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门限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1936 阅读:4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是一种汽车车门限位器,属于汽车制造技术,它由控制杆(2)和控制器盒(3)所组成,以滑动件(3-1)为钢球;所说钢球(3-1)位于控制杆(2)上的导向槽(2-3)内且自由转动;控制杆(2)通过导向槽(2-3)与钢球(3-1)两者的配合,而平滑位移为其主要特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已有技术的控制杆与滑动件两者间的滑动摩擦所产生的振动和噪音较大的不足,同时具有使用平滑轻巧,使用功能持久可靠等优点。(*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汽车车门限位器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技术,具体说的是一种钢球转动与控制杆凹凸部位配合而产生阻尼限位的汽车车门限位器。
技术介绍
汽车车门限位器,是一端装接在汽车车身门框支座上,而其另一端则与汽车车门连结的一种汽车构件。使用这种汽车车门限位器,其目的在于令汽车车门在开闭过程中,足以能够停滞在使用者所要求的位置上,而不会发生碰撞使用者的问题。已有的这种汽车车门限位器,它由在两侧面设有凹凸波面的控制杆,和具有2只平面略呈山形且与控制杆凹凸面相接触的滑动件,壳体,以及设置在滑动件和壳体之间的橡胶弹性件的控制器盒所组成。这种已有技术,由于磨擦所产生的振动和噪音,在车门的共振作用下放大,而对人产生不舒畅的感觉。一些不了解该限位器内部结构的使用者,往往会注入润滑油脂,以谋求平滑化、消除振动及噪音,但橡胶弹性件又会粘附油脂,而导致弹性件早期老化,以致车门限位器的性能日趋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于磨擦所产生的振动和噪音小,汽车车门限位功能持久的汽车车门限位器,以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仍具有一端通过销轴与汽车支座铰接的控制杆,和包装滑动件、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车门限位器,具有一端通过销轴与汽车支座(1)铰接的控制杆(2)和包括滑动件(3-1)、弹性件(3-2)和壳体(3-3)在内的且安装在车门上的控制器盒(3),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控制杆(1),在其长度方向设有凸出部(2-1)和凹陷部(2-2),且在其整个有效工作长度上,沿轴向设有与其表面互呈平行关系的,且断面接近半圆形的,深度接近半圆形断面半径的导向槽(2-3),而所说控制杆(2)的另一端,通过设在所说控制器盒(3)所包括的壳体(3-3)的盖板(3-6)上的通孔(3-4),安装在壳体(3-3)内,在所说壳体(3-3)内,且在控制杆(2)的两侧,各装设有耐磨球衬件(3-5),而在所说球衬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汽车车门限位器,具有一端通过销轴与汽车支座(1)铰接的控制杆(2)和包括滑动件(3-1)、弹性件(3-2)和壳体(3-3)在内的且安装在车门上的控制器盒(3),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控制杆(1),在其长度方向设有凸出部(2-1)和凹陷部(2-2),且在其整个有效工作长度上,沿轴向设有与其表面互呈平行关系的,且断面接近半圆形的,深度接近半圆形断面半径的导向槽(2-3),而所说控制杆(2)的另一端,通过设在所说控制器盒(3)所包括的壳体(3-3)的盖板(3-6)上的通孔(3-4),安装在壳体(3-3)内,在所说壳体(3-3)内,且在控制杆(2)的两侧,各装设有耐磨球衬件(3-5),而在所说球衬件(3-5)上,设置有凹形球衬部(3-5-1),在所说球衬部(3-5-1)内,埋设有直径与设在所说控制杆(2)上的导向槽(2-3)的曲率很接近的滑动件钢球(3-1),且所说钢球(3-1)呈自由转动状态,而所说的弹性件(3-2),设置在所说球衬件(3-5)与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理研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