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箱注入管的关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95189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结合到燃料箱注入管头部内的关闭系统,其包括一个关闭件(1,16,20)以及一个用于所述关闭件的防护罩(10,17,25),所述罩大致可以在一个优选地与所述管的轴线大致垂直的平面内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燃料箱注入管的关闭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燃料箱注入管的关闭系统
技术介绍
燃料箱——尤其是安装机动车辆上的燃料箱上——的注入管在除燃料箱加注期间之外的正常使用过程中是关闭的。通常借助于一个盖帽实行关闭,所述盖帽插入所述管的上部内同时使所述盖帽旋转运动,以便以液密和气密的方式关闭所述管。存在各种类型的盖帽,例如由金属和/或塑料制成的盖帽,有通过拧动一个密封件而夹紧此密封件以实现密封的、或有通过转动插入到燃料管外部部分中心处的一个钥匙而实现密封的。通常由使用者或加油站服务人员在加注燃料箱之前人工取下盖帽并在加注之后将该盖帽放回原处并关闭所述管。当燃料箱加注完毕时,有时可能由于忘记而未将该盖帽放回原处,从而导致该盖帽丢失,并且使得所述管在相当长时间内敞露于大气中。在这段时间内,液体燃料可能被损耗掉,并且蒸气逸散到周围空气中。为了防止盖帽丢失以及随之发生的空气污染,已提出结合到加注口盖帽中的关闭系统,用其取代传统的盖帽。这些改进的方案通常包括锁止装置,以防止所述系统意外地打开——例如在使用高压清洗设备对凹腔(注入管处车体上的凹陷部分,且其被注入口盖封闭)进行清洗的过程中的意外打开。其中一些关闭系统还设置有一防护罩,以防止在加注燃料箱的过程中泥巴或灰尘进入所述管内。因此,例如专利申请EP 1415844描述了一种关闭系统,其包括一实际的关闭件(倾翻板)、一个防尘的防护罩以及一个锁定机构,所述关闭系统通过一个结合在仪表板中的控制器或通过点火开关作用在所述锁-->定机构上。这种系统的优点在于:其结合了锁定和防脏污(灰尘、泥巴等)以及防损坏的功能。然而,由于防护盖在由送油嘴打开时倾斜,脏污会落下,并且在所述关闭件倾斜的过程中会被带入到注入管中,最终进入燃料箱内。此外,所述盖板的倾斜需要一个特别为该目的而提供的空间,因而增大了系统的总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关闭系统,其结合了一个锁定系统以及一尺寸紧凑的防脏污系统,该防脏污系统使得脏污进入注入管及燃料箱中的风险较低。为此,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结合到一燃料箱注入管头部中的关闭系统,该关闭系统包括一个关闭件以及一个用于该关闭件的防护罩,该防护罩基本上可在同一平面上移动。优选地,这个平面大致垂直于所述管的轴线(即相对于铅垂线的角度不超过45°,优选地不超过30°,更优选地不超过15°),以便使得总尺寸最小以及使得脏污落入的风险最小。“燃料箱”意指任何一种可以在不同压力和温度情况下存储液态和/气态燃料的容器。更具体地是指机动车辆中所用的容器。术语“机动车辆”意指不仅包括汽车,而且包括摩托车和卡车。所述注入管是一种与燃料箱内部相通并可以导入燃料的管。所述燃料箱和所述管可以由金属或塑料制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关闭系统良好地适配于一个燃料箱/注入管组件,所述燃料箱/注入管组件的两个部件中的至少一个部件由塑料制成。所述关闭系统特别良好地适配于注入管由塑料所制成的组件中。优选地,这个关闭系统本身包括至少一个由塑料制成的部件。“塑料”意指包括至少一种合成树脂聚合物的任何材料。所有类型的塑料都可以是适当的。特别适当的材料属于热塑性塑料的范畴。-->“热塑性塑料”意指任一热塑性塑料聚合物,其包含热塑性弹性体和其混合物。术语“聚合物”不仅表示均聚物而且表示共聚物(具体为二元或三元共聚物)。这样的共聚物的例子是无规共聚物、线性的或其它嵌段共聚物以及接枝共聚物——但不限于这些。熔点在分解温度以下的任何一种热塑性塑料聚合物或均聚物均是适当的。熔化温度的范围超过至少10摄氏度的合成热塑性塑料是特别适当的。这样材料的例子是那些分子质量多分散性程度很高的材料。特别地,可以使用聚烯烃、聚乙烯卤化物、热塑性聚酯、聚酮、聚酰胺和其共聚物。也可以使用聚合物或共聚物的混合物,还可以使用聚合材料的混合物,其混合有无机、有机和/或天然填料,例如但不限于碳、盐或其它非有机衍生物、以及天然或聚合物纤维。也可能采用由叠置的、组合的层构成的多层结构,其中该多层结构包括至少一种上述聚合物或共聚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关闭系统的目的是执行盖帽的功能,盖帽在加注燃料箱期间之外以密封方式封闭所述注入管的上部,用于当燃料箱装有燃料时,避免液体燃料逸散和损耗并蒸发到大气中,以及用于避免来自外界环境的泥巴、灰尘和其它脏污而导致燃料污染。优选地,所述关闭系统结合入所述管头部,即其结合到一组部件中,该组部件安装在所述注入管的上端,并且形成注入管的头部,其中,由体部形成的一个部分盖住所述管,而另一部分插入所述管的顶部内一预定长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关闭系统包括一个关闭件,即一个用于关闭所述管中的气体和液体通道的设备。该关闭件可具有多种形式。特别适合的形式是一可移动的板,该板在处于关闭位置时关闭所述通道。该板可选地耦联到一个旋转式壳体上,该壳体包括一圆筒形开口(如本申请人申请的专利FR 03.12782中所公开的,在此将该申请的内容通过参考号结合到本申请中)。该板能够以绕一轴线的倾斜、枢转或螺旋运动的方式运动,或-->者能够以平移的方式运动。该板通常受到相当大的机械力作用,因此有利地是基于金属的(即主要由金属制成,不排除存在塑料和/或橡胶部件,例如密封件、盖、涂层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关闭系统还包括一个防护罩(根据定义,当从车辆外部观察燃料箱进口时,其位于关闭件的上方),该防护罩借助于在一个平面上的平移而实质上是可移动的,该平面(如上所述的)优选地大致垂直于所述管的轴线。防护罩的运动可以是平移运动或者绕一轴线的枢转运动(优选地平行于所述管的轴线),在这种情况下其运动严格地在一个平面上。可选地,该运动可以至少部分地是绕所述管轴线的螺旋运动。如果那样的话,螺旋运动优选地是:当所述罩运动时,其相对于所述管的轴线成至少20°的角度,更优选地成至少30°的角度,甚至成至少40°的角度。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罩的运动首先是螺旋的,然后是在单个平面内的滑动。由于这个罩通常几乎不承受机械力,所以其可以由塑料制成。聚缩醛——尤其是聚甲醛(POM)——给出了良好的结果,特别是如果此材料对于普通燃料具有良好的不渗透性和耐化学性的话。然而,从视觉外观和感观质量的观点出发,使用不锈钢类型的金属——根据需要喷涂——是有利的。这个方案还具有以下优点:在保持机械强度的同时,可以减小所述罩的厚度。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从牢固性和外观角度而言,该装置具有良好的结果,所述关闭件是基于金属的可移动板,而所述防护罩由聚甲醛(POM)或不锈钢制成。优选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系统还包括一个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作用于防护罩和/或下方的关闭系统和/或所述系统的辅助部件(例如控制盖板)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系统还包括多个分离的锁定装置,所述分离的锁定装置可以作用在系统的不同部件上。为了致动所述锁定装置,以及因此相应地锁定/解锁所述关闭系统,-->需要使用者直接或间接地进行手动操作。“直接手工操作”是指直接地物理作用使用者身体的某部位(一般而言,手或手指)上。“间接手动操作”是指对致动器(例如电动式、电磁式或气动式致动器)或马达的控制件(按钮、开关等)的手动操作。有利地,当使用间接手动操作时,考虑到在动力失效的情况下锁定/解锁系统,所述系统仍然设计成还允许进行直接手动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合到燃料箱注入管头部内的关闭系统,其包括一个关闭件(1,16,20)以及一个用于所述关闭件的防护罩(10,17,25),所述防护罩可以基本上在一个平面上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FR 2003-9-12 03.107531.一种结合到燃料箱注入管头部内的关闭系统,其包括一个关闭件(1,16,20)以及一个用于所述关闭件的防护罩(10,17,25),所述防护罩可以基本上在一个平面上运动。2.如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10,17,25)可在其中运动的平面与所述管的轴线大致垂直。3.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闭件(1,16,20)的形式为一个基于金属的可移动板,并且所述防护罩(10,17,25)由聚甲醛(POM)或不锈钢制成。4.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个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由一个连接至控制按钮的致动器触发,在车辆的中央锁定系统启动时,所述控制按钮是不起作用的。5.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两个盖板,包括一个关闭盖板(1)以及一个承载所述防护罩(10)的控制盖板(2);一个本体(3),其设置有一个所述盖板(1,2)可绕之运动的轴线(4)、以及具有适当形式的凹槽(5),所述凹槽用于引导所述盖板的运动;以及一个置于所述关闭盖板(1)和所述本体(3)之间的密封件(6)。6.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轴线(4)设置有一个弹簧(7),弹簧(7)在锁定位置由所述盖板(1,2)压紧,并且将螺旋运动传递给所述盖板(1,2),所述本体(4)中的引导凹槽(5)也是螺旋形式的并且将螺旋运动传递给所述盖板(1,2)。7.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个盖(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帕特里斯博杜卡蒂蒂斯林
申请(专利权)人:因勒纪汽车系统研究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B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