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金福专利>正文

车用辅助送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7772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车用辅助送风装置,包含一具固定夹的套接座,可对应夹固盖设于车内的冷气出风口,在套接座后端部套接一可拉伸的软管,在软管后端部套接一可产生抽风效果的抽风机构,利用套接座与软管的连接设置,并配合抽风机构的装设,而可将汽车内其中一冷气出风口处的冷气集中,并有效地传送至远离冷气出风口处,达到迅速冷却的效果。(*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用辅助送风装置。一般的汽车,因为其车内冷气的出风口只设置在车内前座处,所以,在启动车内冷气时,位在车内后座处的空间,必须等一段时间后才会慢慢变凉,无法适时且快速地提供后座乘客凉爽舒适的乘坐环境。有一种直接装设在车内冷气出风口处前方的辅助送风的装置,可以达到辅助吹送的效果,该装置是一个车用风扇,利用该风扇装置直接装设在车内冷气出风口处的前方,将车内冷气出风口所送出的冷气经由风扇的吹送,直接吹向后方,但是,利用该风扇直接装设在冷气出风口前方来辅助吹送冷气的方式,并无法将冷气有效地集中适时传送且快速地冷却后座空间。本技术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种可迅速将车内前方的冷气有效地传送至后方,达到适当冷却车内后座处的车用辅助送风装置。本技术的车用辅助送风装置,包含一个内部中空且端部开放的套接座,该套接座前端设有固定夹,该固定夹可供夹固於车内冷气出风口的导流板上,使该套接座固定在冷气出风口,在该套接座后端并套接一个内部中空端部开放的软管,并形成一个直通路径,该软管后端并再套接一个具抽风效果的抽风机构,该抽风机构具有一个内部中空两端部开放且可对应套接在该软管后端的外壳座,该外壳座内部装设固定一个前方设有一个扇叶的电动机,借助该电动机的运转带动扇叶旋转,可将该软管内的冷气抽送出,再利用该套接座与软管的连接设置,并配合该抽风机构的装设,将车内冷气出风口处的冷气导送至远离冷气出风口处。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可以迅速将车内前方的冷气有效率地传送至后方,而达到适当冷却车内后座处的功效。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车用辅助送风装置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示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示图。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车用辅助送风装置包含一个套接座1、两个固定夹2、一个软管3及一个抽风机构4。该套接座1是一个内部中空端部开放的座体,在该座体的前侧面11及后侧面12上,分别形成一个第一开口13及一个第二开口14,在该套接座1座体前侧面11的第一开口13处周缘设有一个框边15,该框边15上方横向设有相互对称的两长条状穿孔16,每一穿孔16与第一开口13之间形成一个固定壁17,而在该套接座1座体的后侧面12并向后延伸形成一个嵌装部18,该嵌装部18的外侧面并环设一个凹沟19。每一固定夹2具有一个可供夹持物体的夹合部21,在该夹合部21的后端部22并向后延伸有一支插杆23,该插杆23上间隔突设有多对与插杆23垂直的凸块24,而在两相邻的凸块24间形成一个卡合槽25,该插杆23可对应穿过该套接座1的穿孔16,然后旋转九十度使该卡合槽25卡接该套接座1的固定壁17,形成固接。该软管3是由挠性材料制成,该软管3的前、后端部31、32呈开口状,且该前端部31可以对应套接在该套接座1的嵌装部18上,在该前端部31的内壁上环凸一个卡环33,该卡环33可对应卡固在该套接座1嵌装部18上的凹沟19内而形成衔接,而在该软管3后端部32的内壁也同样环凸一个卡环34,本实施例中,该软管3是一个可拉伸的蛇管。该抽风机构4包含一个外壳座41、一个电动机42、一个叶扇43及一个开关元件44。该外壳座41是一个内部中空两端部开放的座体,该前方端部31并往前延伸出一个可对应套接在该软管3后端部32的衔接部411,该衔接部411的外侧表面并环凹一凹沟412,该凹沟412与该软管3后端部32的卡环33卡固而形成衔接。该电动机42装设固定在该外壳座41中。该叶扇43装设在该电动机42的轴心上,可利用该电动机42的带动而产生抽风的效果。该开关元件44装设在该电动机42的供电路径上,可以控制该电动机42的启、闭,本实施例中,该电动机42的供电路径是由一个可对应插接於汽车点烟座的电源插座而形成。配合图2所示,组装时,先将该两固定夹2上的杆23对应穿於该套接座1前端的两穿孔16,并旋转九十度,使该杆23的卡合槽25可对应卡接在该套接座1的固定壁17,而形成固接,然后,将该软管3的前端部31对应套接在该套接座1的嵌装部18上,使该软管3的卡环33卡接在该套接座1的凹沟19上,最后再将该抽风机构4的衔接部411对应套设在该软管3的后端部32上,并使该软管3后端部32的卡环34对应套固在该衔接部411的凹沟412中,而完成组装。如图2、3所示,使用时,先将该套接座1的第一开口13对应於车内的其中一冷气出风口5,并使该固定夹2对应夹固在该出风口5中的横向导流板51上,而形成固接,可以利用该固定夹2的不同位置的卡合槽25卡住该固定壁17,以调整使该第一开口13尽量与冷气出风口5密接,然后,将该软管3拉伸一适当的长度,再将该抽风机构4的电源插座对应插入车内的点烟座,藉由切换该开关元件44,来控制该抽风机构4的动作,当车内的冷气出风口5送出冷气时,经该套接座1集中导入软管3中,并经由该抽风机构4将冷气抽送出,而达到辅助冷气传送的功效。如上所述,本技术利用一个可对应装设在车内其中一个冷气出风口的套接座1及一个与该套接座1形成套接且可拉伸弯折的软管3的设置,形成一个直通的导送路径,并利用一个套设在该软管3末端的抽风机构4,直接将集中於该软管3内中的冷气抽出,来辅助将出风口所送出的冷气快速导送至汽车后座处,因而可提高对远离车内冷气出风口处的冷却效果。如图4、5所示,是本技术的第二较佳实施例,除包含有上述实施例的构件外,还包含一个在内部中空端部开放的连接座6,可使该软管3与另一构造完全相同的软管7形成连接,该连接座6两端部的外侧表面分别环凹一凹沟61,可供该软管3、7端部的卡环34、71对应卡接,而在该套接座1前侧面的第一开口13周缘外并框围固定一个海棉体8,以供该套接座1的第一开口13与冷气出风口形成较佳的紧密封闭效果,本实施例除了具有与上述实施例完全相同的功效之外,利用该套接座6的设置还可将两条软管3、7连接成一条使用,以增加其使用的距离,并利用该海棉体8的设置,来达到较佳气密的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车用辅助送风装置,可装设在具导流板的汽车冷气出口,其特徵在於该车用辅助送风装置包含一个套接座、一个软管、及一个抽风机构;该套接座内贯设有一个连通空间,并在其前、后侧面各形成一个开口,在该前侧面的开口周缘固设至少一个可对应夹固在冷气出口的导流板上的固定夹,该后侧面的开口周缘往后延伸形成一个嵌装部;该软管是一个两端部开放并由挠性材料所制成的管体,该软管前端部对应套接在该套接座的嵌装部上;该抽风机构包含一个外壳座、一个电动机及一个叶扇;该外壳座是一个内部中空两端部开放的座体,该外壳座前方的端部往前延伸出一个可对应套接在该软管后端部的衔接部;该电动机装设固定在该外壳座中;该叶扇装设在该外壳座中而受该电动机驱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辅助送风装置,其特徵在於该套接座的嵌装部表面环设一个凹沟,该软管前端部的内壁环凸一个可对应卡固於该凹沟的卡环,该软管后端部的内壁也环凸一个卡环,该外壳座的衔接部外侧表面环设一个可与该软管后端部卡环对应卡固的凹沟。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辅助送风装置,可装设在具导流板的汽车冷气出口,其特徵在於:该车用辅助送风装置包含一个套接座、一个软管、及一个抽风机构;该套接座内贯设有一个连通空间,并在其前、后侧面各形成一个开口,在该前侧面的开口周缘固设至少一个可对应夹固在 冷气出口的导流板上的固定夹,该后侧面的开口周缘往后延伸形成一个嵌装部;该软管是一个两端部开放并由挠性材料所制成的管体,该软管前端部对应套接在该套接座的嵌装部上;该抽风机构包含一个外壳座、一个电动机及一个叶扇;该外壳座是一个内部中 空两端部开放的座体,该外壳座前方的端部往前延伸出一个可对应套接在该软管后端部的衔接部;该电动机装设固定在该外壳座中;该叶扇装设在该外壳座中而受该电动机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金福
申请(专利权)人:江金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