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内铆接装置的螺母定位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59146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8 1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内铆接装置的螺母定位机构,该模内铆接装置包括上模、下模、螺母输送机构、汽车安全座输送机构、位于汽车安全座输送机构上方的螺母定位机构、用于将螺母自定位机构冲压并铆接在汽车安全座连接孔上的冲头、驱动冲头冲压的冲压机构,螺母定位机构包括位于冲头两侧的固定座、位于冲头下方可转动的设置在固定座上的定位板、以及在定位板转动后能够使其复位的复位单元,定位板包括两片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两侧的固定座上的拨片,两个拨片在拼接端部分别设有缺口,两个缺口拼接成一个与螺母外形相同的凹槽。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螺母逐个的定位,且能够循环操作,从而满足铆接自动化生产的条件,结构新颖,简单,且实施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内铆接装置的螺母定位机构,该模内铆接装置包括上模、下模、螺母输送机构、汽车安全座输送机构、位于汽车安全座输送机构上方的螺母定位机构、用于将螺母自定位机构冲压并铆接在汽车安全座连接孔上的冲头、驱动冲头冲压的冲压机构,螺母定位机构包括位于冲头两侧的固定座、位于冲头下方可转动的设置在固定座上的定位板、以及在定位板转动后能够使其复位的复位单元,定位板包括两片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两侧的固定座上的拨片,两个拨片在拼接端部分别设有缺口,两个缺口拼接成一个与螺母外形相同的凹槽。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螺母逐个的定位,且能够循环操作,从而满足铆接自动化生产的条件,结构新颖,简单,且实施方便。【专利说明】一种模内铆接装置的螺母定位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螺母铆接在汽车安全座上的模内铆接装置的螺母定位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螺母设置在汽车安全座上,一般的都是采用焊接的方式,虽然也能达到一定的性能,但焊接后螺母设置的位置度很难保证,而且焊接也不方便,因此,出现了铆接螺母,在冲击力的作用下将铆接螺母的凸出部冲入汽车安全座的连接孔内,齿形部压合在连接孔周边的汽车安全座表面上,虽然能够实现螺母与汽车安全座的铆接,但很难实现自动化批量生产,尤其是螺母的定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将螺母铆接在汽车安全座上的模内铆接装置的螺母定位机构。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内铆接装置的螺母定位机构,该模内铆接装置包括上模、下模、螺母输送机构、汽车安全座输送机构、位于汽车安全座输送机构上方的螺母定位机构、用于将螺母自定位机构冲压并铆接在汽车安全座连接孔上的冲头、用于驱动冲头冲压的冲压机构,其中螺母定位机构包括位于冲头两侧的固定座、位于冲头下方可转动的设置在固定座上的定位板、以及在定位板转动后能够使其复位的复位单元,定位板包括两片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两侧的固定座上的拨片,两个拨片在拼接端部分别设有缺口,两个缺口拼接成一个与螺母外形相同的凹槽。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和优选方面,复位单元包括分别设置在固定座上的定位杆,一端部设置在所述定位杆上、另一端部连接在与所述固定座相对应的所述转轴上的复位弹簧,当复位弹簧处于正常状态时,拨片定位在固定座上,且两个缺口形成凹槽。 具体的,定位杆分别位于固定座的两侧,复位弹簧分别位于转轴的两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和优选方面,复位单元还包括固定在固定座的限位座、以及与限位座螺纹配合的限位杆,限位杆的一端部抵触在拨片的缺口相对侧的中部。 优选地,每个拨片自与转轴连接端部向拼接端部弧形过度、并形成避让冲头的避让区域。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在未冲压时,能够将螺母定位在凹槽内,当冲压时,冲头挤压螺母,使得定位板向内转动避开冲头,当冲压完成后,定位板能够自行复位,在螺母输送机构的配合,能够实现螺母逐个的定位,且能够循环操作,从而满足铆接自动化生产的条件,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新颖,简单,且实施方便。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模内铆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螺母输送机构和螺母定位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其中:1、上模;2、下模;3、螺母输送机构;4、汽车安全座输送机构;5、螺母定位机构;50、定位板;500、拨片;a、缺口 ;b、凹槽;51复位单元;510、定位杆;511、复位弹簧;52、固定座;53、转轴;54、限位座;55、限位杆;6、冲头;7、冲压机构;8、铆接镶件;80、底座;81、挤压头;9、螺母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将螺母铆接在汽车安全座上的模内铆接装置包括上模1、下模2、螺母输送机构3、位于下模I上的汽车安全座输送机构4、位于汽车安全座输送机构4上方的螺母定位机构5、用于将螺母自定位机构5冲压并铆接在汽车安全座连接孔上的冲头6、用于驱动冲头6冲压的冲压机构7、以及位于汽车安全座输送机构5下方的铆接键件8。 具体的,螺母定位机构5包括位于冲头3下方可转动的定位板50、以及在定位板50转动后能够使其复位的复位单元51。 本例中,螺母定位机构5还包括位于冲头6两侧的固定座52,定位板50包括两片分别通过转轴53转动设置在两侧的固定座52上的拨片500,两个拨片500在拼接端部分别设有缺口 a,两个缺口 a拼接成一个与螺母外形相同的凹槽b。 进一步的,每个拨片500自与转轴53连接端部向拼接端部弧形过度、并形成避让冲头6的避让区域。从附图2可直接看出,两块拨片500形成的避让区域,再此,不做详述。 本例中,复位单元51包括与分别设置在固定座52上的定位杆510,一端部设置在定位杆510上、另一端部连接在与固定座52相对应的转轴53上的复位弹簧511,当复位弹簧511处于正常状态时,拨片500定位在固定座52上,且两个缺口 a形成凹槽b。 进一步的,在每一个固定座52的两侧分别设有定位杆510,对应的复位弹簧511也有两个,且分别位于转轴53的两端部。 同时,本例中的复位单元51还包括固定在固定座52的限位座54、以及与限位座54螺纹配合的限位杆55,其中限位杆55的一端部抵触在拨片500的缺口 a相对侧的中部。 具体的螺母定位机构操作过程如下:在未冲压时,两个拨片500拼接部形成凹槽b,螺母位于凹槽b内,复位弹簧511的两端部连接在定位杆510和转轴53的端部,同时,由限位杆55的一端部抵触在拨片500的侧边的中部;当冲头冲压时,冲头向下压螺母,使得两块拨片500自外向内转动,同时复位弹簧511发生形变,当冲压完成后,两侧的拨片500在失去冲头对其施加的外力下,由复位弹簧511恢复形变,将拉动两块拨片500由内向外转动,直到,限位杆55的一端部抵触在拨片500侧边时,拨片500可定位在固定座52上,并两个缺口形成凹槽b,如此,反复操作,实现螺母的定位。 具体的,冲头6设置在上模I上,在冲头6上还设有螺母定位柱9,该螺母定位柱9能够插入螺母的孔中。同时,冲压机构7采用氮气弹簧。 具体的,在下面上还设有铆接镶件8,其包括位于下模2上的底座80、设置在底座80上对冲出连接孔内的凸出部再次挤压并使得凸出部的底部向汽车安全座底面散开挤压头81。 本例中,挤压头81自底部向顶部外径逐步变小并呈阶梯柱状。便于冲出的部分能够下连接座底面的散开并压合在汽车安全座底面,进而提高铆接的牢靠度。 进一步的,挤压头81顶部的外径小于或等于凸出部的内径。 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模内铆接装置的螺母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内铆接装置包括上模、下模、螺母输送机构、汽车安全座输送机构、位于所述汽车安全座输送机构上方的螺母定位机构、用于将所述螺母自所述定位机构冲压并铆接在汽车安全座连接孔上的冲头、用于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内铆接装置的螺母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内铆接装置包括上模、下模、螺母输送机构、汽车安全座输送机构、位于所述汽车安全座输送机构上方的螺母定位机构、用于将所述螺母自所述定位机构冲压并铆接在汽车安全座连接孔上的冲头、用于驱动所述冲头冲压的冲压机构,其中所述的螺母定位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冲头两侧的固定座、位于所述冲头下方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的定位板、以及在所述定位板转动后能够使其复位的复位单元,所述的定位板包括两片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两侧的所述固定座上的拨片,两个所述拨片在拼接端部分别设有缺口,两个所述的缺口拼接成一个与所述螺母外形相同的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鑫睿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