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磨削嵌入件端面的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90396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8 1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磨削嵌入件端面的夹具,包括芯轴和夹紧装置,芯轴上设置有轴肩部,芯轴的端部设置有外螺纹,夹紧装置包括外挡板、第一碟簧、推内套板、外胀套、内胀套、外夹紧板、推板、螺母、第二碟簧、定位板,定位板上开设有用于嵌入嵌入件的插接槽,嵌入件插入插接槽时,嵌入件的插入方向与定位板上过插接槽外端的径向呈夹角设置,螺母与芯轴的端部螺纹连接,第一碟簧的内侧端抵在轴肩部上。本夹具根据调整插接槽的偏心角度,在夹具绕芯轴转动的过程中,砂轮打磨嵌入件,从而可以加工出具有相对工件中心线倾斜的圆弧面的嵌入件,这种结构取消了成型砂轮,减少了砂轮整形这道工序,嵌入件精度也得到很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磨削嵌入件端面的夹具,包括芯轴和夹紧装置,芯轴上设置有轴肩部,芯轴的端部设置有外螺纹,夹紧装置包括外挡板、第一碟簧、推内套板、外胀套、内胀套、外夹紧板、推板、螺母、第二碟簧、定位板,定位板上开设有用于嵌入嵌入件的插接槽,嵌入件插入插接槽时,嵌入件的插入方向与定位板上过插接槽外端的径向呈夹角设置,螺母与芯轴的端部螺纹连接,第一碟簧的内侧端抵在轴肩部上。本夹具根据调整插接槽的偏心角度,在夹具绕芯轴转动的过程中,砂轮打磨嵌入件,从而可以加工出具有相对工件中心线倾斜的圆弧面的嵌入件,这种结构取消了成型砂轮,减少了砂轮整形这道工序,嵌入件精度也得到很大提高。【专利说明】—种用于磨削嵌入件端面的夹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磨削嵌入件端面的夹具。
技术介绍
链条式CVT无级变速箱的基本结构是通过改变两个滑轮的旋转半径实现变速,与现在主流的金属带式相同。这种链条式CVT无级变速箱具有传动效率高的一大优点。CVT金属带由10块左右的薄钢带重叠而成,上面镶嵌有多个金属块。当滑轮以小半径转动时,金属带内侧与外侧的半径差相对扩大,钢带之间的摩擦也随之加大,出现损耗。因此,在滑轮转动半径最小的低速挡,以及向高速挡变速时,传动效率会出现恶化。而在链条式CVT无级变速箱中,由于链条在旋转半径缩小时没有金属带存在的摩擦问题,因此传动效率不会下降。比较后结果显示,在车辆高速挡变速时,在传导小扭矩的状态下,金属带与链条的传动效率之差为4.5% -5.0%,而传导大扭矩时,传动效率之差则为1.5% -2.0%。利用扩大变速比范围的方式只有扩大滑轮外径或是缩小最小旋转半径,由于链条旋转半径缩小的幅度大于金属带,因此滑轮外径可以相应缩小。如此一来,使用这类CVT链条可以充分实现CVT无级变速箱的小型化,达到机械最小化的理想造车水平. CVT链条的组成部件中,链式CVT销轴的两端面质量要求非常高,直接影响销轴长度尺寸,进而影响传动效率,因端面与CVT锥盘为一对摩擦传动副。锥盘为11°斜角,所以,销轴也为11°斜角,并且销轴端面不为直线而是一段圆弧。普通外圆磨床只能磨削轴心与磨床轴心同轴的成型面,因此给磨削类似链式CVT销轴这样加工要求的零件带来了加工困难。 申请号:200580035542.1,专利技术名称为“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磨削装置及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制造方法”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磨削装置,在圆盘状的砂轮上设置周槽,并将其两侧壁设为研磨面。一种动力传输链用链销的制造方法,相对于围绕中芯轴旋转的砂轮,利用旋转的夹头使负载销旋转移动,并使其从研磨面之间通过,由此,同时磨削负载销的两侧端面。由此,与以往所示的按每一个单侧端面进行磨削的情况相比,可以缩短磨削工序所需的时间。该专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只能实现磨削轴心与磨床轴心同轴的成型面,并不能对具有端面斜角的链式CVT销轴进行加工,并且由于在加工过程中,周槽磨损,周槽的结构使得周槽使用一段时间后中无法控制精准的加工精度,影响端面加工质量,需要对周槽进行整形,影响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适用于加工具有端面斜角的链式CVT销轴的用于磨削嵌入件端面的夹具。 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种用于磨削嵌入件端面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芯轴和夹紧装置,芯轴上设置有轴肩部,芯轴的端部设置有外螺纹,夹紧装置包括外挡板、第一碟簧、推内套板、外胀套、内胀套、外夹紧板、推板、螺母、第二碟簧、定位板,定位板上开设有用于嵌入嵌入件的插接槽,嵌入件插入插接槽时,嵌入件的插入方向与定位板上过插接槽外端的径向呈夹角设置,螺母与芯轴的端部螺纹连接,第一碟簧的内侧端抵在轴肩部上,第一碟簧、推内套板、内胀套、推板依次套设在芯轴上且依次相抵,螺母抵住推板,外挡板套的内侧端抵在轴肩部上,内胀套的外圈呈圆台状,外胀套上设置有与内胀套的外圈相配合的内圈,外胀套的内圈套在内胀套的外圈上,外胀套的内侧端面抵在外挡板上,定位板套设在外胀套上,外夹紧板和推板之间设置第二碟簧,定位板夹紧固定于外挡板和外夹紧板之间。 作为优选,外挡板与外夹紧板之间设置有中间压紧板,外挡板和中间压紧板之间、相邻中间压紧板之间以及中间压紧板和外夹紧板之间均夹紧有定位板。 作为优选,芯轴的中部设置有轴肩部,轴肩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夹紧装置,芯轴的两端均设置有外螺纹。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I)本夹具根据调整需要插接槽的偏心角度,在夹具绕芯轴转动的过程中,砂轮打磨嵌入件,从而可以加工出具有相对工件中心线相应倾斜的圆弧面的嵌入件,这种结构取消了成型砂轮,减少了砂轮整形这道工序,嵌入件精度也得到很大提高。 2)本夹具可以准确的实现对嵌入件的夹紧,提高了尺寸精度,并且定位速度快、精度高。 3)通过内胀套和外胀套的配合,实现内胀套收缩,外胀套膨胀,从而实现自动定心的功能,使得定位板非常稳定的固定在外胀套上,从而可以准确而稳定地加工嵌入件。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芯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外胀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内胀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推内套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外夹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中间夹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图10,本实施例用于磨削嵌入件端面的夹具包括芯轴I和夹紧装置,芯轴I的中部设置有轴肩部101,轴肩部101的两侧均设置有夹紧装置,芯轴I的两端均设置有外螺纹,夹紧装置包括外挡板2、第一碟簧3、推内套板4、外胀套51、内胀套52、中间压紧板6、外夹紧板7、推板8、螺母9、第二碟簧10、定位板11,外挡板、中间压紧板6、外夹紧板7依次设置,外挡板和中间压紧板6之间、相邻中间压紧板6之间以及中间压紧板6和外夹紧板7之间均夹紧有定位板11,定位板11上开设有用于嵌入嵌入件的插接槽1101,嵌入件插入插接槽1101时,嵌入件的插入方向与定位板11上过插接槽外端1101的径向呈夹角设置,因此固定在插接槽1101上的嵌入件在绕夹具的芯轴I转动的过程中,砂轮在打磨嵌入件端部所加工出来的弧面与芯轴I同心,由于插接槽的设置方向,使得嵌入件的摆放位置时偏心设置(即嵌入件的插入方向与芯轴的轴心线部不相交),因此砂轮在打磨嵌入件端部所加工出来的弧面相对嵌入件具有一定的斜角。螺母9与芯轴I的端部螺纹连接,外挡板的内侧开设有用于容纳第一碟簧3的第一容纳槽,第一碟簧3的内侧端抵在轴肩部101上,第一碟簧3、推内套板4、内胀套52、推板8依次套设在芯轴I上且依次相抵,螺母9抵住推板8,外挡板套的内侧端抵在轴肩部上,内胀套52的外圈呈圆台状,外胀套51上设置有与内胀套52的外圈相配合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磨削嵌入件端面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芯轴和夹紧装置,芯轴上设置有轴肩部,芯轴的端部设置有外螺纹,夹紧装置包括外挡板、第一碟簧、推内套板、外胀套、内胀套、外夹紧板、推板、螺母、第二碟簧、定位板,定位板上开设有用于嵌入嵌入件的插接槽,嵌入件插入插接槽时,嵌入件的插入方向与定位板上过插接槽外端的径向呈夹角设置,螺母与芯轴的端部螺纹连接,第一碟簧的内侧端抵在轴肩部上,第一碟簧、推内套板、内胀套、推板依次套设在芯轴上且依次相抵,螺母抵住推板,外挡板套的内侧端抵在轴肩部上,内胀套的外圈呈圆台状,外胀套上设置有与内胀套的外圈相配合的内圈,外胀套的内圈套在内胀套的外圈上,外胀套的内侧端面抵在外挡板上,定位板套设在外胀套上,外夹紧板和推板之间设置第二碟簧,定位板夹紧固定于外挡板和外夹紧板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军卢旭东邢建恒叶斌宣碧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东华链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