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9294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密封条(4),包括:装饰部(5),安装于沿与车门(2)对应的门洞的周部设置的凸缘部(23);以及,具有中空部(6a)的密封部(6),其从装饰部(5)向车辆外侧凸出。车门(2)关闭时与车门(2)周部邻接的部分处,密封部(6)设有较厚部(41)。此外,在密封部(6)内,与较厚部(41)相邻的更靠近门洞内周侧部分和更靠近门洞外周侧部分分别构造成比较厚部(41)薄的较薄部(42)。此外,桥接部(34)设置于密封部(6)的内侧;密封部(6)中,相比于设置在门洞外周侧的较薄部(42)更靠近门洞外周侧的一部分由桥接部(34)连接于车辆外侧侧壁部(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装于车辆门洞周部的密封条。技术背景一般而言,在车辆诸如机动车的门洞周部上设置密封条。如图4 所示,密封条70设有装饰部72,其横截面为大致U形形式;以及密封部73,其具有中空部74。装饰部72安装在沿车辆门洞周部设置 的凸缘部71上。密封部73设置成下述方式密封部73从装饰部72 向车辆外部凸出。这样,在关闭车门75时,密封部73与车门75的 周部压力接触,因而使车门75相对车身密封(例如,参见专利公开 1)。应当理解,作为用于构成密封条的材料,已知下述材料乙烯-a-烯烃非共轭二烯烃共聚物(Ethylene-a-olefin non-cojugated diene copolymer, EPDM)、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TPO)等。 专利公开1: JP-A-2004-237900如前文所述,由于密封部73与车门75的周部压力接触,此密 封部73被压塌,从而使密封条70的密封部73变形。然而,如图4 中用双点划线所示,由于诸如车门75适配误差的原因,存在如下的 可能性在车门75关闭状态下,当密封部73中的一部分与车门75 周部压力接触时,该部分以这样的方式向中空部74内侧弯曲,艮l], 该部分与车门75的周部分离,之后,该部分凹入中空部74内部。特 别地,如果密封部73的这种变形状态维持较长时间,就可能发生下 述问题也就是,密封部73上产生的变形无法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从而形成上述的凹进。据此,存在由于上述原因而使密封条70的外 观品质降低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本专利技术,所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 一种密封条,能够抑制由于在密封部中形成凹进而导致其外观品质的 劣化。下面,逐项说明适于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上述目的的各项装置。 还应当理解,下文中根据需要还补充说明相应装置的具体操作效果。 装置l. 一种密封条,特征在于这种密封条包括 装饰部,具有大致U形的横截面,装饰部安装在沿车辆门洞周 部设置的凸缘部上,以及,装饰部设有车辆外侧侧壁部、车辆内侧侧壁部以及用于使上述两个侧壁部彼此连接的连接部;以及密封部,具有中空部,其中,在车门关闭时,密封部与车门的周部压力接触;其中.-密封部包括第一延伸部,其从车辆外侧侧壁部中位于密封部 与连接部之间交界部的附近部分向车辆外侧延伸;第二延伸部,其从 车辆外侧侧壁部的端部附近部分向车辆外侧延伸;以及膨出部,具有大致弧形的横截面,膨出部构成位于车辆外侧的凸起,并连接第一延 伸部的端部和第二延伸部的端部;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都由密实材料构成,膨出部由海绵材料构成;以及其中密封条进一步包括桥接部,在中空部内,桥接部将膨出部连接至车辆外侧侧壁部 中所述桥接部与第一延伸部之间交界部的附近部分,以及,桥接部将 中空部分成位于门洞内周侧的第一中空部和位于门洞外周侧的第二 中空部。根据装置1,由于在中空部内设置有桥接部,增强了密封部的复 原力(张力)。结果,使关闭车门时已被压向车门周部然后向车辆内 侧移置的部分处于与车门周部更紧密配合的状态。因此,可以抑制出 现下述情况己与车门周部压力接触的部分朝中空部内侧弯曲,使得 此部分与车门周部分离,然后向中空部内侧凹进;此外,即使已使车 门与密封部分离,由于密封部被压塌变形而导致变形的密封部6不能恢复到其原始形状。结果,能避免由于看到凹进的密封部而降低外观品质。此外,根据装置l,设定桥接部与车辆外侧侧壁部的结合部(下 文称之为"基端侧结合部")的位置,使其位于车辆外侧侧壁部与第 一延伸部的交界部附近。因此,能避免由于关闭车门时桥接部的支柱 作用而需要施加较大的力将车门完全关闭。此外,通过桥接部能更可 靠地抑制密封部的凹进变形。如果基端侧结合部过于接近第二延伸部,那么存在桥接部与第 二延伸部(密封部)接触的风险(也就是,在桥接部和第二延伸部之 间没有形成中空部)。另一方面,如果基端侧结合部过于远离第二延 伸部(例如,基端侧结合部位于第一延伸部),那么会不能有效地抑 制因密封部与车门周部压力接触而产生的凹进变形。 装置2. —种密封条,特征在于这种密封条包括 装饰部,具有大致U形的横截面,装饰部安装在沿车辆门洞周 部设置的凸缘部上,以及,装饰部设有车辆外侧侧壁部、车辆内侧侧 壁部以及用于使上述两个侧壁部彼此连接的连接部;以及密封部,具有中空部;其中,在关闭车门时,密封部与车门的 周部压力接触;其中密封部包括位于密封部预定部分的较厚部,关闭车门时,较 厚部与车门的周部邻接;密封部中,与较厚部相邻而位于门洞内周侧 的部分以及位于门洞外周侧的各部分,分别构成为比较厚部薄的较薄 部;以及其中密封条进一步包括-桥接部,在中空部内,桥接部将密封部的一部分与车辆外侧侧 壁部相连接,其中,相比于位于门洞外周侧的较薄部,密封部中被连 接的部分位于更靠近门洞外周侧。基本上,根据装置2,可以获得与上述装置1相类似的操作效果。 此外,根据装置2,在密封部中在关闭车门时与车门周部相邻接的部 分(下文称之为"邻接部")处设置较厚部,因而,增加了邻接部的 刚性。因此,能更可靠地抑制下述情况与车门周部压力接触的邻接 部朝中空部的内侧弯曲,使此邻接部与车门周部分离,然后,邻接部向中空部内侧凹进变形。结果,能避免由于密封部凹进而降低外观品 质。更具体地,与较厚部相邻的部分为较薄部。换而言之,如前文 所述,由于关闭车门时与较厚部相邻的部分主动变形,即使在设置桥 接部和较厚部以增强密封部刚性的情况下,也能避免在关闭车门时由 于桥接部的支柱作用而需要相对较大的力将车门完全关闭。结果,在 可以抑制密封部外观品质降低的同时,还可以相对顺畅地关闭车门。 装置3. —种密封条,特征在于这种密封条包括 装饰部,具有大致U形的横截面,装饰部安装在沿车辆门洞周 部设置的凸缘部上,以及,装饰部设有车辆外侧侧壁部、车辆内侧侧 壁部以及用于使两侧壁部彼此连接的连接部;以及密封部,具有中空部,其中,在关闭车门时,密封部与所述车 门的周部压力接触;其中密封部包括第一延伸部,其从车辆外侧侧壁部中位于密封部 与连接部之间交界部的附近部分向车辆外侧延伸;第二延伸部,其从 车辆外侧侧壁部的端部附近部分向车辆外侧延伸;以及膨出部,具有大致弧形的横截面,膨出部构成位于年搠外侧tW凸起,开廷按笫一姓 伸部的端部和第二延伸部的端部;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都由密实材料构成,膨出部由海绵材 料构成;以及其中膨出部包括位于其预定部分的较厚部,关闭车门时,较厚部 与车门的周部邻接,其中,膨出部中与较厚部相邻而位于门洞内周侧 的部分以及位于门洞外周侧的部分,分别构成为比较厚部薄的较薄 部,以及密封条进一步包括桥接部,在所述中空部内,所述桥接部将所述膨出部的一部分 连接于所述车辆外侧侧壁部中所述膨出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之间交 界部附近处,相比于位于门洞外周侧的较薄部,所述膨出部被连接的 部分位于更靠近所述第二延伸部一侧。根据装置3,基本上可以获得与上述装置1和装置2相类似的操作效果。装置4. 一种密封条,特征在于这种密封条包括 装饰部,具有大致U形的横截面,装饰部安装在沿车辆门洞周 部设置的凸缘部上,以及,装饰部设有车辆外侧侧壁部、车辆内侧侧 壁部以及用于使上述两个侧壁部彼此连接的连接部;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封条,包括:装饰部,具有大致U形的横截面,所述装饰部安装在沿车辆门洞周部设置的凸缘部上,以及,所述装饰部设有车辆外侧侧壁部、车辆内侧侧壁部以及用于使上述两个侧壁部彼此连接的连接部;以及密封部,具有中空部,其中,在所述车门关闭时,所述密封部与所述车门的周部压力接触;其中所述密封部包括:第一延伸部,其从所述车辆外侧侧壁部中所述密封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交界部附近的部分向车辆外侧延伸;第二延伸部,其从所述车辆外侧侧壁部的端部附近部分向车辆外侧延伸;以及膨出部,具有大致弧形的横截面,所述膨出部构成位于车辆外侧的凸起,并连接所述第一延伸部的端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的端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都由密实材料构成,所述膨出部由海绵材料构成;以及其中:所述密封条进一步包括:桥接部,在所述中空部内,所述桥接部将所述膨出部连接于所述车辆外侧侧壁部中所述桥接部与所述第一延伸部交界部附近的部分,以及,所述桥接部将所述中空部分成位于所述门洞内周侧的第一中空部和位于所述门洞外周侧的第二中空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佐则正有竹祐则土岐智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