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坐姿校正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双人课桌T型学生坐姿校正装置,其包括“T”型架、基座和双人课桌,双人课桌包括桌面、第一桌斗、第二桌斗和支腿,第一桌斗和第二桌斗之间设有立杆,基座固定安装在立杆上,基座的开口朝上,“T”型架的下端插于基座内部,“T”型架的横梁平行于桌面的长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可以让学生端正坐姿,以避免学生驼背、斜肩、脊椎弯曲,阻挡学生趴着看书写字,进而保护了学生的视力;学生在课间伏案休息时,只需将“T”型架从基座中抽出即可,不占用空间,也不影响学生伏案休息,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人课桌T型学生坐姿校正装置
本技术涉及坐姿校正装置
,是一种双人课桌T型学生坐姿校正装置。
技术介绍
小学生的视力调节能力比较好,他们既能在较远的距离看书写字,也能贴近了书本看书写字。在课堂上,为了让学生保持正确的坐姿,老师需要经常性的提醒,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学生不能保持正确坐姿,而是本能地趴在桌子上贴近了书本看书写字,而长期的贴近看书写字会造成学生视力调节能力减退而近视,而且会造成学生驼背、斜肩、脊椎弯曲,进而影响学生的生长发育。 专利号03221959.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近视护眼架,由固定板、基座、立柱、顶胸板组成,使用时可根据学生的视力情况调整护眼架的角度和高度,调整顶胸板的角度,进而有效地控制中小学生看书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但是这种防近视护眼架固定在课桌上,不方便取下,影响学生课间伏案休息,同时该防近视护眼架机构复杂,操作繁琐,制作成本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人课桌T型学生坐姿校正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防近视护眼架存在的不方便取下,影响学生课间伏案休息,机构复杂,操作繁琐,制作成本高的问题。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双人课桌T型学生坐姿校正装置,包括“T”型架、基座和双人课桌,双人课桌包括桌面、第一桌斗、第二桌斗和支腿,第一桌斗和第二桌斗之间设有立杆,基座固定安装在立杆上,基座的开口朝上,“T”型架的下端插于基座内部,“T”型架的横梁平行于桌面的长边。 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T”型架的横梁为圆管,“T”型架的横梁的两端安装有圆弧封口。 上述“T”型架的横梁的横截面直径为20mm,“T”型架的横梁的长度为900mm。 上述“T”型架的竖梁为方管,基座为与竖梁相配合的方管。 上述“T”型架的竖梁的高度为270mm至380mm。 上述基座焊接在立杆上或通过螺钉固定在立杆上;或/和,基座的下端沿轴向设有等间距的螺孔,在其中一个螺孔上设有螺杆,“T”型架的底部座于螺杆上。 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结构简单,不影响学生的视线,制作安装成本低,操作方便,通过向高度不同的螺孔内插入螺杆即可调节“T”型架的高度;学生在课间伏案休息时,只需将“T”型架从基座中抽出平放在桌面即可,不占用空间,也不影响学生伏案休息,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1中“T”型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基座,2为立杆,3为横梁,4为圆弧封口,5为竖梁,6为螺孔,7为桌面,8为第一桌斗,9为第二桌斗,10为支腿,a为横梁的长度,b为竖梁的高度,D为横梁的横截面直径。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3、4所示,该双人课桌T型学生坐姿校正装置包括“T”型架、基座I和双人课桌,双人课桌包括桌面7、第一桌斗8、第二桌斗9和支腿10,第一桌斗8和第二桌斗9之间设有立杆2,基座I固定安装在立杆2上,基座I的开口朝上,“T”型架的下端插于基座I内部,“T”型架的横梁3平行于桌面7的长边。该双人课桌T型学生坐姿校正装置结构非常简单,只有一个“T”型架和一个基座I,使用时,只需将“T”型架的竖梁5插入基座I内,即可以让学生端正坐姿,避免学生驼背、斜肩、脊椎弯曲,由于“T”型架的作用,学生眼睛到书本的距离也达到了 300mm或以上,保护了学生的视力,避免或减轻了对学生视力的损害;当学生课间需要伏案休息时,只需将“T”型架从基座I上取出即可,操作简单,不占用空间,不影响学生伏案休息。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双人课桌T型学生坐姿校正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2、3、4所示,上述“T”型架的横梁3为圆管,“T”型架的横梁3的两端安装有圆弧封口 4。横梁3采用圆管,不仅美观,而且在学生不小心触碰到横梁3时,不会对学生造成伤害;横梁3两端安装圆弧封口 4,圆润光滑,不会割伤学生。 如附图3、4所示,上述“T”型架的横梁3的横截面直径D为20mm,“T”型架的横梁3的长度a为900mm。这样,横梁3在起到矫正学生坐姿作用的同时,不会影响学生正常看书写字,不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 如附图2所示,上述“T”型架的竖梁5为方管,基座I为与竖梁5相配合的方管。这样,可以防止竖梁5在受到外力时旋转,避免竖梁5旋转带动横梁3旋转,进而对学生造成伤害。 如附图4所示,上述“T”型架的竖梁5的高度b为270mm至380mm。小学生一年级到六年级需要的竖梁5的高度b为270mm至380mm,这样,保证了 “T”型架的适用性。 如附图1、2、3所示,上述基座I焊接在立杆2上。在立杆2为金属材质时,采用焊接将基座I与立杆2固定,操作方便,连接牢固。 另外,基座I还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在立杆2上。在立杆2为木质时,可以通过螺钉将基座I固定在立杆2上,连接牢固,操作方便。 如附图3所示,上述基座I的下端沿轴向设有等间距的螺孔6,在其中一个螺孔6上设有螺杆,“T”型架的底部座于螺杆上。这样,在需要提高“T”型架高度的时候,在基座I下部相应的螺孔6里插入螺杆,以此垫高“T”型架,方便不同坐高的同学使用。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使用过程: 双人课桌包括桌面7、第一桌斗8、第二桌斗9和支腿10,针对双人课桌的特点,将基座I固定安装在双人课桌两个桌斗之间的立杆2上; “T”型架采用不锈钢,横梁3用圆管,横梁3的长度a为900mm,横梁3的横截面直径D为20mm,横梁3的两端安装有圆弧封口 4,圆润光滑,不会割伤学生。“T”型架的竖梁5采用方管,竖梁5的高度b因学生坐高而定,小学生一年级到六年级需要的竖梁5的高度b为270mm至380mm。竖梁5 —头做圆弧切割后与横梁3焊接牢固并抛光。 基座I采用不锈钢方管制作,基座I的内径刚好能使“T”型架的竖梁5插入。这样,竖梁5和基座I之间的间隙小,既方便插入拔出,也不会轻易旋转。如果双人课桌两个桌斗之间的立杆2是金属的,则可以将基座I焊接在双人课桌两个桌斗之间的立杆2上;如果立杆2是木质的,则可以用螺栓或螺钉紧固连接。 基座I下部每隔20mm打一个螺孔6,可以打两到三个螺孔6,在需要提高“T”型架高度的时候,在基座I下部相应的螺孔6里插入螺杆,以此垫高“T”型架,方便不同坐高的同学使用。 考虑到双人课桌用的“T”型架,班主任老师应把坐高一样的学生安排为同桌,再选择合适高度的“T”型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人课桌T型学生坐姿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T”型架、基座和双人课桌,双人课桌包括桌面、第一桌斗、第二桌斗和支腿,第一桌斗和第二桌斗之间设有立杆,基座固定安装在立杆上,基座的开口朝上,“T”型架的下端插于基座内部,“T”型架的横梁平行于桌面的长边;其中: “T”型架的横梁为圆管,“T”型架的横梁的两端安装有圆弧封口;“T”型架的竖梁为方管,基座为与竖梁相配合的方管;基座焊接在立杆上或通过螺钉固定在立杆上;基座的下端沿轴向设有等间距的螺孔,在其中一个螺孔上设有螺杆,“T”型架的底部座于螺杆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人课桌T型学生坐姿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T”型架、基座和双人课桌,双人课桌包括桌面、第一桌斗、第二桌斗和支腿,第一桌斗和第二桌斗之间设有立杆,基座固定安装在立杆上,基座的开口朝上,“T”型架的下端插于基座内部,“T”型架的横梁平行于桌面的长边;其中:“T”型架的横梁为圆管,“T”型架的横梁的两端安装有圆弧封口 ;“τ”型架的竖梁为方管,基座为与竖梁相配合的方管;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征,
申请(专利权)人:田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