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氨纶预聚体中异氰酸酯基含量的近红外光谱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894359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9 17: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氨纶预聚体中异氰酸酯基含量检测的近红外光谱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收集氨纶预聚体样品,选择足量有代表性的校正集样本,用化学滴定法检测样品中异氰酸酯基含量;二)测定校正集样品的近红外光谱谱图,取光谱图的9000~4000cm-1波段进行光谱预处理后,与化学滴定法测得的该样品中异氰酸酯基含量相关联,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校正模型;三)测定待测氨纶预聚体样品的近红外光谱谱图,采用与步骤二中相同的预处理方法处理所得谱图中9000~4000cm-1波段,将预处理后得到的吸光度值代入步骤二的校正模型,得到待测氨纶预聚体样品中异氰酸酯基含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分析过程简单快速,抗干扰能力强,无损分析,取样量小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 工业分析领域。
技术介绍
氨纶(聚氨基甲酸酯)纤维是当前最富有弹性的一种合成纤维,具有优异的断裂 伸长率及断裂强力,是生产高档弹性纺织品不可缺少的特殊纺织纤维,具有很高的应用价 值和良好的发展前景。而氨纶生产过程中预聚合反应物(即预聚体)中异氰酸酯(NC0)含 量会直接影响着氨纶产品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等重要指标,因此快速准确地测定氨纶 预聚体的异氰酸酯基含量成为氨纶生产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技术。 目前,异氰酸酯基的测定方法主要分为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化学分析法通 常使用甲苯、二正丁胺等有毒化学试剂,检测产生大量的废液,对环境污染较大;同时检测 耗时长,稳定性较差,对控制生产的稳定性有影响。因此,研究一种能够及时、准确、快速检 测预聚体中异氰酸酯基含量的方法,对确定氨纶合成反应终点和控制生产稳定性有重要实 际意义。 近红外光谱的主要信息表现为物质内部组分含氢基团(包括〇-H、C-H、N-H及S-H 等)对近红外光的倍频与组合频吸收,可以表征绝大多数有机物的组成和分子结构的信 息,十分适用于碳氢有机物质的组成性质测定。因此,近年来,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在农业、 医用和化学等诸多领域应用很多。娄春华等采用红外光谱法快速准确地测定了异氰酸酯基 加成物中两种官能团的吸收值比值,从而测定体系中异氰酸酯基含量,并最终计算出异氰 酸酯基的封闭率。然而,利用近红外光谱测定实际生产中氨纶预聚体中异氰酸酯基含量的 研究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氨纶预聚 体中异氰酸酯基含量的近红外光谱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的实施过程简便,精度高、重复性 好。 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氨纶预聚体中异氰酸酯基含量的近红外光谱检测方 法包括如下步骤: 1)收集氨纶预聚体样品,选择足量有代表性的校正集样品,用化学滴定法检测样 品中异氰酸酯基的质量浓度; 2)样品预处理后,测定校正集样品的近红外光谱谱图,扫描范围9000?4000CHT1 波段,并进行光谱预处理后,与化学滴定法测得的该样品中异氰酸酯基含量相关联,采用偏 最小二乘法建立校正模型; 3)测定待测氨纶预聚体样品的近红外光谱谱图,采用与步骤二中相同的光谱预处 理方法处理所得谱图,将预处理后得到的吸光度值代入步骤二的校正模型,得到待测氨纶 预聚体样品中异氰酸酯基含量。 所述校正集样品个数大于50。 所述用于近红外扫描的氨纶预聚体样品的质量浓度为2.0% -3.0%,溶剂是二甲 基乙酰胺。 所述的样品预处理,是离心脱泡、预热至45 ±0. 5 °C。 所述的近红外光谱图的测定方法是使用Thermo公司Antaris II傅里叶变换近红 外光谱仪,采用透射方式,液体池专用检测通道,每个样品扫描32次取平均得到。 所述的步骤1)中的化学滴定法的检测条件是: 样品制备:将lg氨纶预聚体溶于25mL乙酸乙酯和10mL二正丁胺的混合溶液中; 滴定剂:0.5MHC1; 质量浓度计算公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氨纶预聚体中异氰酸酯基含量的近红外光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收集氨纶预聚体样品,选择足量有代表性的校正集样品,用化学滴定法检测样品中异氰酸酯基的质量浓度;2)样品预处理后,测定校正集样品的近红外光谱谱图,扫描范围9000~4000 cm‑1波段,并进行光谱预处理后,与化学滴定法测得的该样品中异氰酸酯基含量相关联,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校正模型;3)测定待测氨纶预聚体样品的近红外光谱谱图,采用与步骤二中相同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处理所得谱图,将预处理后得到的吸光度值代入步骤二的校正模型,得到待测氨纶预聚体样品中异氰酸酯基含量。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氨纶预聚体中异氰酸酯基含量的近红外光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1) 收集氨纶预聚体样品,选择足量有代表性的校正集样品,用化学滴定法检测样品中 异氰酸酯基的质量浓度; 2) 样品预处理后,测定校正集样品的近红外光谱谱图,扫描范围9000?4000 cnT1波 段,并进行光谱预处理后,与化学滴定法测得的该样品中异氰酸酯基含量相关联,采用偏最 小二乘法建立校正模型; 3) 测定待测氨纶预聚体样品的近红外光谱谱图,采用与步骤二中相同的光谱预处理方 法处理所得谱图,将预处理后得到的吸光度值代入步骤二的校正模型,得到待测氨纶预聚 体样品中异氰酸酯基含量。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氨纶预聚体中异氰酸酯基含量的近红外光谱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集样品个数大于50。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氨纶预聚体中异氰酸酯基含量的近红外光谱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近红外扫描的氨纶预聚体样品的质量浓度为2. 0%-3. 0%,溶剂是二甲 基乙酰胺。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氨纶预聚体中异氰酸酯基含量的近红外光谱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样品预处理,是离心脱泡、预热至45±0. 5°C。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庆刘珊珊钱锦李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