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检测芯片及其使用方法。该检测芯片包括基板、活性试剂、亲水性液滴及亲油性物质。基板包括设置有第一容置槽,其中第一容置槽包括彼此相邻的第一空间及第二空间。活性试剂配置于第一容置槽的第一空间中。亲水性液滴配置于第一容置槽的第二空间中。亲油性物质配置于第一容置槽中,其中亲油性物质与活性试剂及亲水性液滴不互溶,且将活性试剂与亲水性液滴隔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芯片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芯片及其使用方法,且特别是涉及一种试剂可保存和回复使用的检测芯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生物科技蓬勃发展及医疗上对预防医学、早期诊断等的需求提高的趋势,利用微机电系统技术制作的生物芯片深受瞩目。目前生物芯片检测虽蓬勃发展出不同方法,但对于试剂的保存和使用却着墨不多。详细而言,大多数在使用生物芯片时,需要额外地将多种不同反应试剂加入生物芯片中。这意味着使用者在使用微小的生物芯片时,却仍需要准备许多其他的试剂。此外,在某些情况下,上述操作仍需要在实验室进行,因此无法有效发展定点或田野使用。因此,亟需一种自包含反应试剂且可快速回复使用检测的芯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芯片,所述检测芯片内包含检测所需的试剂。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芯片的使用方法,使存放在检测芯片内的试剂可回复以利使用。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检测芯片包括基板、活性试剂、亲水性液滴及亲油性物质。基板包括设置有第一容置槽,其中第一容置槽包括彼此相邻的第一空间及第二空间。活性试剂配置于第一容置槽的第一空间中。亲水性液滴配置于第一容置槽的第二空间中。亲油性物质配置于第一容置槽中,其中亲油性物质与活性试剂及亲水性液滴不互溶,且将活性试剂与亲水性液滴隔开。本专利技术的检测芯片的使用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如上所述的检测芯片。使检测芯片中的亲油性物质由固态转换成液态。使用外力装置使亲水性液滴与活性试剂接触,以使活性试剂溶解于亲水性液滴中,以形成第一液滴试剂。使检体与第一液滴试剂接触。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出的检测芯片可妥善将活性试剂及亲水性液滴存放于其内部。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检测芯片通过简易操作即可使活性试剂回复使用,因此其不需在进行检测时额外添加反应试剂,进而改善检测芯片的使用方便性。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检测芯片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使用检测芯片的流程图;图3A至图3C是图1的检测芯片的亲水性液滴与活性试剂接触的流程剖视图;图4A至图4C是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亲水性液滴与活性试剂接触的流程剖视图;图5A至图5C是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亲水性液滴与活性试剂接触的流程剖视图;图6是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检体与第一液滴试剂接触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依照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检体与第一液滴试剂接触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依照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检体与第一液滴试剂接触的立体示意图;图9是依照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检测芯片的立体示意图;图10是依照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检测芯片的立体示意图;图11是依照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的检测芯片的立体示意图;图12是依照本专利技术又再一实施例的检测芯片的立体示意图。符号说明100、100’、100’’、200、300、400、500:检测芯片102:基板104、504:活性试剂106、506:亲水性液滴108:亲油性物质110、502:第一容置槽110a、110b:空间112:流道113a:起点端113b:终点端114:注入槽116:侦测槽118:外力装置120、120’:检体122:磁珠颗粒140、140’、140’’:第一液滴试剂202、302、402:第二容置槽204、304、404:第二液滴试剂θ:角度D、D’、D’’、D’’’、D’’’’:方向S1000~S1600:步骤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检测芯片的立体示意图。在图1中,检测芯片100例如是一种微流体芯片,因此检测芯片100具有微流体芯片相应的元件,包括流道112、注入槽114以及侦测槽116。当然,根据检测芯片100的应用,其还可包括微感测器(未绘示)、微致动器(未绘示)、微泵(未绘示)及微流体混合器(未绘示)等等其他元件。然而,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通过以下对图1的检测芯片100的说明,应可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检测芯片也可以是微阵列芯片或其他种类的芯片。倘若检测芯片100为阵列芯片或其他种类的芯片,其对应更进一步设置有微阵列芯片或其他种类的芯片的所需的元件。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检测芯片并不以图1中所绘者为限。请参照图1,检测芯片100包括基板102、活性试剂104、亲水性液滴106及亲油性物质108。基板102包括设置有第一容置槽110,且第一容置槽110包括彼此相邻的空间110a及空间110b。在此,基板102的材质包括硅基板、玻璃基板、塑胶基板或其他合适的基板。在本实施例中,基板102还包括流道112,其与第一容置槽110的空间110b相连通,且流道112具有起点端113a及相对于起点端113a的终点端113b。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基板102还包括注入槽114,其配置于流道112的起点端113a处,以及基板102还包括侦测槽116,其配置于流道112的终点端113b处。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应理解,可由注入槽114加入检体120至检测芯片100中,以及根据实际上检测的需求,可将移动至侦测槽116中的检体120以不同的侦测系统进行侦测。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基板102可以不包括侦测槽116。也就是说,检测芯片100可不需通过侦测槽116来得到检测结果。上述流道112、第一容置槽110、注入槽114以及侦测槽116的形成方法例如是采用光刻与蚀刻制作工艺、光刻技术或是其他合适的制作工艺方法。活性试剂104配置于第一容置槽110的空间110b中。在本实施例中,活性试剂104可以干燥的固体状态存在,也可以液体状态存在。也就是说,活性试剂104可以是干燥固体活性试剂,也可以是液体活性试剂。更详细地说,在生化检测中,许多活性试剂104若以活化状态保存在检测芯片100中,其检测活性极易衰减,从而降低检测芯片100的使用性。因此,对于以溶液状态保存会有活性衰退的试剂,本专利技术可将活化前的该试剂以粉末固体状态或液体状态存在于检测芯片100,使得其保存在检测芯片100中的时间增加。在本实施例中,活性试剂104例如是含酵素的试剂、含抗体的试剂、含抗原的试剂、含蛋白质的试剂、含核苷酸的试剂、含引子的试剂或含金属化合物的试剂。亲水性液滴106配置于第一容置槽110的空间110a中。在本实施例中,亲水性液滴106可溶解活性试剂104。因此,当亲水性液滴106与活性试剂104接触时,活性试剂104可由保存状态(干燥固体或液体)变成使用状态(溶液),以利检测反应进行。在本实施例中,亲水性液滴106例如是水、缓冲液、界面活性剂或含生物分子的检测试剂。此外,倘若活性试剂104是受其他物质活化才具有检测活性的情况下,也可将该些物质加入亲水性液滴106中。举例而言,当活性试剂104为含酵素的试剂时,亲水性液滴106可为可溶解酵素并在溶解后提供酵素活化环境的缓冲液,或是可在亲水性液滴106中加入活化酵素的物质。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图1所绘示的实施例中,活性试剂104是配置于空间110b中,而亲水性液滴106是配置于空间110a中,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活性试剂104也可以是配置于空间110a中,而亲水性液滴106则是配置于空间110b中。亲油性物质108配置于第一容置槽110中,其中亲油性物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该基板包括设置有第一容置槽,其中该第一容置槽包括彼此相邻的第一空间及第二空间;活性试剂,配置于该第一容置槽的该第一空间中;亲水性液滴,配置于该第一容置槽的该第二空间中;以及亲油性物质,配置于该第一容置槽中,其中该亲油性物质与该活性试剂及该亲水性液滴不互溶,且将该活性试剂与该亲水性液滴隔开。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7.04 TW 1021240531.一种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该基板包括设置有第一容置槽,其中该第一容置槽包括彼此相邻的第一空间及第二空间;活性试剂,配置于该第一容置槽的该第一空间中;亲水性液滴,配置于该第一容置槽的该第二空间中,其中该亲水性液滴可溶解该活性试剂;亲油性物质,配置于该第一容置槽中,其中该亲油性物质与该活性试剂及该亲水性液滴不互溶,且将该活性试剂与该亲水性液滴隔开,其中,当该亲水性液滴与该活性试剂接触时,该活性试剂可由保持状态变成使用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芯片,其中该活性试剂是干燥固体活性试剂或是液体活性试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芯片,其中该活性试剂包括含酵素的试剂、含核苷酸的试剂、含引子的试剂、含抗体的试剂、含抗原的试剂、含蛋白质的试剂或含金属化合物的试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芯片,其中该亲水性液滴包括水、缓冲液、界面活性剂或可活化该活性试剂的成分的液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芯片,其中该亲水性液滴还包括磁珠颗粒。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芯片,其中该亲油性物质在存放或运输时为固态,使用时为液态。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芯片,还包括外力装置,配置于该基板的外部,该外力装置用以产生外力,以使该亲水性液滴移动。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芯片,其中该外力装置包括磁力装置、电力装置、可倾斜使重力作用的装置或超音波装置。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芯片,其中该基板还包括至少一流道,其与该第一容置槽的该第一空间相连通,且该流道具有起点端及相对于该起点端的终点端。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测芯片,其中该基板还包括第二容置槽,其与该流道相连通,该第二容置槽中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良如,林佑颖,邱祈翰,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