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29351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1 10:58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其中,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基板,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上的触控信号驱动线;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上且覆盖所述触控信号驱动线的隔离层,所述隔离层具有过孔;位于所述隔离层上的栅线,所述栅线通过所述过孔电连接所述触控信号驱动线。所述阵列基板的扫描时间不会因为触控检测而减少,避免各像素出现充电不足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介绍
显示技术在当今科技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当今世界上主流的显示技术有液晶显示装置(LCD)、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LE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OLED)等。 显示技术与触控技术结合是时下热门的一种交叉技术,它能够形成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装置。以液晶显示装置为例,液晶显示装置通常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以及设置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其中,将触控结构制作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具有厚度小和显示画质高等优点。 然而,现有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存在像素充电不足,导致出现暗线或者亮线不良的情况,特别是对于大尺寸的显示装置,这种充电不足引起的不良情况更加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包括:基板,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上的触控信号驱动线;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上且覆盖所述触控信号驱动线的隔离层,所述隔离层具有过孔;位于所述隔离层上的栅线,所述栅线通过所述过孔电连接所述触控信号驱动线。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面基板和如上所述的阵列基板。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所述驱动方法运用于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驱动方法包括:所述触控信号驱动线发射触控驱动信号时,所述触控驱动信号同时作为扫描信号传送至所述栅线。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基板,所述基板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所述第一表面上形成触控信号驱动线;在所述触控信号驱动线上形成隔离层;在所述隔离层中形成过孔,所述过孔暴露所述触控信号驱动线;在所述隔离层上形成栅线,所述栅线通过所述过孔电连接所述触控信号驱动线。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好处之一: 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阵列基板中,触控信号驱动线通过隔离层上的过孔与栅线电连接,此时触控信号驱动线具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触控信号驱动线能够起到传送触控驱动信号的作用;另一方面,触控信号驱动线与栅线电连接,此时触控信号驱动线还作为扫描线,起到传送扫描信号的作用。并且触控信号驱动线传送触控驱动信号和传送扫描信号同时进行,即同一个信号即作为触控驱动信号,又作为扫描信号。这种情况下,所述阵列基板的扫描时间不会因为触控检测而减少,因此,可以避免各像素出现充电不足的情况。 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阵列基板,因此,所述显示装置能够在正常显示的同时,实现触控检测。并且显示扫描充电时间不受触控检测的影响,因此,所述显示装置的各显示像素不会出现充电不足的情况。 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驱动方法中,由于采用将触控驱动信号同时作为扫描信号,因此,显示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各显示画面的充电时间不受触控检测的影响,即触控检测不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过程,因此,可以防止各像素充电不足情况的发生。 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制作方法步骤简单,并且能够形成既有显示功能,又有触控功能的阵列基板。同时,所述制作方法形成的阵列基板能够在正常显示的同时实现触控检测,防止采用此阵列基板的显示装置出现像素充电不足的问题。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阵列基板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阵列基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阵列基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阵列基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阵列基板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中,触控信号驱动线与触控信号感应线的等效线路图; 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中,各信号时序图; 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中,触控信号驱动线与触控信号感应线的等效线路图; 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中,各信号时序图; 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图12A至图12C是图11所示流程图各步骤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图13A至图13F是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各步骤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现有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为防止显示信号和触控信号之间的干扰,通常采用分时扫描的方法,即减小每帧画面显示扫描的时间,用这段时间来进行触控的扫描。然而,减小每帧画面显示扫描的时间引起像素充电不足,导致显示画面出现暗线或者亮线不良的情况,特别是对于大尺寸的显示装置,这种充电不足引起的不良情况更加明显。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具有与栅线连接的触控信号驱动线,并且所述阵列基板的触控检测和显示扫描同步进行,从而不必减小每帧画面显示扫描的时间,从而可以防止像素充电不足,因而能够使显 示装置的性能提高,并且特别适合大尺寸显示装置。 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当一结构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层“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层或结构“上”,也可以存在插入的层结构。同时,附图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这些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理想化实施例的示意图。 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阵列基板。 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包括基板100、触控信号驱动线101、触控信号感应线102、隔离层103和栅线104。基板100具有第一表面100A和第二表面100B,第一表面100A与第二表面100B相对。触控信号驱动线101直接层叠于第一表面100A上。触控信号感应线102也直接层叠在第一表面100A上,因此触控信号感应线102与触控信号驱动线101位于同一层。隔离层103也位于第一表面100A上,隔离层103具有绝缘性能,因此隔离层103具有电性隔离作用,并且隔离层103覆盖触控信号驱动线101和触控信号感应线102,以使得触控信号驱动线101和触控信号感应线102与其它结构绝缘。栅线104位于隔离层103上。隔离层103具有过孔(未示出),栅线104通过所述过孔电连接触控信号驱动线101。 图中虽未显示,但是所述阵列基板还可以包括薄膜晶体管(TFT)、数据线和像素电极。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栅线104电连接(或者说所述栅线104的一部分为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即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通过栅线104电连接触控信号驱动线101。而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可以与所述数据线电连接,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漏极可以与所述像素电极电连接。所述阵列基板还可以进一步包括覆盖像素电极等结构的平坦层和位于平坦层上方的取向层。 请参考图2,示出了图1所示阵列基板的俯视示意图,图1所示的剖面结构为图2中沿AA点划线剖切得到的剖面图。 需要说明的是,图2为透视的俯视示意图,即被栅线104覆盖的部分触控信号驱动线101和部分触控信号感应线102仍然显示在图2中,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阵列基板,包括:基板,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上的触控信号驱动线;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上且覆盖所述触控信号驱动线的隔离层,所述隔离层具有过孔;位于所述隔离层上的栅线,所述栅线通过所述过孔电连接所述触控信号驱动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阵列基板,包括:
基板,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上的触控信号驱动线;
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上且覆盖所述触控信号驱动线的隔离层,所述隔离层
具有过孔;
位于所述隔离层上的栅线,所述栅线通过所述过孔电连接所述触控信号
驱动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包括屏蔽层,所
述屏蔽层位于所述触控信号驱动线上方,并且所述屏蔽层与所述触控信号
驱动线绝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包括第一绝缘层
和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屏蔽层与所述触控信号驱动线之
间,所述第二绝缘层位于所述屏蔽层与所述栅线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层为色阻层。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上
的触控信号感应线,所述触控信号感应线与所述触控信号驱动线位于同一
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信号驱动线和触控
信号感应线之间具有第一区域,所述屏蔽层位于第一区域上方的部分挖空。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表面上
的触控信号感应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上
的数据线、像素电极和薄膜晶体管,所述栅线电连接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
极,所述数据线电连接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源极,所述像素电极电连接所述
薄膜晶体管的漏极。
9.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面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
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
10.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方法运用于如权利要求
9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