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托反应产物的分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918619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5 1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费托反应产物的分离方法,主要解决现有费托合成反应产物汽、柴油分离困难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费托反应后得到的烃类产物通入分离装置;产物经分离装置分离后得到含汽、柴油的烃类和重烃类产物,所述分离装置包括热阱塔和加热器,加热器在热阱塔的下部,热阱塔底温度控制范围为120~400℃,热阱塔顶温度控制范围为25~150℃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费托反应产物分离的工业生产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费托反应产物的分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费托反应产物的分离方法。
技术介绍
1923年,德国科学家Franz·Fischer和Hans·Tropsch首次使用铁基催化剂将一氧化碳和氢气进行反应,合成出以含氧化合物和烷烃为主的产物。此后,他们又使用了钴基催化剂,得到几乎全部为正构烷烃的产物。此后,为了纪念二人这一发现,人们将一氧化碳在高温、高压条件以及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加氢反应生成不同碳数烃类化合物的方法,称为费托合成(Fischer-TropschSynthesis,简称为FTS)。费托合成反应产物组成复杂、碳数分布范围较广(C1~C50),其中含有不同碳数的正构、异构烷(烯)烃和芳烃。在费托催化剂实验室评价开发过程中,烃类产物种类的复杂多样性对于其定性、定量的分析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例如,Snavely等(K.Snavely,B.Subramaniam,Automaticgaschromatographicretentiontimematchingappliedtosyntheticpetroleum(Fischer-Tropsch)products,usingHPChemstationsoftware,J.Chromatogr.A.791(1997)197–202.)发现很难通过程序升温指数定性不同碳数的烃类产物;而Westhuizen(R.V.Westhuizen,A.Crouch,P.Sandra,TheuseofGC+GCwithtime-of-flightmassspectrometrytoinvestigatedienesandDiels–Alderpolymerisationproductsinhigh-temperatureFischer–Tropsch-basedfuels,J.Sep.Sci.31(2008)3423–3428.)等和Bertoncini(F.Bertoncini,M.C.Marion,N.Brodusch,S.Esnault,UnravellingMolecularCompositionofProductsfromCobaltCatalysedFischer-TropschReactionbyComprehensiveGasChromatography:MethodologyandApplication,OilGasSci.Technol.64(2009)79–90.)等用两维气相色谱离线分析液相烃类产物,单一样品分析时间大于70分钟。对于费托反应合成汽、柴油催化剂的开发,合成产物中除了汽、柴油组分以外,还存在C1~C4气相烃和C18+高碳液相烃。通常,气相烃和C5+液相烃类产物分别经过一台气相色谱进行在线、离线分析,最终综合两台色谱分析数据才能获得催化剂评价结果,色谱分析过程较为繁琐并且耗时较长,特别是C5+液相烃类化合物的碳链越长,其组成色谱分析时间越长。如果能在费托合成装置中设置分离单元,将C5~C18汽、柴油目标产物从C5+液相烃类产物中预分离出来,则会大大缩短色谱分析时间,从而加速费托反应合成汽、柴油催化剂的筛选和开发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费托合成反应产物汽、柴油分离困难,分离时间长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用于费托反应产物的分离方法,将该分离方法用于费托合成反应产物汽、柴油的分离时,具有费托合成反应产物汽、柴油分离简单,分离时间短的优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费托反应产物的分离方法,将费托反应得到的烃类产物通入分离装置;产物经分离装置分离后得到含汽、柴油的烃类和重烃类产物,所述分离装置包括热阱塔和加热器,加热器在热阱塔的下部,热阱塔底温度控制范围为120~400℃,热阱塔顶温度控制范围为25~150℃;所述费托反应得到的烃类产物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15.1~19.5%的C1,9.0~12.4%的C2~C4,65.0~50.0%的C5~C11,10.5~12.9%的C12~C17,0.4~4.7%的C18~C27,0~0.5%的C28+。上述技术方案中,离开费托反应器的烃类产物直接进入到经过改造的热阱塔中;烃类产物经过热阱塔分离后,塔顶得到的目标烃类在接下来的冷阱储存罐中收集,可以得到C5~C11汽油馏分或者C5~C18汽、柴油混合馏分;热阱塔底增设加热器,离开费托反应器的烃类产物由塔中部进料,塔顶处于大气环境中或者设置产物冷凝器,塔内增设填料,进料口上、下位置安装的填料位于热阱塔的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处;热阱塔底温度控制的优选范围为120~400℃,最优温度范围为150~380℃;热阱塔顶温度控制的优选范围为25~150℃,最优温度范围为25~80℃;离开热阱的烃类产物直接进入到另一个温度可控制的冷阱储存罐中,汽、柴油烃类产物在该储存罐中得到收集,其组分可以进行离线色谱分析。冷阱储存罐温度控制的优选范围为–10~25℃,最优温度范围为–5~10℃。合成气经过费托反应器反应后,烃类产物离开反应器进入到热阱中部,将热阱由单纯的产物储存罐改造为一个分馏塔或者精馏塔样式,其中塔底设置加热器,塔顶处于大气环境中或者设置产物冷凝器,塔顶的温度可以通过加热器单独控制,也可通过加热器和冷凝器同时作用;塔内增设填料用于增加气、液接触面积,从而达到分离烃类产物碳数的目的,所述填料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填料,一般的惰性固体物料都可,例如鲍尔环、拉西环、金属丝网等。烃类产物经过热阱塔分离后,塔顶得到的汽、柴油目标烃类在接下来的冷阱储存罐中收集并且进行离线色谱分析;热阱可以改造为分馏塔或者精馏塔的原理是:利用不同碳数烃类产物相对挥发度不同而进行分离。汽、柴油主要是C5~C11和C12~C18的烃类混合物,每一碳数组分切割不必很精确,只要精确控制热阱1塔底加热器3的温度,则可以在塔顶得到分离好的汽油或者汽、柴油混合目标烃类产物。此外,费托合成反应一般在压力大于1.0MPa下进行,烃类产物泡点较高,热阱塔三分之一处设置填料以增加气、液接触面积。利用热阱的轴向温度差,实现塔顶部分烃类蒸气冷凝回流,气、液在填料表面进行传质,从而使得烃类产物得到分离;热阱1塔上部处于大气环境中或者设置冷凝器4,有利于塔顶烃类蒸汽的冷凝;当进料口下部位置安装填料5时,热阱1相当于精馏塔;理论上,只要轻组分在塔顶实现部分冷凝回流,就可以与上升的烃类蒸汽进行气、液相传质,达到分馏目的。本专利技术对具体的费托反应得到的烃类产物进行流程设置,对分离装置中热阱塔塔顶温度和塔底温度的控制,分离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C5~C18汽、柴油馏分段分离时间最高可缩短50%。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费托合成反应产物分离装置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冷阱2中烃类产物色谱图。图3为实施例2冷阱2中烃类产物色谱图。图4为实施例3冷阱2中烃类产物色谱图。图5为实施例4冷阱2中烃类产物色谱图。图6为实施例5冷阱2中烃类产物色谱图。图7为93#汽油色谱图。图8为97#汽油色谱图。图9为实施例6冷阱2中烃类产物色谱图。图10为对比例1热阱1中烃类产物色谱图。图11为对比例1冷阱2中烃类产物色谱图。如图1所示,烃类产物离开费托反应器后由热阱1中部进料,热阱底部设置加热器3,上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费托反应产物的分离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费托反应产物的分离方法,将费托反应得到的烃类产物通入分离装置;产物经分离装置分离后得到含汽、柴油的烃类和重烃类产物,所述分离装置包括热阱塔和加热器,加热器在热阱塔的下部,热阱塔底温度控制范围为120~400℃,热阱塔顶温度控制范围为25~150℃;所述费托反应得到的烃类产物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15.1~19.5%的C1,9.0~12.4%的C2~C4,65.0~50.0%的C5~C11,10.5~12.9%的C12~C17,0.4~4.7%的C18~C27,0~0.5%的C2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费托反应产物的分离方法,将费托反应得到的烃类产物通入分离装置;产物经分离装置分离后得到含汽、柴油的烃类和重烃类产物,所述分离装置包括热阱塔和加热器,加热器在热阱塔的下部,热阱塔底温度控制范围为120~400℃,热阱塔顶温度控制范围为25~150℃;所述费托反应得到的烃类产物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15.1~19.5%的C1,9.0~12.4%的C2~C4,50.0~65.0%的C5~C11,10.5~12.9%的C12~C17,0.4~4.7%的C18~C27,0~0.5%的C28+;烃类产物的进料口在热阱塔中部,进料口上、下位置处均安装填料,分别位于热阱塔的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处;分离得到的含汽、柴油的烃类进入接下来的冷阱储存罐中,汽油或者汽柴油烃类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晓峰陶跃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