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薛小民专利>正文

车厢水冷式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8088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利用车厢移动风流,使车厢顶部汽化腔滴渗系统的水汽化吸热而达到降温目的的装置。较原有同类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省水、造价便宜、适应性强等优点。(*该技术在199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是一种车厢水冷式降温装置,特别是一种在导热薄板上铺以一面积较大的渗水物,利用车厢移动产生的风流作用使工质水汽化吸热达到降温目的的,耗水量较小的,热交换状况较好的水冷降温装置。已知的安装在机动车辆上的水冷降温装置,是一种喷洒水式降温装置。如英国专利GB2129924提出的装置,其结构为让一股空气流同时流入其壳体及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在该壳体内,二者之间有一间隙。在热空气流进的同时,通过一些喷咀将水洒到热交换器壁上的翅片上去,形成一表面水膜,流过壳体的空气将导致水膜蒸发,然后由一空气出口排出到大气中,水膜蒸发从流过热交换器的空气中吸收了潜热,因而此空气温度将降低并被排入到车辆内部去。该装置能达到以较小的能耗致冷的目的。但是,该降温装置造价较贵,耗水量较大--喷洒的空中耗散,初次致冷时间略长。本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热发换状况较好的耗水量较小的移动车厢用水冷式降温装置。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将公路、铁路移动车厢顶部或侧壁制成带汽化间隙空腔的夹层。其朝向车厢的内层由耐蚀的导热薄板制成,可以有冲压筋,一方面增大强度,另方面增大表面积。薄板靠空腔一面上铺有一层渗水物。渗水物中分布有若干来自泵水装置的滴渗头,可以不断朝渗水物层供水。夹层的外层是用隔热板制成的隔热层。夹层的间隙形成是依靠若干支撑梁柱完成的。为保证薄板安全,车厢内面可以安装一网状防护罩,罩内可以安装排气扇。本技术的泵水装置,可以使用现有技术中的直接以泵机泵水的系统,也可以利用现有车辆上的气压装置泵水。泵水装置的输水管终端即是滴渗头。本技术使用时,泵水装置将水送到车厢顶夹层的输水管终端滴渗头,均匀地滴渗到渗水物层中。车厢移动产生的气流将使渗水物层的水汽化吸热,降低渗水层温度,并经薄板使车厢内的空气温度与之进行热交换降温。此外,本技术夹层空腔的前后端进出风口可安装上活叶门,以便于冬天关闭此夹层,利用无水渗水层起保温作用。本技术结构简单、造价较低,其利用渗水层汽化致冷的工作方式比现有技术的喷洒水工作方式省水。以下将结合一种实施例具体说明本技术。图1是实施例的总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的局部横断视图参照图1和图2,大客车的水冷降温装置由安装于车顶的隔热层(1)导热汽化层(3)(4),夹层汽化空腔(2)和前后活叶门(6)(7),安装于车厢内的泵水装置(9)(11)组成。隔热层(1)由有聚脂层内衬的铝板制成,导热汽化层由薄铝板(4)制成的导热薄板和化纤织物(3)制成的渗水物共同组成,其化纤织物(3)厚度不小于2毫米,在隔热层和导热汽化层间安装着多条与车辆纵向平行的支撑梁柱(5)并形成汽化通道(2)。本实施例的泵水装置是由一只密封的贮水箱(9),其顶部的一条与客车开关门贮气瓶(11)相接的气管(10),以及插入水箱底部的输水管(8)组成的,输水管的顶端部开有一系列小孔,可以使管中的工质水滴渗到化纤织物层中去。在客车行驶时,汽化通道(2)中急速流动的空气,将使滴渗到化纤织物层(3)中的工质水迅速汽化,并排出汽化通道(2)。此时,工质水汽化将使化纤织物层(3)温度降低,并使薄铝板(4)的温度低于车厢内气温,进而形成换热过程,降低车厢内气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汽化空腔及包括贮水箱、贮气瓶、气管、输水管的泵水装置组成的汽化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汽化空腔是由隔热材料制成的隔热层与带有冲压筋的耐蚀导热板和渗水物形成,其上分布有若干与泵水装置相通的滴渗头的导热汽化层构成,前后装有活门的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由汽化空腔及包括贮水箱、贮气瓶、气管、输水管的泵水装置组成的汽化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汽化空腔是由隔热材料制成的隔热层与带有冲压筋的耐蚀导热板和渗水物形成,其上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小民薛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薛小民薛小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