向同时变径,无级变速时皮带水平运转,附着摩擦力均衡,克服频繁打滑现象,电机功率充分发挥(动力源的能量损耗少),达到节能减排的功效,短距离小空间内变速稳定提速快,结构紧凑比速大且坚固耐用,安全性能高等特点。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便于广大面积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一种无级变速传动机构俯视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一种无级变速传动机构主视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一种无级变速传动机构左视剖视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一种无级变速传动机构简化(高速)示意图;图5本专利技术一种无级变速传动机构简化(低速)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请参阅图1到图3所示,一种无级变速传动机构,包括变速手柄1、变速轴接头2、偏心变速轴4、拉杆5、导向轴8、可沿导向轴8轴向移动的变速支架7、第一推力球轴承11、第二推力球轴承111、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动半轮14和第一定半轮15、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二动半轮12和第二定半轮13、与第二动半轮12连接的动力源16、变速皮带17;变速手柄1端部与变速轴接头2连接,变速轴接头2与偏心变速轴4的一端连接,偏心变速轴4的偏心端连接拉杆5一端端部,拉杆5另一端上设有铰接件6,变速支架7连接在铰接件6的铰接端上,变速支架7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朝向相反的第一连动拨叉9和第二连动拨叉91,变速支架7与第一连动拨叉9和第二连动拨叉91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为分体结构,第一推力球轴承11设在第一动半轮14上表面,第一活性连动拨叉9的拨动端落于第一推力球轴承11上,第二推力球轴承111设在第二动半轮12的下表面,第二连动拨叉91的拨动端落于第二推力球轴承111下,变速皮带17分别连接第二动半轮12和第二定半轮13、第一动半轮14和第一定半轮15。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变速手柄1旋转变速轴接头2,通过紧定螺丝3连接偏心变速轴4同步旋转,带动拉杆5及铰接件6,推动变速支架7沿导向轴8轴向移动,第一连动拨叉9和第二连动拨叉91相随同步运动,微调M8X16内六角螺丝10至合适间隙,使第一连动拨叉9支点作用在第一推力球轴承11上,第二连动拨叉91支点作用在第二推力球轴承111下,第二动半轮12(小动半轮)、第一动半轮14(大动半轮)同时连动位移变径,第二定半轮13(小定半轮)、第一定半轮15(大定半轮)各组间距改变,轮径同时大小变化,动力源16驱动带轮,变速皮带17传递,从而获得1:5大范围的传动比,实现无级变速。在中心距不变情况下,采用杠杆支点技术特征,组成2对动、定半轮同时双向连动变径的无级变速机构。请参阅图4所示,当偏心变速轴4,偏心由低转向高位时,第二动半轮12由偏心激发拉杆5、铰接件6、变速支架7、第一连动拨叉9和第二连动拨叉91连动向上,力作用在第二动半轮12端面第二推力球轴承111下,同时迫使变速皮带17随带轮锥面由内向外移动,变速皮带17与小带轮组合(该小带轮组合为第二动半轮12、第二定半轮13的组合)接触直径变大;第一动半轮14由变速皮带17的张力推开,变速皮带17同时由外向内移动,与大带轮组合(该大带轮组合为第一动半轮14、第一定半轮15的组合)接触直径变小,从而实现大轮带小轮获得高速。请参阅图5所示,当偏心变速轴4,偏心由高转向低位时,第一动半轮14由偏心激发拉杆5、铰接件6、变速支架7、第一连动拨叉9和第二连动91连动向下,力作用在第一动半轮14端面第一推力球轴承11上,同时迫使变速皮带17随带轮锥面由内向外移动,变速皮带17与大带轮组合接触直径变大;第二动半轮12由变速皮带17的张力推开,变速皮带17同时由外向内移动,与小带轮组合接触直径变小,从而实现小轮带大轮获得低速。本实施例由动力源通过变速皮带,两对定半轮、动半轮,在中心距不变情况下,采用杠杆支点技术特征变速,两对动半轮同时轴向连动位移变径,实现...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级变速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手柄(1)、变速轴接头(2)、偏心变速轴(4)、拉杆(5)、导向轴(8)、可沿导向轴(8)轴向移动的变速支架(7)、第一推力球轴承(11)、第二推力球轴承(111)、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动半轮(14)和第一定半轮(15)、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二动半轮(12)和第二定半轮(13)、与第二动半轮(12)连接的动力源(16)、变速皮带(17);所述变速手柄(1)端部与变速轴接头(2)连接,变速轴接头(2)与偏心变速轴(4)的一端连接,偏心变速轴(4)的偏心端连接拉杆(5)一端端部,拉杆(5)另一端上设有铰接件(6),变速支架(7)连接在铰接件(6)的铰接端上,变速支架(7)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朝向相反的第一连动拨叉(9)和第二连动拨叉(91),所述第一推力球轴承(11)设在第一动半轮(14)上表面,第一活性连动拨叉(9)的拨动端落于第一推力球轴承(11)上,所述第二推力球轴承(111)设在第二动半轮(12)的下表面,所述第二连动拨叉(91)的拨动端落于第二推力球轴承(111)下,所述变速皮带(17)分别连接第二动半轮(12)和第二定半轮(13)、第一动半轮(14)和第一定半轮(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级变速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手柄(1)、变速轴接
头(2)、偏心变速轴(4)、拉杆(5)、导向轴(8)、可沿导向轴(8)轴向移动
的变速支架(7)、第一推力球轴承(11)、第二推力球轴承(111)、上下相对设
置的第一动半轮(14)和第一定半轮(15)、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二动半轮(12)
和第二定半轮(13)、与第二动半轮(12)连接的动力源(16)、变速皮带(17);
所述变速手柄(1)端部与变速轴接头(2)连接,变速轴接头(2)与偏心
变速轴(4)的一端连接,偏心变速轴(4)的偏心端连接拉杆(5)一端端部,
拉杆(5)另一端上设有铰接件(6),变速支架(7)连接在铰接件(6)的铰接
端上,变速支架(7)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朝向相反的第一连动拨叉(9)和第
二连动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力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