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用转子冲片,包括冲片本体和沿冲片本体圆周设置的闭口槽,所述的闭口槽为双笼槽形,包括上槽和下笼,所述的上槽和下笼通过颈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闭口槽,有效减小齿谐波对电机性能的影响,降低杂散损耗,提高了效率,降低了电机的温升,通过降低杂散损耗,达到与增加材料提高效率同样的效果,节约了材料,降低了成本,同时具有较好的挤流效应。【专利说明】—种电机用转子冲片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子,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机用转子冲片。
技术介绍
面对不断提高的电机能效要求,电机制造商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增加材料的投入,包括增加铁心长、增加用铜量、采用材质更好的硅钢片等。以上方法虽然提高了电机的效率,却增加了原材料的投入及成本。 电机的损耗主要由定、转子铜(铝)耗、铁耗、机械损耗、杂散损耗等组成。从设计角度来看,要减小定、转子损耗及铁耗无非是增加材料投入一种方法,而机械损耗的调整空间有限。因此,从减小杂散损耗上着手是最有效的方法。 如图1所示,现有转子上开设的槽为开口梨形槽,由于上端为开口,会产生较大的齿谐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用转子冲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冲片本体(1)和沿冲片本体(1)圆周设置的闭口槽(2),所述的闭口槽(2)为双笼槽形,包括上槽(21)和下笼(22),所述的上槽(21)和下笼(22)通过颈部(2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尔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上电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