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79019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8 01:39
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送纸区、压耳边准备区、压耳边区、进纸输送区、进纸装置区、传感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预送纸区的输出端连接压耳边准备区的输入端,所述压耳边准备区的输出端连接压耳边区的输入端,所述压耳边区的输出端连接进纸输送区的输入端,所述进纸输送区的输出端安装进纸装置区;所述进纸装置区的输出端连接设备给纸部;所述压耳边准备区、压耳边区、进纸装置区和设备给纸部的纸堆处均安装有传感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越性在于:1、利用自动化技术实现设备的自动上料和压耳边,工作速度快,劳动效率高;2、降低设备操作工人数量,节省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送纸区、压耳边准备区、压耳边区、进纸输送区、进纸装置区、传感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预送纸区的输出端连接压耳边准备区的输入端,所述压耳边准备区的输出端连接压耳边区的输入端,所述压耳边区的输出端连接进纸输送区的输入端,所述进纸输送区的输出端安装进纸装置区;所述进纸装置区的输出端连接设备给纸部;所述压耳边准备区、压耳边区、进纸装置区和设备给纸部的纸堆处均安装有传感装置。本技术的优越性在于:1、利用自动化技术实现设备的自动上料和压耳边,工作速度快,劳动效率高;2、降低设备操作工人数量,节省人工成本。【专利说明】一种自动上料装置(-)
: 本技术适用于印刷机械,尤其是一种自动上料装置。(二)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自动糊盒机和印品质量检测机等采用下皮带摩擦送纸的印刷包装设备一般是依靠人工进行上料作业。由于设备的工作速度不断提高,采用人工方式上料,上料频率会随之不断提高,人员劳动强度不断加强,一台设备正常工作情况下就需要配备一位供料员,如果要使设备不停机运转,就需要多名供料员轮班。如今,人力资源成本增加,招工难问题凸显,另外,由于糊盒或印品质量检测的上一道工序模切工序动作不到位,往往纸张两侧需要切出较复杂的形状处会出现粘连的现象,这就需要上料的人员在上料的同时手工掰一下使粘连部位分开,业内将此工作称之为掰耳边,这项工作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降低了上料的速度。而且手工掰耳边用力太大容易掰坏,用力太小又掰不开,对人员熟练程度要求较高,换个新人做就容易造成浪费。因此,开发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将可以帮助企业降低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上料效率,减少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配备该自动上料装置的设备也势必会到市场的欢迎。(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它能够与自动糊盒机或检品机等采用下皮带摩擦送纸设备的给纸部相配合实现自动上料和自动掰耳边,显著减轻人员劳动强度,减少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上料效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送纸区、压耳边准备区、压耳边区、进纸输送区、进纸装置区、传感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预送纸区的输出端连接压耳边准备区的输入端,所述压耳边准备区的输出端连接压耳边区的输入端,所述压耳边区的输出端连接进纸输送区的输入端,所述进纸输送区的输出端安装进纸装置区;所述进纸装置区的输出端连接设备给纸部;所述压耳边准备区、压耳边区、进纸装置区和设备给纸部的纸堆处均安装有传感装置。所述预送纸区为皮带送纸方式,送纸皮带的驱动轮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压耳边准备区包括推纸板、传送单元及驱动单元,所述推纸板与驱动单元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单元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传送单元与预送纸区的送纸皮带平面平齐,传送单元的输入端连接预送纸区的输出端,传送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压耳边区的输入端;所述推纸板位于传送单元的上方。所述传送单元采用滚轮平面,所述驱动单元采用推纸气缸;所述推纸板与推纸气缸固定连接,推纸气缸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滚轮平面与所述预送纸区的送纸皮带平面平齐,滚轮平面的输入端连接预送纸区的输出端,滚轮平面的输出端连接压耳边区的输入端;所述推纸板位于滚轮平面的上方。所述推纸板与导轨滑块装置中的滑块固定连接,导轨滑块装置中的导轨固定在设备机架上。所述压耳边区包括压耳边装置和齐纸装置,所述齐纸装置位于压耳边装置的两侧。所述压耳边装置包括导向杆、直线轴承、压耳机架、压耳上模具、压耳下模具及压耳气缸;所述压耳下模具固定安装在压耳机架的下方,所述压耳上模具固定安装在导向杆及压耳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导向杆与直线轴承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直线轴承固定在压耳机架的上;所述齐纸装置包括挡纸板、齐纸板及齐纸气缸;所述挡纸板有两个,位于压耳边区与进纸输送区的连接处,压耳机架的一侧;两个挡纸板分别与挡纸气缸连接,挡纸气缸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齐纸板与挡纸板相对位于压耳机架的另一侧,齐纸板与齐纸气缸连接。所述进纸输送区的进纸输送方式为皮带运送方式,进纸输送皮带的驱动轮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进纸装置区设有侧推纸板;所述侧推纸板成对设置,位于输送皮带的两侧;所述侧推纸板分别与横推气缸和纵推气缸连接;所述横推气缸和纵推气缸与控制系统连接。本技术的工作过程:(I)将一定高度的纸堆依次码放在预送纸区的输送皮带上;(2)压耳边准备区处的传感装置检测到该区域没有纸堆,且同时推纸气缸处于原位,于是控制系统向预送纸区发出指令,将一垛纸送到压耳边准备区;(3)压耳边区处的传感装置检测到该区域没有纸堆,控制系统发出指令,将压耳边准备区处的纸堆输送至压耳边区;(4)在压耳边区首先对纸堆进行齐纸,然后进行压耳边工作;(5)位于进纸装置区的传感装置检测到该区域没有纸堆时,将信号传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下达指令,将距离进纸装置区最近的一垛纸输送至进纸装置区;(6)控制系统发出指令,将位于压耳边区的纸堆输送至进纸输送区;(7)位于设备给纸部的传感装置检测到其所在高度没有纸张时,将信号传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发出指令,将纸堆输送至设备的给纸部,完成自动上料动作;重复步骤(I)至(7)可以实现设备的连续自动上料和压耳边作业。所述步骤(2)中控制系统向预送纸区的动力轮驱动电机发出指令,驱动送纸皮带向前运行将一垛纸送到压耳边准备区后停止;所述步骤(3)中控制系统向推纸气缸发出指令,推纸气缸推动推纸板沿导轨运动将处于压耳边准备区处的纸堆推向压耳边区的下模具上后推纸气缸返回原位;所述步骤(4)中在压耳边区首先对纸堆进行齐纸的方法为:①位于压耳边区两侧的挡纸板在挡纸气缸的作用下相互靠近,两个挡纸板的距离小于纸堆通行所需的宽度齐纸气缸推动齐纸板运动推向刚进入下模具上的一垛纸,纸堆在齐纸板的和挡纸板共同作用下完成齐纸;所述步骤(4)中进行压耳边工作的方法为:压耳气缸带动压耳上模具向下运动,压耳上模具带动导向杆沿直线轴承向下压向纸堆,完成压耳边工作;所述步骤(4)中完成压耳边工作后位于压耳边区的挡纸气缸活塞缩回,两侧挡纸板远离,使两个挡纸板的距离大于纸堆通行所需的宽度;所述步骤(5)中控制系统向进纸输送区的传动轮驱动电机下达指令,使其运转将距离进纸装置区最近的一垛纸输送至进纸装置区后停止;所述步骤¢)中控制系统向齐纸气缸发出指令,使其将位于压耳边区的纸堆向前推至进纸输送区后缩回;所述步骤(7)中控制系统向进纸装置区的横向气缸和纵向气缸发出动作指令;横向气缸动作,使两个侧推纸板相互靠近,两个侧推纸板的距离小于纸堆通行所需宽度,然后纵向气缸动作,带动两个侧推纸板进行纵向推纸动作,将纸堆推向设备的给纸部,完成自动上料动作。本技术的优越性在于:1、利用自动化技术实现设备的自动上料和压耳边,工作速度快,劳动效率高;2、降低设备操作工人数量,节省人工成本。(四)【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涉一种自动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涉一种自动上料装置的压耳边装置和齐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涉一种自动上料装置的控制流程图。其中:I为预送纸区,2为压耳边准备区,21为推纸板,22为滚轮平面,23为导轨滑块装置,24为推纸气缸,3为压耳边区,31为压耳边装置,311为导向杆,312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送纸区、压耳边准备区、压耳边区、进纸输送区、进纸装置区、传感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预送纸区的输出端连接压耳边准备区的输入端,所述压耳边准备区的输出端连接压耳边区的输入端,所述压耳边区的输出端连接进纸输送区的输入端,所述进纸输送区的输出端安装进纸装置区;所述进纸装置区的输出端连接设备给纸部;所述压耳边准备区、压耳边区、进纸装置区和设备给纸部的纸堆处均安装有传感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树远佟永刚王成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长荣印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